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10-20系统电极的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题目
单选题
关于国际10-20系统电极的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Oz与枕外粗隆的间距为20%

B

双耳前凹连线距左耳前凹10%处为T4电极位置

C

从鼻根向后20%处为FPz位置

D

从FPz位置向左10%为FP1,FP1向后每个电极间距为20%

E

O1与O2间距为1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关10-20电极放置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矢状位上以鼻根和枕后粗隆为基准

B、在冠状位以双耳垂为基准

C、标准安放包括21个电极准确位置

D、电极安放点代表大脑的各个不同解剖部位

E、包括额、中央、顶中线部位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下列关于触头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极间距70~150mm
  • B、电极间距75~200mm
  • C、电极间距80~250mm
  • D、电极间距85~300mm

正确答案:B

第3题:

关于电除颤说法,错误的是()

A.两电极片位置距离>10cm

B.放电前有人接触患者也无妨

C.注意擦干皮肤

D.电极板放置位置正确

E.电极板要贴紧皮肤


正确答案:B

第4题:

单选题
有关10-20电极放置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矢状位上以鼻根和枕后粗隆为基准

B

在冠状位以双耳垂为基准

C

标准安放包括21个电极准确位置

D

电极安放点代表大脑的各个不同解剖部位

E

包括额、中央、顶中线部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单选题
有关脑电图导联组合基本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少于8导

B

尽量用国际10-20系统中的全部电极

C

只采用参考导联法记录和显示

D

明确标明电极的导联方式

E

导联排列上遵循从前向后,先内后外,先左后右


正确答案: E
解析:
每份记录应同时采用参考导联和双极导联法记录或显示。

第6题:

国际10-20系统头皮脑电图电极安放方式的优点是()。

  • A、电极数量少
  • B、电极位置的排列与头的大小和形状成比例
  • C、与大脑解剖部位吻合
  • D、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省略某些电极,如新生儿最少可保留10个电极
  • E、参考导联可随意安放

正确答案:B

第7题:

国际脑电图学会的建议,头皮脑电图记录常规使用()系统确定电极的安放位置。


正确答案:10~20

第8题:

关于电除颤说法错误的是()

A、两电极片位置距离>15cm

B、放电前有人接触患者也无妨

C、注意擦干皮肤

D、电极板位置正确;贴紧皮肤


正确答案:B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国际10-20系统电极的安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头皮表面两条基线的交点为Pz的位置

B

头皮表面两条基线的交叉点为Cz的位置

C

从鼻根向后10%为Fz的位置

D

枕外粗隆向上20%为Oz的位置

E

Oz与O1间距为20%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头皮两条基线在头顶的交点为Cz电极的位置;C项,从鼻根向后10%处为FPz;D项,Oz与枕外粗隆的间距为10%;E项,O1距Oz为10%,O1与O2间距为20%。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参考电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参考电极又称非活动电极

B

耳垂参考电极容易受心电干扰

C

乳突参考电极容易受头部运动干扰

D

平均参考电极不存在电极活化现象

E

平均参考电极是国际标准参考电极位置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参考电极又称非活动电极。BC两项,耳电极较少受躯体运动或心电活动的干扰;乳突电极不容易受头部运动的影响,但这个部位比耳垂更容易被脑电活动或心电活动激活。D项,如果某一个或几个记录点有一过性的非常高的电压,平均处理不足以将其完全消除,将产生参考电极活化。E项,耳垂参考电极是国际10-20系统标准参考电极位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