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中继网络没有采用流量控制机制,只有拥塞控制功能。采用显式信令控制时,如果LAP-D帧中的 FECN比

题目

帧中继网络没有采用流量控制机制,只有拥塞控制功能。采用显式信令控制时,如果LAP-D帧中的 FECN比特置1,则表示______。

A.在帧的传送方向上出现了拥塞

B.在与帧传送方向上出现了拥塞

C.在两个传送方向上同时出现了拥塞

D.没有出现拥塞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解析:帧中继采用帧作为传输的基本单位。帧中继协议称为LAP-D,LAP-D增加了拥塞控制功能,其中FECN位是向前拥塞比特位,该位为1表示在传送方向上出现了拥塞,该帧到达接收方后,接收方可根据此调整发送的数据速率。BECN位是向后拥塞比特位,该位为1表示传送相反的方向上出现了拥塞,该帧到达发送端后,发送方可据此调整发送的数据速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帧中继网络没有采用流量控制机制,只有拥塞控制功能。采用显式信令控制时,如果LAP-D帧中的FECN比特置1,则表示(33)。

A.在帧的传送方向上出现了拥塞

B.在与帧传送相反的方向上出现了拥塞

C.在两个传送方向上同时出现了拥塞

D.没有出现拥塞


正确答案:A
解析:帧中继采用帧作为传输的基本单位。帧中继协议叫做LAP-D(Q.921)。LAP-D帧中地址字段的格式如图1所示,其中的FECN为向前拥塞比特,若网络设备置该位为1,则表示在帧的传送方向上出现了拥塞,该帧到达接收端后,接收方可据此调整发送方的数据速率。BECN为向后拥塞比特,若网络设备置该位为1,则表示在与帧传送相反的方向上出现了拥塞,该帧到达发送端后,发送方可据此调整发送数据速率。

第2题:

帧中继网的虚电路建立在 (1) ,在用户平台采用的协议是(2)。这种网络没有流量控制功能,但增加了拥塞控制功能。

(1)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2)A.X.28

B.HDLC

C.LAP-D

D.LAP-F


正确答案:A,D
本题考查帧中继网拥塞控制特性。
帧中继网的虚电路建立在数据链路层,链路层用LAP-D(Q.921)提供可靠的数据链路控制服务,在D通道的用户和网络之间进行流控制和差错控制。 用于用户之间传输信息的用户平台协议是LAP-F,由Q.922定义 帧中继在处理拥塞方面采用显式拥塞通知和隐式拥塞检测。所谓显式拥塞通知是在Q.922帧中使用FECN和BECN比特,网络可对用户帧中的这两个比特置位,以通知端用户在业务量同向或反向上发生了拥塞。所谓隐式拥塞是依赖端用户设备的智能检测拥塞状态的存在,当发生网络拥塞时,网络可以丢弃DE比特置为“1”的帧。用户端到端高层协议一旦检测出数据丢失,则表明网络发生拥塞。拥塞控制主要使用拥塞避免和拥塞恢复这两个机制。拥塞避免是在发生拥塞状态时,网络通过在用户数据帧中置位BECN和FECN,对用户发出明确通知,如果此时用户有效地降低发向网络的业务量,就可缓解拥塞状态。拥塞恢复是在用户设备不能有效地对BEDN/FECN进行反应,致使网络拥塞更趋严重时引发的。网络首先丢弃DE比特置位的用户帧,如果仍不能缓和拥塞,则会丢弃Be数据及Bc数据。 低层出现拥塞等问题,高层协议会协调解决。OSI参考模型也说明了这一点——高层发现并解决低层的问题。

第3题:

帧中继网络中需要实行流量控制.在帧中继中网络中,由终端设备来完成流量控制,以下哪几种属于其拥塞控制方式()

A.拥塞通告

B.优先级控制

C.进网限制

D.通信量强行限制


参考答案:A, C, D

第4题:

帧中继网的虚电路建立在(26),在用户平面采用的协议是(27)。这种网络没有流量控制功能,但增加了拥塞控制功能。如果沿着帧的传送方向出现了拥塞,则把地址字段中的(28)位设置为1,这样接收方就可通过(29)协议要求发送方降低数据速率。最适合提供帧中继业务的网络是(30)。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正确答案:A

第5题:

帧中继采用拥塞()比特来实现拥塞控制。


本题答案:告知

第6题:

解决网络拥塞的常用方法是采用流量控制。()


答案:正确

第7题:

帧中继的流量控制技术采用前向拥塞和后向拥塞控制,如果沿着帧传送方向出现了拥塞,则把帧地址字段中的(1)位设置为1,这样接收方就可通过(2)协议要求发送方降低数据速率。

(1)

A.BECN

B.FECN

C.DECN

D.TECN

(2)A.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高层


正确答案:B,D
本题考查帧中继网拥塞控制特性。帧中继网的虚电路建立在数据链路层,链路层用LAP-D(Q.921)提供可靠的数据链路控制服务,在D通道的用户和网络之间进行流控制和差错控制。用于用户之间传输信息的用户平台协议是LAP-F,由Q.922定义 帧中继在处理拥塞方面采用显式拥塞通知和隐式拥塞检测。所谓显式拥塞通知是在Q.922帧中使用FECN和BECN比特,网络可对用户帧中的这两个比特置位,以通知端用户在业务量同向或反向上发生了拥塞。所谓隐式拥塞是依赖端用户设备的智能检测拥塞状态的存在,当发生网络拥塞时,网络可以丢弃DE比特置为“1”的帧。用户端到端高层协议一旦检测出数据丢失,则表明网络发生拥塞。拥塞控制主要使用拥塞避免和拥塞恢复这两个机制。拥塞避免是在发生拥塞状态时,网络通过在用户数据帧中置位BECN和FECN,对用户发出明确通知,如果此时用户有效地降低发向网络的业务量,就可缓解拥塞状态。拥塞恢复是在用户设备不能有效地对BEDN/FECN进行反应,致使网络拥塞更趋严重时引发的。网络首先丢弃DE比特置位的用户帧,如果仍不能缓和拥塞,则会丢弃Be数据及Bc数据。低层出现拥塞等问题,高层协议会协调解决。OSI参考模型也说明了这一点——高层发现并解决低层的问题。

第8题:

帧中继网络拥塞时,网路的任务是识别拥塞的状态及设置前向拥塞告知比特FECN,当接收端帧中继接入设备发现FECN比特被置位后,必须在向发端发送的帧中将BECN置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在帧中继网络的拥塞控制功能中,采用显式信令控制时,如果LAP-D帧中的PBCN比特置1,则表示(118)。

A.在帧的传送方向上出现了调整

B.在与帧传送方向上出现了拥塞

C.在两个传送方向上同时出现了拥塞

D.没有出现拥塞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帧中继的相关知识点。帧中继仅完成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功能,数据被发送到链路层,封装在LAPD帧结构中,以帧为单位进行信息传送。帧中继所提供的拥塞控制机制,主要应用拥塞避免和拥塞恢复这两个机制。拥塞避免是在发生拥塞状态时,网络通过在用户数据帧中置位BECN和FECN,对用户发出明确通知。FECN是前行显示拥塞通告,这个信息告诉路由器接收的帧在所经通路上发生过拥塞。BECN是倒行显示拥塞通告,这个信息设置在遇到拥塞的帧上,而这些帧将沿着与拥塞帧相反的方向发送。这个信息用于帮助高层协议在提供流控时采取适当的操作。

第10题:

帧中继网的虚电路建立在(58),与X.25相比,因为(59)从而在网上的延迟时间更小。这种网络没有流量控制功能,但增加了拥塞控制功能。如果沿着帧传送方向出现拥塞,则把帧地址字段的(60)位设置为1,这样接收方就可通过(61)协议要求发送方降低数据速率。最适合帧中继业务的网络是(62)。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