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3岁患儿,高热10小时,伴头痛,频繁呕吐,腹泻3次为稀水样便。查体:T39℃,BP50/30mmHg,精神萎靡,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瘀斑,心肺未见异常。CSF检查:细胞数15000×106/L,蛋白微量,葡萄糖2.2mmol/L,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A 败血症,感染性休克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 流行性乙型脑炎D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E 化脓性脑膜炎

题目
单选题
3岁患儿,高热10小时,伴头痛,频繁呕吐,腹泻3次为稀水样便。查体:T39℃,BP50/30mmHg,精神萎靡,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瘀斑,心肺未见异常。CSF检查:细胞数15000×106/L,蛋白微量,葡萄糖2.2mmol/L,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

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E

化脓性脑膜炎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3岁患儿,高热10小时,伴头痛,频繁呕吐,腹泻3次为稀水样便。查:T39℃,BP50/30mmHg,精神萎靡,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瘀斑,心肺未见异常。CSF检查:细胞数15 000×106/L,蛋白微量,葡萄糖2.2mmol/L,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E.化脓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D

第2题:

患儿,3岁,高热伴头痛、频繁呕吐10小时,腹泻3次为稀水样便急诊入院。查体:T39℃,BP50/30mmHg,精神萎靡,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瘀斑,心肺未见异常。CSF检查:细胞数15000×10/L,蛋白微量,葡萄糖2.2mmol/L。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E.化脓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B
此题是理解题。考查考生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掌握情况。该患儿急性起病,有高热伴头痛、频繁呕吐、精神萎靡等颅内高压和休克等严重中毒表现,皮肤有瘀斑,脑脊液(CSF)细胞数增高,有蛋白,葡萄糖减低,因此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余诊断可能性均小。所以答案是B。

第3题:

3岁患儿,高热10小时,伴头痛,频繁呕吐。腹泻3次为稀水样便。查:T 39QC,BP 50/30mmHg,精神萎靡,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瘀斑,心肺未见异常。CSF检查:细胞数15000×106/L,蛋白微量。葡萄糖2.2mmol/L,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中毒型细菌性痢痰

E.化脓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D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分四类:一:休克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早期为微循环障碍,可见精神萎靡,面色灰白之四肢厥冷,脉细速、呼吸急促,血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小,后期微循环瘀血、缺氧、口唇及甲床发绀、皮肤花斑、血压下降或测不出。二:脑型,脑缺氧、水肿而发生反复惊厥、昏迷和呼吸衰竭。三:肺型又称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常在中毒性痢疾脑型或休克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四:混合型上述两型或三型同时或先后出现,是最为凶险的一型,病死率很高。

第4题:

3岁患儿,高热10小时,伴头痛,频繁呕 吐,腹泻3次为稀水样便。查:T39°C. BP 50/30mmHg,精神萎靡,全身散在大 小不等淤斑,心肺未见异常。CSF检查: 细胞数1500 X JLO6,/L,蛋白微量,葡萄糖 2. 2mmol/L,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E.化脓性脑膜炎


答案:E
解析:

第5题:

3岁患儿,高热10小时,伴头痛,频繁呕吐,腹泻3次为稀水样读。查:T39℃,BP50/30mmHg,精神萎靡,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瘀斑,心肺未见异常。CSF检查:细胞数15000X10 6/L,蛋白微量,葡萄糖2.2mmol/L,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敗血症,感染性休克
B.流行性脑脊髄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E.化脓性脑膜炎


答案:D
解析: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分四类:一:休克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早期为微循环障碍,可见精神萎靡,面色灰白之四肢厥冷,脉细速、呼吸急促,血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小,后期微循环瘀血、缺氧、口唇及甲床发绀、皮肤花斑、血压下降或测不出。二:脑型,脑缺氧、水肿而发生反复惊厥、昏迷和呼吸衰竭。三:肺型又称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常在中毒性痢疾脑型或休克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四:混合型上述两型或三型同时或先后出现,是最为凶险的一型,病死率很高。

第6题:

2岁患儿,高热10h,头痛,频繁呕吐,查:体温39℃,血压6.7/4.0kPa(50/30mmHg),精神不振,咽赤,心肺正常,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瘀斑。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型)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休克型)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脑膜脑炎型)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混合型)


正确答案:C

第7题:

3岁患儿,高热10小时,伴头痛,频繁呕吐,腹泻3次为稀水样便。查:T 39℃,BP 50/30mmHg,精神萎靡,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瘀斑,心肺未见异常。CSF检查:细胞数15000×10/L,蛋白微量,葡萄糖2.2mmol/L,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E.化脓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D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分四类:一:休克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早期为微循环障碍,可见精神萎靡,面色灰白之四肢厥冷,脉细速、呼吸急促,血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小,后期微循环瘀血、缺氧、口唇及甲床发绀、皮肤花斑、血压下降或测不出。二:脑型,脑缺氧、水肿而发生反复惊厥、昏迷和呼吸衰竭。三:肺型又称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常在中毒性痢疾脑型或休克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四:混合型上述两型或三型同时或先后出现,是最为凶险的一型,病死率很高。

第8题:

3岁患儿。高热10小时,伴头痛,频繁呕吐,腹泻3次为稀水样便。查体:BP50/30mmHg,精神萎靡,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瘀斑,心肺未见异常。CSF、检查:细胞数15000×106/L,蛋白微量,葡萄糖2.2mmol/L。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E.化脓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B
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瘀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第9题:

3岁患儿,高热10小时,伴头痛,频繁呕吐,腹泻3次为稀水样便。査:T39℃,BP50/30mmHg,精神萎靡,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瘀斑,心肺未见异常。CSF检査:细胞数15000×106/L,蛋白微量,葡萄糖2.2mmol/L,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E.化脓性脑膜炎


答案:B
解析:
(答案:B)该患儿急性起病,有髙热伴头痛、频繁呕吐、精神萎靡等颅内高压和休克等严重中毒表现,皮肤有瘀斑,脑脊液(CSF)细胞数增高,有蛋白,葡萄糖减低,因此可能的诊断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余诊断可能性均小。

第10题:

3岁患儿,高热10小时,伴头痛、频繁呕吐,腹泻3次为稀水样便。查:T39℃,BP50/30mmHg,精神萎靡,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的瘀斑,心肺未见异常,CSF检查:细胞数15000×10/L,蛋白微量、葡萄糖2.2mol/L,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

A.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E.化脓性脑膜炎

答案:B
解析:
患儿高热10小时,伴头痛,频繁呕吐提示颅内压升高,血压下降,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瘀斑,CSF检查:细胞数15000×10/L增多,葡萄糖2.2mmol/L偏低,根据以上依据可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