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有哪些合理因素和局限性?

题目
问答题
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有哪些合理因素和局限性?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是指他认为“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社会进化又是历史的重心,归结到历史的重心是民生,不是物质”,“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人类求生存的问题”才是“社会进化的定律”。
(1)“民生”定义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他认为,“民生”不仅包括了社会经济生活,还包括了人类求生存的愿望和要求。
(2)“民生史观”具体内容
基于上述对“民生”的定义,孙中山认为正是由于人类不断追求生存发展,社会才不断进化。这样,民生问题就成为“历史的重心”“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其主要包含两项内容:吃饭和穿衣,在当时的中国,即解决全国四万万人的温饱问题。对此,孙中山提出的解决途径是经济上“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政治上独立自主,废除不平等条约。
(3)合理因素
①尝试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来寻找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②重视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利益,主张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并且希望建设一个民主、文明的现代中国。
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天下为公”的民主思想。
④受到了近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在中国历史、哲学的发展上都有了重要突破。
(4)局限性
民生史观也存在诸多局限:
①“民生”范畴缺乏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过分强调人类求生存的本性和欲望,没有看到最终决定社会发展的是生产方式。
②认为阶级斗争的解决方法是以“互助原则”代替“竞争原则”,从根本上否定了在当时中国进行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必要性。
③孙中山根据人的天赋能力把人分为“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和“先知先觉”三种,认为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带领人民推动历史只能依靠“先知先觉”的英雄人物。这种思想贬低了人民群众的觉悟,忽略了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本课程教材阐述了孙中山哲学思想的三个方面,即孙中山的进化论;知行学说;民生史观。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的作用是什么?它有哪些优点和局限?


正确答案:防火墙:是放在两个网之间用于提高网络安全的软、硬件系统的集合,有如下属性:
(1)所有从内到外的通信流量,都必须通过它。
(2)仅仅被本地安全策略定义的且被授权的通信量允许通过。
(3)系统对外部攻击具有高抵抗力。
作用:
(1)网络安全的控制
(2)屏蔽内部消息
(3)控制对特殊站点的访问
(4)集中化的安全管理
(5)提供日志和审计功能
(6)提供报警服务 防火墙的优点:
1.防火墙对企业内部网实现了集中的安全管理,可以强化网络安全策略,比分散的主机管理更经济易行。
2.防火墙能防止非授权用户进入内部网络。
3.防火墙可以方便地监视网络的安全性并报警。
4.可以作为部署网络地址转换的地点,利用NAT技术,可以缓解地址空间的短缺,隐藏内部网的结构。
5.利用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以实现重点网段的分离,从而限制安全问题的扩散。
6.由于所有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防火墙是审计和记录网络的访问和使用的最佳地方。
防火墙的局限性:
1.为了提高安全性,限制或关闭了一些有用但存在安全缺陷的网络服务,给用户带来使用的不便。
2.目前防火墙对于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还无能为力。
3.防火墙不能防范不经过防火墙的攻击,如内部网用户通过SLIP或PPP接进入Internet。
4.防火墙对用户不完全透明,可能带来传输延迟、瓶颈及单点失效。
5.防火墙也不能完全防止受病毒感染的文件或软件的传输,由于病毒的种类繁多,如果要在防火墙完成对所有病毒代码的检查,防火墙的效率就会降到不能忍受的程度。
6.防火墙不能有效地防范数据驱动式攻击。
7.作为一种被动的防护手段,防火墙不能防范因特网上不断出现的新的威胁和攻击。

第3题:

从《三民主义》演说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提出民生史观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问答题
包销的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

正确答案: 包销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包销商的积极性,并利用其销售渠道推销出口商品。
(2)可避免或减少因自相竞争而带来的损失。
(3)有利于安排生产和组织出口货源。
包销的局限性:
缺乏机动灵活性,不能普遍联系客户成交;容易造成包销人操纵和垄断市场的局面;有可能出现包销人包而不销的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试述孙中山先生的民生史观。


正确答案:孙中山先生并没有称自己的历史观为民生史观。后人把他的历史观概括成民生史观,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他认为宇宙的物质、物种是进化的,人类也是进化的。进化无疑是民生史观的基本概念之一。但许多历史观都讲进化,进化是民生史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却不是它的根本特征。在最能反映民生史观根本特质的基本涵义上,孙中山提出了两个基本概念:一是“民生”,一是“人类求生存”。由这两个基本概念而产生出两个基本命题:一是“民生是历史的重心”,这是与物质是历史的重心相比较而提出的;一是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定律,这是与物质(生产力)发展论及阶级斗争相比较而提出的。
作为孙中山历史观理论基石之一的“民生”概念,指的便是维持人民群众生命存在所需要的衣食住行一类的经济生活。有了这种经济生活,人民才能生存。这是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山先生民生史观的关节点之一。而只有这样的理解,才是符合中山先生所说“民生”之原意的。而历史则是人类求生存的记录,历史的重心就在于“民生”。
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是互相而不是斗争。对于人类求生存的过程中,中山先生认为互助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他指出:马克思所讲“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是错误的,因为斗争只有相互抵稍力量,不会对资源及力量有所加添。中山先生认为:只有“互爱互助”,才能互相激励,互相提携。中山先生的互助的主张,不仅合乎人类发展的真实情况,亦承传自中国固有精神的“仁爱”的思想。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是处于进步方向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从理论上看,孙中山研究社会历史的观点和方法是唯物主义的。受过自然科学训练的孙中山不相信鬼神,他没有杜撰出一种先天的理之类来支配历史的发展,他也不认为社会历史随他本人的意志而变化。

第6题:

本课程教材阐述了孙中山哲学思想的三个方面,即孙中山的进化论;();民生史观。


正确答案:知行学说

第7题:

狭义信息论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它有哪些局限性?


正确答案:狭义信息论用数学方法研究通信技术中关于信息的传输和变换规律。它仅适用通信领域中的信息定义,是对信息定义的狭义解释。它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解决信息的语义问题和有效性问题

第8题: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可以演绎为:历史的中心、社会问题、生存问题、民生问题、()、互助原则、道德仁义、自由、平等、博爱。


正确答案:求生存

第9题:

简述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正确答案: 民生史观的合理因素:
1、“民生为重心”的历史观-民生问题史社会进化原动力。2“民生”具体指社会生存,提出用“经济革命-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3民生史观产生的基础在于同情人民群众疾苦,希望从经济上解决这一问题。4解决民生问题具体方法:生产分配,经济方面史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5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政治独立废除不平等条约。
民生史观的局限性:
1、意识到工人阶级的重要性,但对马义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的学说“倒果为因”,他认为是民生不遂导致阶级斗争。
2、反抗社会达尔文主义,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提出一套“互助”原则为基础的社会进化论,幻想和平进入社会主义。
3、把经济发展归结为人类“求生存”的愿望,并看作是决定因素。在理论上陷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唯心历史观。
4、对待人民群众问题上突出英雄史论,划分忽略了人民群众的能动性。所以他只能是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而非马义继承者。

第10题:

问答题
民本史观的局限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只是初步看到了人民在社会生产特别是在社会大动荡过程中所起的某些作用,并不承认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