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氯丙嗪药理作用:
临床运用:
①精神分裂症:对Ⅰ型精神分裂症才有效,对Ⅱ型无效甚至加重症状;
②治疗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③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氯氮平:为苯二氮卓类,广谱的神经安定剂,对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丙嗪相似,我国不少地区将其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
抗躁狂症药→碳酸锂(安全范围小)
抗抑郁症药→米帕明(首选药)
米帕明临床运用:
① 治疗抑郁症;
② 治疗遗尿症;
③ 治疗焦虑和恐怖症。

第2题:

简述临床常用抗帕金森药的分类情况,及每类药的代表药.


正确答案:"帕金森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黑质。黑质-纹状体有两大神经:多巴胺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分别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和兴奋作用,两者相互制约,共同调节机体的运动功能,当黑质纹状体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发生退行性变性时,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胆碱能神经的兴奋功能相对占优势,出现肌张力增高的症状。
抗帕金森病药物分类:1、拟多巴胺类药:DA的前体物质:左旋多巴;促进DA能神经释放DA的药物:金刚烷胺;DA受体激动药:溴隐亭。2、中枢性抗胆碱药:苯海索,东茛菪碱。

第3题:

简述治疗抑郁症药物的分类。各类举一代表药,简述其作用机制及药代动力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抗抑郁药的分类:


参考答案: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四环类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代表药物:吗氯贝胺 
作用机制:单胺氧化酶(MAO)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内的微粒体酶,它降解单胺类递质,NA、5-HT、多巴胺并使它们灭活。MAOI抑制MAO的活性,使单胺类递质降解减少,突触间隙内有效递质水平增高而发挥治疗作用。
吗氯贝胺口服吸收迅速,分布于体液和组织内,在肝内代谢,对MAO的抑制作用持续时间仅1小时。 
适用于轻度慢性抑郁症的长期治疗,也可短期用药(4~6周)。严重抑郁症患者的有效率60%~70%。  
不良反应:较少。但服用富含酪胺的食物会引发收缩压升高,严重者脑出血,甚至死亡。 ②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代表药物: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 
TCA阻断了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5-HT能神经末梢对NA和5-HT的再摄取,以增加突触间隙单胺递质浓度而发挥作用。 
TCA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90%~95%。主要经肝代谢,代谢物多有生物活性,半衰期长。  
TCA抗抑郁药适合于各种抑郁症的治疗,抑郁症的情感低落、兴趣减退、悲观厌世、迟滞等抑郁症状,经TCA治疗可获得80%~90%的疗效。70%患者的睡眠障碍、躯体症状及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可得到改善。 
TCA急性过量中毒会导致传导阻滞、心律不齐、猝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可致癫痫、昏迷。TCA禁用于曾经出现心肌梗死者、肝功能损害严重者、癫痫、急性青光眼、肠麻痹、尿潴留、前列腺肥大以及孕妇等。 ③四环类抗抑郁药 
  其代表药物为马普替林和米安舍林。四环类抗抑郁药与TCA相比,疗效并未增加,起效时间并未缩短,作用范围也不比TCA广泛,但其少有或没有抗胆碱能的不良反应,也少有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如体位性低血压等)。 
④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常用的SSRI有5种,它们是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   作用机理:SSRI系通过选择性阻滞突触间隙5-HT的再摄取(对其他神经递质却没有明显的影响)使突触间隙5-HT增多,对突触后受体发挥作用,使受体密度降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SSRI均通过肝药酶代谢,肝硬化时,所有的SSRI的半衰期几乎都延长一倍,故应减少剂量和给药次数。SSRI的代谢物大部分经肾排泄,肝、肾功能受损的病人,用药时须减量慎用。 
  临床应用:SSRI类可用于各种类型的抑郁症的治疗,SSRI的特点是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少,但总体来说,疗效未超过三环或四环类抗抑郁药。 
  不良反应少而经。但有时和症状难以区别。另外,目前有关于某些SSRI会增加自杀倾向的报道。

第4题:

问答题
试述抗胆碱药代表药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阿托品与M胆碱受体结合,竞争性地阻断Ach或胆碱受体激动药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随着剂量增加,阿托品可依次出现如下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抑制腺体分泌,用于麻醉前给药、盗汗和流涎。
(2)对眼的作用,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其中扩瞳作用眼科用于虹膜睫状体炎、调节麻痹作用用于验光和眼底检查。
(3)松弛内脏平滑肌,用于缓减内脏绞痛,对胃肠绞痛和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等疗效较好。
(4)较大剂量增加心率,能拮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临床用于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5)大剂量阿托品有解除小血管痉挛的作用,舒张皮肤血管,出现潮红、温热等症状。用于暴发性流脑、中毒性菌痢等,可改善微循环,但对休克伴有高热或心率过快者不宜使用。
(6)大剂量时兴奋中枢,出现焦躁不安、多言、谵妄。
(7)阿托品还常用于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简述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正确答案: 应用抗高血压药应遵循如下原则:
(1)长期用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血压至合适水平,坚持长期用药。
(2)个体化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直至取得满意疗效而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停药时应采取逐渐减量的方法。
(3)联合用药:对于单一降压药不能控制的高血压,应采用联合给药的方法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4)选用长效药:患者对长效药依从性好,且可减少血压波动,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
(5)根据合并症选药:对于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应根据其特点选择合适的抗高血压药进行治疗。

第6题:

试述抗组胺药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抗组胺药的作用机理:通过阻断组胺与效应细胞的H1受体结合拮抗组胺效应,或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阻滞组胺及其他炎症介质释放,抑制过敏反应。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

第7题:

简述抗甲状腺药的分类及代表药、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硫脲类
硫氧嘧啶类(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咪唑类(甲巯咪唑、卡比马唑)
药理作用:
(1)抑制甲状腺激素(T3、T4)的合成
(2)抑制外周T4→T3(丙硫氧嘧啶)
(3)减弱β受体介导的糖代谢
(4)免疫抑制作用
临床作用:
(1)甲亢内科治疗
(2)术前治疗
(3)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厌食,呕吐,腹痛
(2)过敏反应:常见,一般不需停药也可消失。
(3)粒细胞缺乏症:严重,一般发生在治疗后的2-3个月内。应定期查血象, 低于3000个/mm3时立即停药。
(4)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碘和碘化物 碘化钠、碘化钾、复方碘溶液
药理作用:
1.小剂量碘剂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小剂量碘可预防和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
在食盐中按1:10000~1:100000的比例加入碘化钾或钠
2.大剂量碘剂产生抗甲状腺作用 
抑制蛋白水解酶使激素不能释放抑制TSH的分泌,从而影响激素合成
临床作用:
(1)防治单纯性甲状腺肿(小剂量):补充碘
(2)甲亢手术前准备(大剂量): 术前两周加用大剂量的碘剂
目的:使腺体缩小变韧、血管减少,以利手术及减少出血。 治疗甲状腺危象(大剂量):大剂量碘剂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和合成,且作用快而强。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上呼吸道刺激等。
(2)过敏反应:发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3)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如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肿,孕妇及哺乳妇女慎用 放射性碘(131I)
药理作用:
(1)β射线:射程短、破坏甲状腺实质
(2)γ射线:射程长、甲状腺摄碘功能测定
临床应用:
(1)甲亢:不宜手术、术后复发和药物无效或过敏患者
(2)甲状腺摄碘功能试验
不良反应:甲减、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药理作用:抗甲状腺作用机理:
(1)阻断β受体,改善甲亢症状
(2)抑制外周T4转化为T3
临床作用:
(1)控制甲亢症状:用于不宜用抗甲状腺药、手术及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
(2)甲状腺危象

第8题:

简述抗帕金森病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参考答案:(1)拟多巴胺药:①多巴胺前体药:左旋多巴
  ②左旋多巴增效药:a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b MAO-B抑制药:司来吉兰;c COMT抑制药:托卡朋、恩他卡朋
  ③DA受体激动剂:溴隐亭
  ④促多巴胺释放药:金刚烷胺
  (2)抗胆碱药:苯海索,苯扎托品

第9题:

简述常见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


正确答案: 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卡托普利和氯沙坦
β受体拮抗药—卡维地洛
利尿药—氢氯噻嗪
强心苷类—地高辛
其他—血管扩张药(硝酸甘油)、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多巴胺
受体激动药(异布帕明)、醛固酮拮抗药等。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抗心绞痛药的分类及其作用机理。

正确答案: (1)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在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产生NO而舒张血管;
(2)钙拮抗剂,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缺乏足够的钙离子,导致心肌的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同时,血管松弛,血压下降,因而减少心肌作功量和耗氧量;
(3)β受体阻断剂,阻断儿茶酚胺,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耗氧量,缓解心绞痛。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