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如果建筑中可利用的结构柱只有8根,是否可以增加2根专设引下线,来满足GB50057-2010第4.5.6条要求的10根引下线的要求?

题目
问答题
如果建筑中可利用的结构柱只有8根,是否可以增加2根专设引下线,来满足GB50057-2010第4.5.6条要求的10根引下线的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建筑物可利用基础内()做接地体,利用外缘柱内外侧钢筋做引下线。

A钢筋网

B火线

C零线


A

第2题:

建筑物上的避雷带的引下线,可利用()。

  • A、给水、排水管
  • B、各种钢制管道或构件
  • C、建筑结构中的主钢筋

正确答案:C

第3题:

防雷装置引下线的间距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

A、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0m
B、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
C、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
D、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0m
E、第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5m

答案:B,C,E
解析:
2018新教材P121 (四)防雷引下线的施工技术要求 (3)引下线的间距应由设计确定。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第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不应大于25m。

第4题:

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要求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 A、1Ω
  • B、5Ω
  • C、10Ω
  • D、30Ω

正确答案:C

第5题:

建筑物暗装防雷引下线可直接利用柱内对角的主筋作防雷引下线。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GB50057-2010第5.3.8条中“当其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作用时”…… (1)这里讲的垂直支柱是指位于建筑物四周的所有柱子?还是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所有柱子? (2)如果问题一的答案是指包括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所有柱子均作引下线时,建筑物内的柱子上端不一定刚好有屋面接闪器网格,该柱内钢筋(引下线)又如何与接闪网连接


正确答案: (1)是指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所有柱子。
(2)建筑物内的垂直支柱的钢筋,其横向连接和纵向连接均满足第4.3.5条第6款时,则在雷击状态下,这些支柱也一定参与分流雷电流,因而也起到引下线的作用,仅将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的柱子内的钢筋与屋面接闪器焊接即可。

第7题:

第三类建筑物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时,其钢构件或钢筋之间的连接满足GB50057-2010规范的规定并利用其作为引下线的条件下,当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的作用时,引下线之间的间距不得大于18m。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有关规定,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周围均匀布设,其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

A.12
B.18
C.25
D.30

答案:B
解析:

第9题:

GB50057-2010第5.3.8条要求当采用建筑物的钢构件或混凝土柱中钢筋作防雷引下线时,应当利用该建筑物所有柱子,为避免屋顶避雷带网格过于密集,这里所指的所有柱子是否可理解为建筑物四周和内庭园四周的柱子?


正确答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5.3.8条所强调的是:建筑物的钢构件或混凝土柱中钢筋,其横向和竖向连接满足第4.3.5条第6款的规定时,则可认为建筑物的钢构件或混凝土柱中钢筋均起到引下线的作用,平面图中可不要求标注所有的钢构件或混凝土柱为引下线,但在说明中应有明确表述。
此条问题的另一方面意思是指引下线与屋面接闪器的连接应如何处理。方法是:仅将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的柱子内的钢筋与屋面接闪器焊接即可。

第10题:

机房设备接地线可以利用作为防雷引下线的建筑物结构柱主钢筋直接引入。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