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B/T 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以下关于在软件生存周期各个过程中的可靠

题目

根据GB/T 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以下关于在软件生存周期各个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要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概念活动中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分解目标、需求和经费

B.在需求活动中制定各实时阶段的基本准则,确定各实施阶段的验证方法

C.在设计活动中明确对编码、测试阶段的具体要求,评价或审查代码以验证相应要求的实现

D.在测试活动中建立适当的软件可靠性测试环境,组织分析测试和测量的数据,进行风险分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软件支持环境》GB/T15853-1995,软件支持环境包括()

A.软件开发支持环境和软件生存周期支持环境

B.软件开发环境和软件验收测试支持环境

C.软件验收测试支持环境与软件配置管理支持环境

D.软件配置管理与软件生存周期支持环境


参考答案:A

第2题:

● 在GB/T143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标准中,(9)不是详细设计评审的内容。

(9)

A. 各单元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B. 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设计

C. 测试文件、软件开发工具

D. 测试原理、要求、文件和工具


正确答案:D

第3题:

● 根据《GB/T 14394-2008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有关下列术语与定义描述中,(14)是错误的。

(14)

A.软件可维护性,是指与进行规定的修改难易程度有关的一组属性

B.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后不再使用的过程

C.软件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环境下、规定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

D.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是指为保证软件满足规定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而记录的历史档案


正确答案:D

第4题:

GB/T 14394—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是(25)。

A.推荐性国家标准

B.强制性国家标准

C.指导性技术文件

D.行业推荐性标准


正确答案:C
解析:我国标准的编号由标准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号和标准发布年代号构成。根据我国标准分类管理方法:
  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字拼音字母构成,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
  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为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行业标准代号由汉字拼音大写字母组成。行业标准代号由国务院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的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正式公布该行业标准代号。已正式公布的行业代号:QJ(航天)、SJ(电子)、JB(机械)、 JR(金融系统)等。

第5题:

● 根据《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14394-2008》 ,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计划阶段,为强调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 需要完成的活动是 (14) 。

(14)

A.编制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

B.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C.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概要设计

D.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分配


正确答案:B

试题(14)分析

根据《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14394-2008》下列原文:

“本标准按GB 8566划分软件生存周期。强调各个阶段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

4.1.1 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制定初步项目开发计划,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要求及经费,并列入合同(或研制任务书,下同)。

4.1.2 需求分析阶段——将合同的技术内容细化为具体产品需求。分析和确定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目标,制定大纲及其实施计划。

4.1.3 概要设计阶段——进行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分配,进行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概要设计,并明确对相似设计的具体要求。”

(以下内容略)

综上可知,正确答案应选B。

参考答案

14B

第6题:

GB/T14394-2008,对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进行软件可行性分析制定初步软件开发计划,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分解目标,要求及经费的是()活动中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

A.概念

B.需求

C.设计

D.实现


参考答案:A

参考<GB/T14394-2008>4.1.3.1在概念活动中,进行软件可靠性分析,制定初步开发计划,提出目标,要求及经费。

第7题:

●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是软件的一项重要特性,根据GB/T14394-2008中对其的描述,在软件运作和维护过程中,(14)不属于分析和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措施。

(14)A.实施FRACAS

B.跟踪用户功能要求

C.跟踪用户满意程度

D.测量可靠性,并分析现场可靠性是否达到要求


正确答案:B

第8题:

根据《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有关下列术语与定义描述中,()是错误的。

A.软件可维护性,是指与进行规定的修改难易程度有关的一组属性

B.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后不再使用的过程

C.软件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环境下、规定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

D.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是指为保证软件满足规定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而记录的历史档案


参考答案:D

根据《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标准的术语定义:
软件可靠性:在规定环境下,在规定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
软件可维护性:与进行规定的修改难易程度有关的一组属性。
软件生存周期: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后不再使用的整个过程。
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为保证软件满足规定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而制订的一套管理文件。比对术语定义,选项D为错误的定义,因而选择选项D。

第9题:

● 根据《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在软件开发各阶段都要求进行评审,其中与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有关的具体评审除包括需求评审和设计评审外,还包括__(11)__。

(11)A.系统架构评审、测试评审、安装和验收评审、用户满意度评审

B.概念评审、测试评审、安装和验收评审、软件用户手册评审

C.配置项评审、测试评审、安装和验收评审、软件用户手册评审

D.代码走查、测试评审、安装和验收评审、用户满意度评审


正确答案:B
根据《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第5.2.6条款可知: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有关的具体评审包括:概念评审、需求评审、设计评审、测试评审、安装和验收评审、软件用户手册评审。

第10题:

根据 GB/T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测试阶段,为强调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需要完成的活动是( )

A.建立适合的软件可靠性测试环境

B.分析和确定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具体设计目标

C.编写测试阶段的说明书,明确测试阶段的具体要求

D.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分解目标、要求及经费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GB/T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4.1.3.5在测试活动中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要求在单元和集成测试阶段,验证相应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的实现,进行重用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在软件配置项测试和系统集成测试阶段,建立适当的软件可靠性测试环境,组织分析测试和测量的数据,验证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实现,进行风险分析,决定交付时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