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SI网络参考模型中,对等实体之间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134),它包括(135)两部分。上下邻层实体之间

题目

在OSI网络参考模型中,对等实体之间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134),它包括(135)两部分。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136),通常分为(137)两部分。

A.接口数据单元

B.服务数据单元

C.协议数据单元

D.交互数据单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OSI参考模型把对等层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 。(用英文缩写回答)


A

第2题:

45、在 ISO/OSI 参考模型中,同层对等实体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_____


协议;接口;服务;传输;网络

第3题:

在 ISO/OSI 参考模型中,同层对等实体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_____


D

第4题:

16、 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间的逻辑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答案:A
解析:

第5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1)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2),它包括(3)两部分。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4),通常分为(5)两部分。

A.建立和释放连接

B.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

D.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


正确答案:B

第6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1)。对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2),它包括(3)2个部分。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4),通常分为(5)2个部分。

A.建立和释放连接

B.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

D.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


正确答案:B
解析:OSI的模型自底向上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每一层都完成网络系统中对应的一系列功能。
  物理层是ISO/OSI参考模型中的最底层,它向下直接与传输介质相连接,即建立在物理传输介质之上,向上相邻且服务于数据链路层。它的作用是在2个或多个数据链路层实体间提供建立、维持和释放必需的物理连接,进行数据位流的传输,并进行差错检查,以使数据的比特(bit)信号通过传输介质从一个系统传输到另一个系统。物理层不是指具体的物理设备,也不是指承担信号传输的物理媒体,而是在物理媒体之上为数据链路层提供透明的传输比特流的物理连接。这种物理连接允许进行全双工或半双工的二进制位流传输,传输可以通过同步方式或异步方式进行。
  每个层对应实体之间通过对应的通信协议实现相互操作,对等实体之间传送的信息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例如,应用层,的实体通信传递的数据就是APDU(application PDU)。每个PDU都是将上层协议的数据作为本层PDU的数据部分,并且加上本层的基本协议头控制信息。在接收端要将本层的控制信息去掉,交给上层协议。
  在层与层的相邻实体之间通过特定的接口来传递信息,层与层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它是一种特定的软件结构,其操作是使用服务原语来实现的。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网络地址,通常由2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网络号和主机地址。

第7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25)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26),它包括(27)两部分。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28),通常分为(29)两部分。

A.建立和释放连接

B.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

D.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


正确答案:B

第8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17)。

A.IDU

B.SDU

C.PDU

D.ODU


正确答案:C
解析:在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它包括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两部分。例如,物理层的PDU是比特,数据链路层的PDU是帧,而网络层的PDU是分组(或IP包)。选项A的“IDU”是接口数据单元的英文缩写形式,选项B的“SDU”是服务数据单元的英文缩写形式。

第9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 4~8 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 1 )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 2 ),它包括( 3 )两部分。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 4 )),通常分为( 5 )两部分。

第4题:文中( 1 )处正确的答案是( )。

A.建立和释放连接

B.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

D.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


正确答案:B
0SI指开放网际互连,它共分为7层结构。分别是:
·应用层:提供网络访问的用户接口。
·表示层:进行数据转换。
·会话层:建立/验证连接。
·传输层:保证端到端的可靠性连接。
·网络层:网络寻址、路南、流量控制等。
·数据链路层:分组建立、传送和接收。
·物理层:定义通信介质的物理特性。
1.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的第1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物理层的媒体包括架空明线、平衡电缆、光纤、无线信道等。通信用的互连设备指DTE和DCE间的互连设备。DTE既数据终端设备,又称物理设备,如计算机、终端等都包括在内。而DCE则是数据通信设备或电路连接设备,如调制解调器等。数据传输通常是经过DTE——DCE,再经过DCE——D,IE的路径。互连设备指将DTE、DCE连接起来的装置,如各种插头、插座。LAN中的各种粗、细同轴电缆、T型接(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都属物理层的媒体和连接器。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为:
(1)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
(2)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完成物理层的一些管理工作。
2.网络层
网络层的产生也是网络发展的结果。在联机系统和线路交换的环境中,网络层的功能没有太大意义。当数据终端增多时,它们之间有中继设备相连。此时会出现一台终端要求不只是与惟一的一台而是能和多台终端通信的情况,这就是产生了把任意两台数据终端设备的数据链接起来的问题,也就是路由或者叫寻径。另外,当一条物理信道建立之后,被一对用户使用,往往有许多空闲时间被浪费掉。人们自然会希望让多对用户共用一条链路,为解决这~问题就出现了逻辑信道技术和虚拟电路技术。
网络层为建立网络连接和为上层提供服务,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路由选择和中继。
·激活,终止网络连接。
·在一条数据链路上复用多条网络连接,多采取分时复用技术。
·差错检测与恢复。
·排序、流量控制。
·服务选择。
·网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