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项目是哪年开始启动的?首次启动了哪几个国家级项目?治理成效如何?

题目
问答题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项目是哪年开始启动的?首次启动了哪几个国家级项目?治理成效如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项目是2000年启动的,首次启动了6个国家级工程治理项目,分别是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杨树天牛、松毛虫和森林鼠害国家级工程治理项目。
经过有效治理,全国主要森林病虫害成灾率由1999年的7‰降到2003年的5‰。工程治理项目的实施,强化了政府行为,增加了科技含量,提高了投资效益。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的内涵。


正确答案: ①治理目标明确,强调时空性;
②突出重点,区分病虫害的主次性;
③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实施上的权威性;
④治理过程与效果的统一性。

第2题:

如何评估专项治理成效?


正确答案:评估专项治理的成效不能单纯依靠地区和部门的工作总结和报告,也不能仅仅用一些统计数字说话,关键是要看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社会各界对治理工作是否满意。总体上讲就是要以“群众人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的标准。评估专项治理成效的具体方法包括:考核标准、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群众评议和综合测评。

第3题:

下面哪些是纠风专项治理的基本程序?()

A . 确定治理项目、建立协调机制

B . 明确政策界限、制定工作方案

C . 组织实施治理、开展督促检查

D . 评估治理成效、建立长效机制


参考答案: A, B, C, D

第4题:

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的优越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实施工程治理有利于强化政府行为。
(2)有利于牵动资金投入。
(3)有利于林业内部和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
(4)有利于提高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5)有利于出人才、出经验、出成果。
(6)有利于强化体系建设,提高森防标准站建设水平和森防业务人员技术水平。

第5题:

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识体现了“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和()的防治理念。


正确答案:绿色无公害

第6题:

对限期治理项目如何进行环境监察?


正确答案:限期治理项目一经确定,环境监察机构就要立即对其进行监察。其要点如下:
(1)排污单位接到《限期治理决定书》后,应当根据限期治理任务和期限,制定限期治理方案,并报知做出决定的环境保护部门及其环境监察机构。限期治理方案,应当确定具体污染治理措施、进度安排、资金保障和责任人员,列出形象进度。环境监察机构依据该方案进行实施督查,督促其按时完成治理任务;
(2)限期治理期间要求排污单位按时(按月或措施)报送治理情况报告;
(3)限期治理期间要求排污单位不得超标或超出总量排放污染物,否则环境保护部门可以责令限产、限排,直至停产整治;
(4)污染处理实施需要试运行并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应当事先书面报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5)发现违法行为的要立即制止,排放污染物的要收取排污费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处罚。
(6)每次现场监察要及时做好记录,整理存档;
(7)限期治理解除后腰将被解除限期治理的排污单位确定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强监督检查。

第7题: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项目是哪年开始启动的?首次启动了哪几个国家级项目?治理成效如何?


正确答案: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项目是2000年启动的,首次启动了6个国家级工程治理项目,分别是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杨树天牛、松毛虫和森林鼠害国家级工程治理项目。
经过有效治理,全国主要森林病虫害成灾率由1999年的7‰降到2003年的5‰。工程治理项目的实施,强化了政府行为,增加了科技含量,提高了投资效益。

第8题:

限期治理项目违法行为的认定有哪两个要素?


正确答案:一是逾期;二是治理工程未完工,或虽然治理工程已经完成单环境目标没有达到。

第9题:

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的定义?


正确答案: 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是指国家或省(含自治区、直辖市)组织有关单位,在一定时期和较大范围内,对某种危害严重、发生普遍或危险性的病虫害,采取综合技术手段和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把森林病虫害损失减少到最低水平的一种病虫害管理方式。

第10题: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的审批权限如何划分?


正确答案: 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的,项目单位必须编制项目建议书,由国家林业局初审并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单位可以直接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国家林业局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