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17年年末库存乙原材料为1 0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为0。库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 100万元,预计生产丙产成品还需发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300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55万元。

题目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17年年末库存乙原材料为1 0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为0。库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 100万元,预计生产丙产成品还需发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300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55万元。
  丙产成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80%,合同价格总额为1 2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A.0
B.56万元
C.57万元
D.51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2009年末库存A原材料账面余额800万元,A原材料全部用于生产Q产品,预计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 000万元,生产Q产品还需发生除A原材料以外的成本100万元,预计的相关税费50万元。Q产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60%,合同总价格为550万元。A原材料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为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应为A材料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6

B.0

C.12

D.8


正确答案:C
解析:对于Q产品,其生产成本=800+100=900(万元),同时分成有合同的成本和没有合同的成本两部分,有合同部分的成本=900×60%=540(万元),无合同部分的成本=900×40%=360(万元)。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550-50×60%=520(万元);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 000×40%-50×40%=380(万元)
Q产品有合同部分发生了减值,则对应的材料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而无合同部分没有发生减值,则对应的材料按成本计价,不计提跌价准备。
A原材料60%的部分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该部分材料的成本=800×60%=48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550-100×60%-50×60%=460(万元)。所以A材料期末跌价准备的余额=480-460=20(万元),而题目中已经告知该原材料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是8万元,所以本期每计提的跌价准备是12万元。

第2题:

甲公司2009年末库存A原材料账面余额为800万元,A原材料全部用于生产Q产品,预计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 000万元,生产Q产品还需发生除A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100万元,预计的相关税费50万元。Q产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60%,合同总价格为550万元。A原材料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为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应为A材料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6

B.0

C.12

D.8


正确答案:C
解析:对于Q产品,其生产成本=800+100 =900(万元),分为有合同和没有合同两部分,有合同部分的成本=900×60%=540(万元),无合同部分的成本=900×40%=360(万元)。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550-50×60%=520(万元);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 000×40%-50×40%=380(万元)。
  Q产品有合同部分发生了减值,其对应的材料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而无合同部分没有发生减值,其对应的材料按成本计价,不计提跌价准备。
  A原材料60%的部分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该部5分材料的成本=800×60%=48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550-100×60%-50×60%=460(万元)。所以A材料期末跌价准备的余额=480-460=20(万元),而题目中已经告知该原材料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为8万元,所以本期末计提的跌价准备为12万元。

第3题: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03年年末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万元和100万元。库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100万元,预计生产丙产成品还需发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300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55万元。丙产成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80%,合同价格总额为900万元。丁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350万元,预计销售丁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23

B.250

C.303

D.323


正确答案:C
解析:乙材料可变现净值=(900+1100×20%)-300-55=765万元,乙材料应计提减值准备235万元(1000-765);丁产品的可变现净值=350-18=332万元,丁产品本期应计提跌价准备=500-332-100=68万元;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35+68=303万元。

第4题: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08年年末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万元和100万元。库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100万元,预计生产丙产品还需发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300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55万元。丙产成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80%,合同价格总额为900万元。丁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350万元,预计销售丁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8年度 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23

B.250

C.303

D.323


正确答案:C
解析:丁产成品可变现净值=350-18=332(万元),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500-332)-100=68(万元)。
  乙原材料是为了生产丙产品而存在的,因此先确定丙产品是否发生跌价。丙产成品的生产成本=1000+300=1300(万元),丙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应区分有合同与否:有合同部分:900-55×80%=856(万元);无合同部分:(1100-55)×20%=209(万元),分别与其成本1300×80%=1040(万元)和1300×20%=260(万元)比较,均发生减值,因此应计算乙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乙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也应区分:有合同部分:900-55×80%-300×80%=616(万元);无合同部分:(1100-55-300)×20%=149(万元)。乙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000×80%-616)-0]+[(1000×20%-149)-0]=235(万元)。
  2008年末甲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35+68=303(万元)。

第5题:

丙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年末库存A原材料账面余额为8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A原材料计提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为10万元。A原材料全部用于生产甲产品,预计甲产品的售价总额为1 245万元,预计销售税费总额为60万元。为生产甲产品,还需发生除A原材料以外的成本4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丙公司2004年年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A
解析: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 245-60=1 185(万元);甲产品成本=800+400=1 200(万元),即甲产品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A原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A原材料可变现净值= 1 245-400-60=785(万元),A原材料成本为800万元,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800-785)-10=5(万元)。

第6题: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03年年末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万元和100万元。库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100万元,预计生产丙产成品还需发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300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55万元。丙产成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80%,合同价格总额为900万元。丁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350万元,预计销售丁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A.23

B.250

C.303

D.323


正确答案:C

第7题: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09年年末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 000万元和 5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万元和100万元。库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 1 100万元,预计生产丙产成品还需发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300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55万元。丙产成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80%,合同价格总额为900万元。丁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 350万元,预计销售丁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 2009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235

B.250

C.303

D.323


正确答案:C
解析:有合同部分的乙材料可变现净值=900-300×80%-55×80%=616(万元)
  有合同部分的材料成本=1 000×80%=800(万元)
  计提跌价准备=800-616=184(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乙材料可变现净值=1100×20%-300×20%-55×20%=149(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材料成本=1 000×20%=200(万元)
  计提跌价准备=200-149=51(万元)
  乙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合计数=184+51=235(万元)
  丁产品的可变现净值=350-18=332(万元),丁产品本期应计提跌价准备=500-332-100=68(万元)。
  甲公司2009年12月31 H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35+68=303(万元)。

第8题: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08年年末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 000万元和5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万元和100万元。库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100万元,预计生产丙产品还需发生赊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300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55万元。丙产成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80%,合同价格总额为900万元。丁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350万元,预计销售丁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8年度 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23

B.250

C.303

D.323


正确答案:C
解析:丁产成品可变现净值=350-18=332(万元),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500-332)-100=68(万元)。
乙原材料是为了生产丙产品而存在的,因此先确定丙产品是否发生跌价。丙产成品的生产成本=1 000+300=1 300(万元),丙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应区分有合同与否:有合同部分:900-55×80%=856(万元);无合同部分:(1 100-55)×20%=209(万元),分别与其成本1 300×80%=1 040(万元)和1 300×20%=260(万元)比较,均发生减值,因此应计算乙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乙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也应区分:有合同部分:900-55×80%-300×80%=616(万元);无合同部分:(1 100-55-300)×20%=149(万元)。乙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 000×80%-616)-0]+[(1 000×20%-149)-0]=235(万元)。
2008年末甲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35+68=303(万元)。

第9题: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8年年末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 000万元和5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万元和100万元。库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 100万元,预计生产丙产成品还需发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300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55万元。丙产成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80%,合同价格总额为900万元。丁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350万元,预计销售丁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23

B.250

C.303

D.323


正确答案:C
解析:①有合同的丙产品可变现净值:900-55×80%=856(万元);有合同的丙产品的成本:(1 000+300)×80%=1 040(万元);因有合同的丙产品发生减值,所以其中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900-(300+55)×80%=616(万元),成本:1 000×80%=800(万元),所以计提的准备=800-616=184(万元);②无合同的丙产品可变现净值:1 100×20%-55×20%=209(万元);无合同的丙产品成本: (1000+300)×20%=260(万元),因无合同的丙产品发生减值,所以其中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 100×20%-(300+55)×20%=149(万元),成本:1 000×20%=200(万元),所以计提的准备=200-149=51(万元)。因此乙材料计提的准备=184+51=235(万元)。又丁产品的可变现净值=350-18=332(万元),丁产品本期应计提跌价准备=500-332-100=68(万元);所以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35+68=303(万元)。

第10题: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8年年未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 000万元和5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万元和100万元。库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 100万元。预计生产丙产成品还需发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300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55万元。丙产成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80%,合同价格总额为900万元。丁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350万元,预计销售丁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23

B.250

C.303

D.323


正确答案:C
①有合同的丙产品可变现净值:900—55×80%=856(万元);有合同的丙产品的成本:(1 000+300)×80%=1 040(万元);因有合同的丙产品发生减值,所以其中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900—(300+55)×80%=616(万元),成本:1 000×80%=800(万元),所以计提的准备=800—16=184(万元);②无合同的丙产品可变现净值:1 100×20%—55×20%=209(万元);无合同的丙产品成本:(1 000+300)×20%=260(万元),因无合同的丙产品发生减值,所以其中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 100× 20%—(300+55)×20%=149(万元),成本:1 000×20%=200(万元),所以计提的准备=200—149=51(万元)。因此乙材料计提的准备=184+51=235(万元)。又丁产品的可变现净值=350—18=332(万元),丁产品本期应计提跌价准备=500—332—100= 68(万元);所以甲公司20×8年12月31曰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35+68=303(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