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试述医疗质量控制的层次。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医疗质量控制的层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医疗质量控制的层次。


正确答案: 完整的医疗质量控制应从以下3个层次展开。
(1)个体质量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形式,是各级医务人员自我控制、相互监督。
(2)科室质量控制:由科主任进行环节质量控制和终末质量检查评价。
(3)院级及职能部门的医疗质量控制:通过组织协调、日常业务活动、定期检查、实施整改等途径对医疗质量进行控制。

第2题:

问答题
试述病例分型在医疗质量控制中的意义。

正确答案: 将患者分为若干类型,便于临床医疗质量控制。其意义为:①作为制订诊疗计划和护理计划的依据;②作为判断病例医疗质量的"内生变量";③作为衡量病例组合的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试述病种医疗质量管理的意义。


正确答案:病种医疗质量管理的意义在于:①提高医生的质量意识和医疗过程的规范管理;②解决传统医疗质量指标评价缺乏可比性和质量评价片面性问题,合理评价医疗工作绩效和病种费用;③评价相关医师的工作质量;④加强对各类医院医疗质量和病种医疗费用的指导、管理与控制;⑤提供大量而有价值的医疗质量管理资料信息,帮助决策部门对医院卫生资源进行科学的宏观管理和评估。

第4题:

问答题
试述熟制灌肠加工的基本工艺及质量控制。

正确答案: (1)料肉的选择与修整:选择兽医卫生检验合格的可食动物瘦
肉作原料,肥肉只能用猪的脂肪。修整时,瘦肉要除去中骨、筋腱、肌膜、淋巴、血管、病变及损失部位。
(2)低温腌制:腌制温度一般在10℃以下,最好是4℃左右,腌制1~3d。
(3)绞肉或斩拌:斩拌时需加冰水。斩拌时间一般以10~20min为宜。温度不宜超过10℃
(4)灌制与制馅:灌制时必须掌握松紧均匀,不能过紧或过松。
(5)烘烤:烘烤的温度65~80℃,维持1h左右,使肠的中心温度达55~62℃。烘好的灌肠表面干燥光滑,无油流,肠衣半透明,肉色红润。
(6)蒸煮:先将水加热到90~95℃,肠下锅后保持水温在78~80℃。当肉陷中心温度达到70~72℃时为止。
(7)烟熏冷却:温度控制在50~70℃,时间2~6h。
(8)成品、贮藏。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试述颗粒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正确答案: 颗粒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溶剂含量:酒溶性颗粒在原料提取时所用的乙醇含量必须按制备工艺的规定执行,多与白酒(60˚)含乙醇量相当。含乙醇量太低,药效物质提取不充分;含乙醇量太高,用酒冲服时,会因酒的浓度低,部分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成分不溶而使颗粒的溶化性受到影响。
(2)物料黏性:物料黏性应该适中,才能制出合格的颗粒。黏性小则制成的颗粒易碎,影响粒度;黏性大则制成的颗粒较硬,影响颗粒的溶化性。物料黏性首先通过稠膏控制,稠膏黏性太强,可在精制时充分除去黏性杂质,以降低稠膏黏度;其次是通过辅料,遇有稠膏黏性较差,不能制成颗粒的,可通过所加辅料的黏性和数量来控制物料的黏性。
(3)温度:在提取液浓缩时,注意控制温度,一般采用蒸气加热,并勤加搅拌,以免成分分解、焦化,影响疗效。在干燥颗粒时,多采用低温干燥,且开始时温度应逐渐或徐徐升高,不可骤然提高,防止干燥过快,颗粒的表面易结成一层硬壳而影响颗粒内部水分的蒸发,出现“假干”。并且颗粒中的糖粉骤遇高温时熔化,使颗粒形成饼块,而变硬难溶。
(4)分剂量:分剂量时要用重量法,并且一般多采用自动定量包装机,以使剂量准确。
(5)包装:颗粒剂要密封包装,一般多采用铝塑包装材料,可有效防止透湿引起潮解。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试述医疗质量的三级结构。


正确答案: 医疗质量的形成既是一个过程,又有一定规律。医疗质量的形成过程由三个层次构成,称之为"三级质量结构",即结构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
(1)结构质量:即医疗基础条件质量,包括人员、医疗技术、药品物质、仪器设备和时间等。
(2)环节质量:即医疗工作环节质量,包括诊断质量、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技科室工作质量、药剂管理质量、行政后勤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等。
(3)终末质量:即医疗服务的成果质量,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最终结果,主要以数据为依据综合评价医疗终末质量的优劣。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病种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病种医疗质量管理始于20世纪30年代,8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随着对病种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不断升高,人们提出了多种管理体系和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单病种质量管理阶段:这是一种以单病种为基础的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成本管理的方法,因其覆盖面较窄,难以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全面评价。但因其较为简单易行,所以在医疗质量管理中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疾病诊断相关分类法(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阶段:该管理体系是一种对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和医疗费用预付管理的病例分组体系,也是我国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管理办法。
(3)病种病例分型质量费用管理研究阶段:该体系是一种与病例组合相类似的"病种病例分型"评价法,其优点是可以扩大管理控制的覆盖面,但目前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尚未成熟。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试述病例分型在医疗质量控制中的意义。


正确答案:将病人分为若干类型,便于临床医疗质量控制。其意义为:①作为制订诊疗计划和护理计划的依据;②作为判断病例医疗质量的“内生变量”;③作为衡量病例组合的依据。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放射免疫分析质量控制的内容。

正确答案: (1)最高结合率(BO/B%):一般为30%~50%。
(2)非特异性结合率(NSB.:通常<5%~10%。
(3)校正曲线回归参数:a、b值要稳定,γ>0.99。
(4)反应误差关系(RER):应<0.04。
(5)建立质控图: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在一次实验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其结果应予舍弃:
①3种质控血清(QCS)中有一个观测值>3SD。
②3种QCS中在同一方向上有两种>2SD。
③3种QCS均在同一方向>1SD。
(6)ED25、ED50及ED75指标准曲线的结合率在25%、50%及75%时,横坐标上相应的抗原浓度值,反应标准曲线的稳定性,有助于批问结果的比较。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控制饭店服务质量的任务和方法

正确答案: 饭店服务质量控制是指,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措施来监督和衡量服务质量管理实施和完成情况,并随时纠正服务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饭店服务质量控制任务是
(1)建立饭店服务质量控制的保证体系。饭店服务质量控制的保证体系是饭店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一子系统是一个以提高饭店服务质量为目标,具有明确的任务、职责、权限的有机整体。建立服务质量保证体系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应设立以饭店总经理为首的服务质量管理领导机构,建立服务质量监督网,负责确立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目标,研究制定服务质量管理计划,并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各部门服务质量管理动态。第二层次是:各部门根据业务范围设立服务质量管理小组,主要负责本部门服务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和落实。第三层次是:班组开展服务质量小组活动,重点是根据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抓好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及时收集和解决服务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做好饭店服务质量控制的基础工作:①服务质量信息工作,包括:接待业务过程中服务质量信息资料、服务后的服务质量信息资料、国内外同行业的服务质量信息资料;②制定服务程序;③服务质量教育工作
饭店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
(1)事前服务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设施质量控制;②物品供应质量控制;③食品原材料质量控制;④服务人员的思想准备
(2)服务过程中的服务质量控制。①层级控制,即通过各级管理人员一层管一层地进行,主要控制重点程序中的重点环节;②现场控制,饭店服务质量的偏差往往是一瞬间的发生的,有些偏差需要立即纠正,因此要加强现场管理。
(3)事后服务质量控制。事后服务质量控制是指及时收集各种信息,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饭店服务质量目标的实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