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模型是最常用的传统软件开发模型。它的特点之一是(1)。根据国家标准GB 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软件开发流程分为8个阶段,即可行性研究和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组装测试、确认测试、使用和维护。实现阶段要完成的工作之一是单元测试,这种测试要根据在(2)阶段中的规格说明进行;组装测试计划是在(3)阶段制定的;确认测试计划是在(4)阶段制定的。测试的目的是为了(5)。A.文档是阶段完成的里程碑B.具有从软件规格说明转换成可执行代码的自动程序设计的新风范C.利用软件速成原

题目

瀑布模型是最常用的传统软件开发模型。它的特点之一是(1)。根据国家标准GB 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软件开发流程分为8个阶段,即可行性研究和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组装测试、确认测试、使用和维护。实现阶段要完成的工作之一是单元测试,这种测试要根据在(2)阶段中的规格说明进行;组装测试计划是在(3)阶段制定的;确认测试计划是在(4)阶段制定的。测试的目的是为了(5)。

A.文档是阶段完成的里程碑

B.具有从软件规格说明转换成可执行代码的自动程序设计的新风范

C.利用软件速成原型法加强软件人员与用户的联系

D.支持人工智能、面向对象等新软件技术的集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标准GB 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应该在(19)阶段制定系统测试计划。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系统测试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国家标准GB 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单元测试是根据详细设计阶段给出的“规格说明书”在编码阶段完成的测试工作;集成测试的计划是在概要设计阶段制订的;系统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制订,并在设计阶段细化和完善,而不是等系统编码完成后才制订测试计划;而验收测试则检测产品是否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
  软件测试的各个阶段与软件开发阶段的对应关系如图3-12所示。

第2题:

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标准GB 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应该在(10)阶段制定系统测试计划。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系统测试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国家标准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单元测试是根据详细设计阶段给出的规格说明书在编码阶段完成的测试工作;集成测试的计划是在概要设计阶段制定的;系统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制订,并在设计阶段细化和完善,而不是等系统编码完成后才制订测试计划;而验收测试则检测产品是否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软件测试的各个阶段与软件开发阶段的对应关系如图6-9所示。

第3题: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手段之一,测试的费用已超过 (10) 的30%以上。因此提高测试的有效性非常重要。"高产"的测试是指 (11) 。根据国家标准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分为8个阶段,其中单元测试是在 (12) 阶段完成的;组装测试的计划内是在 (13) 阶段制定的;确认测试的计划是在 (14) 阶段制定的。

(10) A.软件开发费用

B.软件维护费用

C.软件开发和维护费用

D.软件研制费用

(11) A.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说明被测程序正确无误

B.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说明被测程序符合相应的要求

C.用少量的测试用例,发现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D.用少量的测试用例,纠正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12) A.实现

B.组装测试

C.确认测试

D.使用和维护

(13),(14) A.可行性研究和计划

B.需求分析

C.概要设计

D.详细设计


正确答案:A,C,A,C,B
【解析】目前,在大中型软件开发项目中,测试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测试也是在将软件交付给客户之前所必须完成的步骤。测试所花费用已超过软件开发费用的30%以上。如何组织好测试,特别是如何选择测试用例,对保障软件质量,降低测试费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高效的测试,是指通过对所设计的少量测试用例进行测试,从而发现被测试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问题,并完成修改。测试按照被测试的内容可分为3种:单元测试(对程序单元或模块单独进行测试)、组装测试(把已通过单元测试的模块连接起来,测试模块间的接口及软件设计中的问题,常用功能测试办法)和确认测试(对软件系统作全面测试,以确认开发的软件是否符合验收标准)。根据国家标准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软件开发和维护分为8个阶段,分别为可行性研究和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使用维护。GB8566-88规定单元测试在实现阶段完成;组装测试在组装测试阶段完成,但组装测试的计划应该在概要设计阶段制定,而确认测试的计划则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应该制定好。

第4题:

在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主要文档是( )。A.可行性分析报告B.集成测试计划SX

在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主要文档是( )。

A.可行性分析报告

B.集成测试计划

C.概要设计说明书

D.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正确答案:D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5题: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手段之一,测试的费用已超过(10)的30%以上。因此提高测试的有效性非常重要。“高产”的测试是指(11)。根据国家标准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分为8个阶段,其中单元测试是在(12)阶段完成的;组装测试的计划内是在(13)阶段制定的;确认测试的计划是在(14)阶段制定的。

A.软件开发费用

B.软件维护费用

C.软件开发和维护费用

D.软件研制费用


正确答案:A

第6题:

根据《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88)规定,应该在( )阶段制定集成测试计划。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系统测试


正确答案:B
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88)规定,单元测试是根据详细设计阶段给出的“规格说明书”在编码阶段完成的测试工作;集成测试的计划是在概要设计阶段制订的;系统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制订,并在设计阶段细化和完善,而不是等系统编码完成后才制订测试计划;而验收测试则检测产品是否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

第7题:

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标准GB 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扩的规定,应该在(10)阶段制定系统测试计划。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系统测试


正确答案:A
解析: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标准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单元测试是根据详细设计阶段给出的规格说明书在编码阶段完成的测试工作;集成测试的计划是在概要设计阶段制定的;系统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制订,并在设计阶段细化和完善,而不是等系统编码完成后才制订测试计划;而验收测试则检测产品是否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软件测试的各个阶段与软件开发阶段的对应关系如图5-8所示。

第8题:

在软件开发的V模型中,应该在(18)阶段制定单元测试计划。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代码编写


正确答案:D
解析:瀑布方法把测试推迟到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进行,系统前期出现的严重错误可能被隐藏,此时修改代价很大、发布日期会被迫推迟,而且瀑布模型使得开发中的很多关键成员例如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长期处于空闲状态。“V模型”可以称为瀑布型的变形模式,它提出了测试提前的理念。
  V 模型如下图所示。

  上图的左边是设计和分析,是软件设计实现过程,同时伴随着制订测试计划的过程。右边是对左边结果的验证,即对设计和分析的结果进行测试,以确认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如:
  需求分析对应验收测试。在做需求分析、产品功能设计的同时,测试人员就开始阅读、审查需求分析的结果,从而了解产品的设计特性、用户的真正需求,确定测试目标,可以准备用例并制定验收测试计划。
  当系统设计人员在做概要设计时,测试人员可以了解系统是如何实现的,基于什么样的平台,这样可以设计系统测试方案和系统测试计划,并事先准备系统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和第三方软件的采购。
  当设计人员在做详细设计时,测试人员可以参与设计,对设计进行评审,找出设计的缺陷,同时设计功能、新特性等各方面的测试用例。
  在编程的同时,进行单元测试,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可以尽快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充分的单元测试可以大幅度提高程序质量、减少成本。
  如果单元测试计划和编码不是同一个人完成的话可以并行进行,以合理使用人员、加快工期,这避免了瀑布模型串行的安排也反映了V模型测试提前的理念。
  由上述的内容可知本题正确的选项为D。

第9题:

根据国家标准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划分为8个阶段,其中单元测试是在(21)阶段完成的;集成测试的计划是在(22)阶段制定的;确认测试的计划是在(23)阶段制定的。

(68)

A.实现

B.使用

C.维护

D.调试


正确答案:A

第10题:

软件生存周期分为软件系统的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确认测试、使用、维护和更新换代十个阶段。

A.详细设计

B.实现

C.单元测试

D.组装测试


答案:AB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