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正文(“校园网覆盖……裸机子网。”)中的中文文字设置为五号宋体、西文文字设置为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题目
问答题
将正文(“校园网覆盖……裸机子网。”)中的中文文字设置为五号宋体、西文文字设置为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将正文第一段(“校园网覆盖……三层交换技术。”)设为首字下沉2行(距正文0.2厘米);设置正文第二段至第四段(“建筑之间……裸机子网。”)首行缩进2字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按照题目要求设置正文字体。选中正文各段,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分组中,单击“字体”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中文字体”为“宋体”,设置“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设置“字号”为“五号”,单击“确定”按钮。
②按照题目要求设置首字下沉。选中正文第一段,在【插入】功能区的【文本】分组中,单击“首字下沉”按钮,选择“首字下沉选项”,弹出“首字下沉”对话框,单击“下沉”图标,设置“下沉行数”为“2”,设置“距正文”为“0.2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③按题目要求设置正文段落属性。选中正文各段,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l分组中,单击“段落”按钮,弹出“段落”对话框。单击“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在“特殊格式”选项组中,选择“首行缩进”选项,设置磅值为“2字符”,单击“确定”按钮。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Word中绘制如图3-22所示的“××班期末考成绩汇总表”,按照题目要求完成后,用Word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

1.绘制的成绩汇总表的样式、线条形状、线条颜色与所给图示一致。

2.将表格外部边框线条设置为2.25磅、黑色,线型与图示保持一致;内部线条设置为1磅、黑色,线型与图示保持一致;表头中斜线样式为圆点状虚线、0.75磅、黑色。

3.表格标题文字设置为黑体、黑色、四号、居中,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5行;表头行添加灰色-12.5%的底纹;表格内所有文字设置为:中文字体为宋体,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黑色、小五号、中部居中;斜线表头中的文字大小设置为六号。

4.利用Word内置的函数计算出图3-22中空缺的个人总分、个人平均分、学科平均分、学科最高分和学科最低分。

5.将[成绩]列中分数低于60分的成绩字体颜色设置为红色;将个人总分最高的学生行中的分数字体颜色设置为蓝色、加粗。


正确答案:该Word文档完成排版后的显示效果如图3-52所示。
该Word文档完成排版后的显示效果如图3-52所示。 解析:1.插入表格
选择[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将[列数]微调框中的数值更改为[6],将[行数]微调框中的数值更改为[8],如图3-39所示。系统将产生一个固定列宽的8行6列的空白表格。

2.表格文字格式设置
(1)根据图3-22所给的信息,在空白表格的相应单元格中录入相应的文字。单击表头处的标志,选中整张表格。选择[格式]→[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切换到[字体]选项卡,在[中文字体]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宋体]选项,在[西文字体]下拉列表框中选择[Times New Roman]选项,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小五]选项,在[字体颜色]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黑色]选项(注:将鼠标移至每种颜色图标上时,系统都会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如图3-40所示。

(2)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文档编辑窗口。接着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对齐方式的按钮(即[中部居中]按钮),使表格内所有文字处于其单元格的中部且为行居中状态。
(3)在表格的前一行输入“××班期末考成绩汇总表”文字(注意,要顶行输入,即该行不要缩进2个字符)。选择[插入]→[符号]命令,打开[符号]对话框,切换到[符号]选项卡,选择[×]符号,单击[确定]按钮以在正文中插入“×”。拖曳鼠标选中“××班期末考成绩汇总表”文字,选择[格式]→[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切换到[字体]选项卡,在[中文字体]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黑体]选项,在[西文字体]下拉列表框中选择[Times New Roman]选项,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四号]选项,在[字体颜色]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黑色]选项,如图3-41所示。

(4)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文档编辑窗口。选择[格式]→[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切换到[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在[常规]区域中,选择[对齐方式]下拉列表框中的[居中]选项:在 [间距l区域中,选择[行距]下拉列表框中的[单倍行距]选项,将[段前]微调框中的数值更改为[0.5行],将[段后]微调框中的数值也更改为[0.5行],如图3-42所示。

3.表格格式设置
(1)用鼠标右键单击表头处的标志,选中整张表格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切换到[表格]选项卡,单击[边框和底纹]按钮,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切换到[边框]选项卡,在[设置]区域中单击[自定义]图标按钮;在[线型]列表框中选择普通实线的线型(即第1种线型)。在[颜色]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黑色]选项,在[宽度]下拉列表框中选择[2 1/4磅]选项;在[预览]区域中,分别单击按钮和按钮(如图3-43所示),即只将第1种线型、黑色的线条格式应用于该表格的外部边框。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文档编辑窗口。
(2)按照步骤(1)中的方法进入[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并切换到[边框]选项卡,在[线型]列表框中选择圆点状、细密虚线的线型(即第2种线型),在[颜色]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黑色]选项,在[宽度]下拉列表框中选择11磅]选项;在[预览]区域中,分别单击按钮和按钮(如图3-44所示),即只将第2种线型、黑色的线条格式应用于该表格的内部线条。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文档编辑窗口。

(3)选中表格第一行的所有单元格,选择[表格]→[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切换到[表格]选项卡,单击[边框和底纹]按钮,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切换到[边框]选项卡,在[设置]区域中单击[自定义]图标按钮;在[线型]列表框中选择普通实线的线型(即第1种线型),在[颜色]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黑色]选项,在[宽度]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的[2 1/4磅]选项:在[预览]区域中,确认[应用于]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的是[单元格]选项,然后单击两次按钮(如图3-45所示),将第1种线型、黑色的线条格式应用于该表格的表头行。
(4)切换到[底纹]选项卡,在[填充]区域中选择[灰色-12.5%]选项,如图3-46所示;在[预览]区域中,选择[应用于]下拉列表框中的[单元格]选项,连续单击两次[确定]按钮,退出相应的对话框并且将以上表格格式应用于表头行。

(5)按住[Ctrl]键,选中图3-22中需要添加灰色底纹的3个单元格,选择[表格]→[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切换到[底纹]选项卡,在如图3-46所示的[填充]区域中选择[灰色-10%]选项;在[预览]区域中,选择[应用于]下拉列表框中的[单元格]选项,连续单击两次[确定]按钮,退出相应的对话框并且将灰色-10%底纹应用于相应的单元格中。
4.绘制斜线表头
(1)将光标移至表格第一行的任意单元格(第1行第1列单元格除外)中,在相应的文字前后各添加一个空白行,以适当增加表头行的高度。例如,在“数学”文字之前添加一个空白行,在文字之后也添加一个空白行。
(2)将光标移至表格的任意单元格中,例如左上角的第一个单元格。选择[表格]→[绘制斜线表头]命令,弹出[插入斜线表头]对话框,在[表头样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样式二]选项,在[字体大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六号]选项,在[行标题]文本框中输入“学科”,在[数据标题]文本框中输入“成绩”,在[列标题]文本框中输入“姓名”,如图3-4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文档编辑窗口。
(3)用鼠标右键单击新添加的斜线表头,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组合]→[取消组合]命令,将斜线表头中的各个对象分解。双击其中某条斜线,打开[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在[线条]区域的[颜色]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黑色]选项;在[虚实]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如图3-48所示的点状虚线条样式;在[线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如图3-48所示的[1磅]线型选项;将[粗细]微调框中的数值更改为[0.75磅]。

(4)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文档编辑窗口,此时斜线表头的样式如图3-49所示。接着按以上操作步骤将图3-49中另一条粗实线条更改为黑色、0.75磅、圆点状虚线样式。

5.函数计算
(1)将光标移至表格第2行第5列的单元格(即E2单元格,王五个人总分的单元格)中,选择[表格]→[公式]命令,打开如图3-50所示的[公式]对话框。在[公式]文本框中,系统将会给出参考计算公式“=SUM(LEFT)”,对E2单元格之前所有单元格(即A2:D2单元格)中的数值进行求和计算。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文档编辑窗口,系统将求和结果“262”添加到E2单元格中。
(2)用鼠标右键单击E2单元格中的“262”,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切换域代码]命令(或按 [Shift+F9]组合键),王五的个人总分数变成了域代码,显示出在该单元格中输入的公式。其中,公式外层的大括号是Word自动添加的,表示大括号之内的内容为域代码。全部选中该域代码,选择[编辑]→[复制]命令(或按[Ctrl+C]组合键),然后用鼠标右键单击该域代码,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更新域]命令(或按[F9]键),退出域代码编辑状态。在[个人总分]列的其他单元格中,选择[编辑]→[粘贴]命令(或按[Ctrl+V]组合键),可以快速将公式“=SUM(LEFT)”粘贴到其他单元格中。接着分别将光标移到所粘贴分数的任意位置,按[F9]键进行数值更新即可。
(3)同理,依据以上操作步骤,可以使用Word内置的函数计算出图3-22中空缺的个人总分、个人平均分、学科平均分、学科最高分和学科最低分。图3-22中各空缺单元格所输入的公式如表3-12所示。其中,对于平均分的单元格,可选择[表格]→[公式]命令,打开[公式]对话框。在[公式]文本框中输入计算公式“=AVERAGE(ABOVE)”,在[数字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0.00]选项,如图3-51所示。

6.表文特殊格式设置
使用Word内置的函数进行相关计算后,选中表格中的“56”数值,选择[格式]工具栏中的[字体颜色]下拉图形列表框中的[红色]选项:分别选中“93”、“87”、“89”和“262”数值,选择[格式]工具栏中的[字体颜色]下拉图形列表框中的[蓝色]选项,并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加粗]按钮。
7.保存及显示效果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即[保存]按钮)或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将文档以系统默认的文件名直接存储在系统默认的目录中。最后得到的文档整体编排效果类似于图3-52。

第2题:

在Word中绘制如图所示的课程表,按照题目要求完成后,用Word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

1.绘制的课程表样式、线条形状、线条颜色与所给图示一致。

2.将表格外部边框线条粗细设置为3磅;内部线条粗细设置为0.5磅;表格底纹设置为灰色-20%。

3.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表”字体设置为宋体、24号。

4.将课程列的文字字体设置为黑色、宋体、小五号、居中;时间列表示时间的字体设置为红色、Times New Roman、五号、居中,其他字体设置为黑色、宋体、五号、居中;日期行的文字字体设置为黑色、宋体、五号、居中。


正确答案:
解析:本题要点为:插入表格后进行单元格的合并、绘制线条与线条颜色的选择、绘制斜线头、录入文字并进行编排。
[操作的关键步骤]
(1)插入表格。使用“表格”菜单下的“插入”命令,在其下级菜单中选择“表格”命令;然后在“表格”菜单下选择“合并单元格”命令。
(2)绘制线条。使用“视图”菜单下的“工具栏”命令,在其下级菜单中选择“绘图”命令绘制线条和斜线头。
(3)文字编排。使用“格式”菜单下的“字体”命令,进行字号、字体的设置。
(4)艺术字的插入。使用“工具栏”下的“艺术字”命令进行设置。

第3题:

文件WORD1.DOC内容如下:

【文档开始】

虚拟局域网技术在局域网管理中的应用

校园网覆盖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规模较大,出于安全性考虑,将网络划分为多个裸机子网,子网之间的相互访问借助三层交换技术。

建筑之间布线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双绞线和室外光纤,网络仍采用星形结构,即由信息中心向其他建筑辐射;建筑内部布线采用5类双绞线进行垂直和水平布线。信息中心主交换机采用D-LINK 3225G网管交换机。下面介绍该校园网中VLAN的配置过程。主要过程由两步完成:

第一步:设置各裸机子网并为其命名。

第二步:把交换机的各端口分配到相应的裸机子网。

裸机子网划分

裸机子网名称 主交换机端口数 主交换机端口号

信息中心 2 1、2

办公楼 10 3—12

研究所 2 13、14

学生公寓 6 15—20

【文档结束】

1. 将标题段(“虚拟局域网技术……应用”)文字设置为三号红色阴影黑体、加粗、居中。

2.将正文(“校园网覆盖……裸机子网。”)中的中文文字设置为五号宋体、西文文字设置为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各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3.将文中所有错词“裸机子网”替换为“逻辑子网”。

4.将文中后5行文字转换为一个5行3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每列列宽为3.5 cm、行高为0.7cm,表格中所有文字中部居中。

5.将表格标题段文字(“逻辑子网划分”)设置为四号蓝色空心黑体、居中。设置表格所有框线为1磅蓝色单实线;并按“主交换机端口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正确答案: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中标题段右击在菜单中选择“字体”按要求设置各种属性。 ②选中正文文字右击在菜单中选择“字体”按要求设置各种属性再在菜单中选择“段落”设置首行缩进数。 ③在“格式”菜单中选择“替换”将所有的“裸机子网”替换为“逻辑子网”。 ④选中文字在“格式”中选择“文字转换表格”设置列数与列宽。选中整个表格在“格式”工具栏上单击【居中】按钮。 ⑤选中表格标题段文字右击在“格式”中选择“字体”设置其一系列属性。选中整个表格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边框”按钮中选“所有框线”设置颜色为红色。 ⑥选中“主交换机端口数”列选择菜单栏上的“表格”→“排序”弹出对话框在“排序依据”框中选择“主交换机端口数”“类型”中选择“数字”选中“递增”、“有标题行”确定。
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中标题段,右击,在菜单中选择“字体”,按要求设置各种属性。 ②选中正文文字,右击,在菜单中选择“字体”,按要求设置各种属性,再在菜单中选择“段落”,设置首行缩进数。 ③在“格式”菜单中选择“替换”,将所有的“裸机子网”替换为“逻辑子网”。 ④选中文字,在“格式”中选择“文字转换表格”,设置列数与列宽。选中整个表格,在“格式”工具栏上单击【居中】按钮。 ⑤选中表格标题段文字,右击,在“格式”中选择“字体”,设置其一系列属性。选中整个表格,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边框”按钮中选“所有框线”,设置颜色为红色。 ⑥选中“主交换机端口数”列,选择菜单栏上的“表格”→“排序”,弹出对话框,在“排序依据”框中选择“主交换机端口数”,“类型”中选择“数字”,选中“递增”、“有标题行”,确定。

第4题:

在Word中,正文最初默认中文字体为( )

A.楷体

B.宋体

C.黑体

D.仿宋体


正确答案:B

第5题:

对考生文件夹下WORD.DOC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具体要求如下:

(1) 将标题段(“Web 2.0时代”)文字设置为中文楷体_GB2312、英文Arial字体、三号,红色、空心、加粗、居中并添加蓝色底纹。

(2) 将正文各段落(“‘Web 2.0’的概念开始于……Web 2.0会议由此诞生。”)中的西文文字设置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中文文字设置为小四号仿宋_GB2312体;各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间距为0.5行。

(3) 设置正文第二段(“更重要的是……Web 2.0会议由此诞生。”)行距为1.3倍;在页面底端(页脚)居中位置插入页码(首页显示页码)。

(4) 计算“季度总计”行的值;以“全年合计”列为排序依据(第一关键字)、以“数字”类型降序排序表格(除“季度总计”行外)。

(5) 设置表格居中,表格第—列宽为2.5厘米;设置表格所有框线为1.5磅蓝色单实线。


正确答案:设置文本 在制作本例时首先对标题文本进行设置然后再对正文部分进行设置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 选择标题文本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文字体”中选择“楷体_GB2312”在“西文字体”中选择“Arial”在“字号”中选择“三号”在“字体颜色”中选择“红色”在“效果”中勾选“空心”。 步骤2 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编辑界面中单击工具栏上的设置字体居中对齐选择[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底纹”的“填充”中选择“蓝色”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步骤3 选择所有的正文部分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文字体”中选择“仿宋_GB2312”在“西文字体”中选择“Times New Roman”在“字号”中选择“小四”。 步骤4 保持正文部分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特殊格式”中选择“首行缩进”在“度量值”中输入“2字符”在“段前”中输入“0.5行”。 步骤5 选择第2段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设置值”中输入“1.3” 。 步骤6 选择[插入→页码]命令在“页码”的“位置”中选择“页面底端(页脚)”在对齐方式中选择“居中”并选中“首页显示页码”复选框。 (2) 编辑表格 在制作本例时首先计算出“季度总计”行的值并对其进行排序然后再设置表格其他属性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 将鼠标光标定位在表格第2行的最后一个单元格中选择[表格→公式]命令在弹出的“公式”对话框中直接输入“=SUM(LEFT)”即可完成对A公司行总计的计算并应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出其他季度的总计。 步骤2 选择全表选择[表格→排序]命令在弹出的“排序”对话框的“排序依据”中选择“全年合计”。在“类型”中选择“数字”并选中“降序”和“有标题行”单选按钮。 步骤3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表格的排序选择[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对齐方式”中选择“居中”设置表格居中对齐。 步骤4 选择表格的第1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列”中勾选“指定宽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2.5厘米”。 步骤5 选择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线型”中选择“单实线”在“颜色”中选择“蓝色”在“宽度”中选择“1磅”。 步骤6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对表格的设置。
设置文本 在制作本例时,首先对标题文本进行设置,然后再对正文部分进行设置,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 选择标题文本,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文字体”中选择“楷体_GB2312”,在“西文字体”中选择“Arial”,在“字号”中选择“三号”,在“字体颜色”中选择“红色”,在“效果”中勾选“空心”。 步骤2 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编辑界面中,单击工具栏上的,设置字体居中对齐,选择[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底纹”的“填充”中选择“蓝色”,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步骤3 选择所有的正文部分,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文字体”中选择“仿宋_GB2312”,在“西文字体”中选择“Times New Roman”,在“字号”中选择“小四”。 步骤4 保持正文部分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特殊格式”中选择“首行缩进”,在“度量值”中输入“2字符”,在“段前”中输入“0.5行”。 步骤5 选择第2段,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设置值”中输入“1.3” 。 步骤6 选择[插入→页码]命令,在“页码”的“位置”中选择“页面底端(页脚)”,在对齐方式中选择“居中”,并选中“首页显示页码”复选框。 (2) 编辑表格 在制作本例时,首先计算出“季度总计”行的值,并对其进行排序,然后再设置表格其他属性,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 将鼠标光标定位在表格第2行的最后一个单元格中,选择[表格→公式]命令,在弹出的“公式”对话框中直接输入“=SUM(LEFT)”,即可完成对A公司行总计的计算,并应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出其他季度的总计。 步骤2 选择全表,选择[表格→排序]命令,在弹出的“排序”对话框的“排序依据”中选择“全年合计”。在“类型”中选择“数字”,并选中“降序”和“有标题行”单选按钮。 步骤3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表格的排序,选择[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对齐方式”中选择“居中”,设置表格居中对齐。 步骤4 选择表格的第1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列”中勾选“指定宽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2.5厘米”。 步骤5 选择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线型”中选择“单实线”,在“颜色”中选择“蓝色”,在“宽度”中选择“1磅”。 步骤6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对表格的设置。

第6题:

执行【答题】→【字处理】菜单命令,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再打开相应的命令,完成下面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注意:下面出现的所有文件都必须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请用Word 2000对考生文件夹下WORD.DOC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具体要求如下:

(1)将标题段(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文字设置为小二号、蓝色、阴影、黑体、加粗、居中。

(2)将正文第3~8段中的文字设置为五号宋体、西文文字设置为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3)将文中第2行(第一章教学要求)设置成黑体、红色、小三号,段后间距0.5行。文中第3行(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探析:)设置成小四号、宋体、加粗并加黄色底纹。

(4)将文中后11行文字转换为一个11行4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每列列宽为3.5厘米,表格中所有文字中部居中。

(5)将表格标题行单元格文字设置为小四号、红色、空心、黑体,设置表格所有框线为1.5磅、蓝色、单实线。


正确答案:首先在“考试系统”中执行[答题]→[字处理]→[WORD.DOC]菜单命令打开“WORD.DOC”文档。 (1)设置文本。在制作本例时首先设置文档中的标题文本然后再对文本进行编辑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标题文本执行[格式]→[字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形”列表框中选择“加粗”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小二”在“字体颜色”下拉框中选择“蓝色”在“效果”选项组中勾选“阴影”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保持文本的选中状态单击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设置字体居中对齐。 ②选择正文的第3~8段执行[格式]→[字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宋体”在“西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Times New Roman”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五号”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择正文的第3~8段执行[格式]→[段落]菜单命令在“特殊格式”下拉框中选择“首行缩进”在“度量值”文本框中输入“2字符”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择文档中的第2行设置字体为“黑体”、字号为“小三”“颜色”为“红色”。 ⑤保持文本的选中状态执行[格式]→[段落]菜单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段后”文本框中输入“0.5行”单击“确定”按钮。 ⑥选择文档中的第3行设置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加粗显示。 ⑦执行[格式]→[边框和底纹]菜单命令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底纹”选项卡中设置“填充”为“黄色”单击“确定”按钮。 (2)设置表格。首先将文本转换为表格然后再对表格进行设置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中文本中的后11行执行[表格]→[转换]→[文字转换成表格]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将文本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设置“文字分隔位置”为“制表符”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文本向表格的转换。 ②执行[表格]→[表格属性]菜单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对齐方式”选项组中选择“居中”单击“确定”按钮设置表格居中对齐;选择表格的第1列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表格属性]菜单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列”选项卡中勾选“指定宽度”复选框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3.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③将光标移动到表格中使用拖动鼠标的方法将所有的单元格选中单击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设置表格中文本居中对齐。 ④选择表格第1行中的所有文本执行[格式]→[字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小四”在“字体颜色”下拉框中选择“红色”在“效果”选项组中勾选“空心”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 ⑤选中整个表格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线型”列表框中选择“单实线”在“宽度”下拉框中选择“1.5磅”在“颜色”下拉框中选择“蓝色”单击“确定”按钮。
首先在“考试系统”中执行[答题]→[字处理]→[WORD.DOC]菜单命令,打开“WORD.DOC”文档。 (1)设置文本。在制作本例时,首先设置文档中的标题文本,然后再对文本进行编辑,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标题文本,执行[格式]→[字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形”列表框中选择“加粗”,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小二”,在“字体颜色”下拉框中选择“蓝色”,在“效果”选项组中勾选“阴影”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保持文本的选中状态,单击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设置字体居中对齐。 ②选择正文的第3~8段,执行[格式]→[字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宋体”,在“西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Times New Roman”,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五号”,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择正文的第3~8段,执行[格式]→[段落]菜单命令,在“特殊格式”下拉框中选择“首行缩进”,在“度量值”文本框中输入“2字符”,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择文档中的第2行,设置字体为“黑体”、字号为“小三”,“颜色”为“红色”。 ⑤保持文本的选中状态,执行[格式]→[段落]菜单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段后”文本框中输入“0.5行”,单击“确定”按钮。 ⑥选择文档中的第3行,设置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加粗显示。 ⑦执行[格式]→[边框和底纹]菜单命令,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底纹”选项卡中,设置“填充”为“黄色”,单击“确定”按钮。 (2)设置表格。首先将文本转换为表格,然后再对表格进行设置,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中文本中的后11行,执行[表格]→[转换]→[文字转换成表格]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将文本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设置“文字分隔位置”为“制表符”,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文本向表格的转换。 ②执行[表格]→[表格属性]菜单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对齐方式”选项组中选择“居中”,单击“确定”按钮,设置表格居中对齐;选择表格的第1列,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表格属性]菜单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列”选项卡中勾选“指定宽度”复选框,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3.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③将光标移动到表格中,使用拖动鼠标的方法将所有的单元格选中,单击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设置表格中文本居中对齐。 ④选择表格第1行中的所有文本,执行[格式]→[字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小四”,在“字体颜色”下拉框中选择“红色”,在“效果”选项组中勾选“空心”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 ⑤选中整个表格,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线型”列表框中选择“单实线”,在“宽度”下拉框中选择“1.5磅”,在“颜色”下拉框中选择“蓝色”,单击“确定”按钮。

第7题:

在Word软件中按照要求绘制如图示课程表,用Word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

1.将表格外部边框线条粗细设置为3磅、酸橙色:内部线条粗细设置为0.5磅、形状与颜色保持与图示的一致;表格底纹设置为淡蓝色。

2.将“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表”编辑为艺术字,并设置为细上弯弧形状、宋体、24号、红色。

3.将课程列的文字字体设置为黑色、宋体、小五号、居中:时间列表示时间的字体设置为红色、Times New Roman、五号、居中,其他字体设置为黑色、宋体、五号、居中;日期行的文字字体设置为黑色、宋体、五号、居中。

4.绘制完成的课程表与图示的一致。


正确答案:
解析:(1)插入表格。使用“表格”菜单下的“插入”命令,在其下级菜单中选择“表格”命令;然后在“表格”菜单下选择“合并单元格”命令。
(2)绘制线条。使用“视图”菜单下的“工具栏”命令,在其下级菜单中选择“绘图”命令绘制线条和斜线头。
(3)文字编排。使用“格式”菜单下的“字体”命令,进行字号、字体和文字效果的设置。

第8题:

对考生文件夹下WORD.docx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具体要求如下: 【文档开始】 虚拟局域网技术在局域网管理中的应用 校园网覆盖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规模较大,出于安全性考虑,将网络划分为多个裸机子网,子网之间的相互访问借助三层交换技术。 建筑之间布线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双绞线和室外光纤,网络仍采用星型结构,即由信息中心向其他建筑辎射;建筑内部布线采用5类双绞线进行垂直和水平布线。信息中心主交换机采用D-LINK3225G网管交换机。下面介绍该校园网中VLAN的配置过程。主要过程由两步完成: 第一步:设置各裸机子网并为其命名。 第二步:把交换机的各端口分配到相应的裸机子网。 裸机子网划分 裸机子网名称主交换机端口数主交换机端口号 信息中心21、2 办公楼103-12 研究所213、14 学生公寓615-20 【文档结束】 (1)将标题段(“虚拟局域网技术……应用”)文字设置为三号红色黑体、加粗、居中,并添加黄色底纹。 (2)将正文(“校园网覆盖……裸机子网。”)中的中文文字设置为五号宋体、西文文字设置为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将正文第一段(“校园网覆盖……三层交换技术。”)设为首字下沉2行(距正文0.2厘米);设置正文第二段至第四段(“建筑之间……裸机子网。”)首行缩进2字符。 (3)设置页面纸张大小为“85(,JIS)”,将文中所有错词“裸机子网”替换为“逻辑子网”。 (4)将文中后5行文字转换为一个5行3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列宽为3.5厘米、行高为0.7厘米,表格中所有文字水平居中。 (5)将表格标题段文字(“逻辑子网划分”)设置为四号蓝色黑体、居中。设置表格外框线为1磅蓝色单实线,内框线为1磅绿色单实线;并按“主交换机端口数”列(依据“数字”类型)升序排序表格内容。


正确答案:
(1)【解题步骤】
步骤1:通过“答题”菜单打开WORD.docx文件,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字体。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分组中,单击“字体”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中文字体”为“黑体”,设置“字号”为“三号”,设置“字形”为“加粗”,设置“字体颜色”为“红色”,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题目要求没置标题段对齐属性。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步骤3: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底纹属性。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底纹”下拉三角按钮,选择填充色为“黄色”,单击“确定”按钮。
(2)【解题步骤】
步骤1:按照题目要求设置正文字体。选中正文各段,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分组中,单击“字体”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中文字体”为“宋体”,设置“西文字体”为“TimesNewRoman”,设置“字号”为“五号”,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照题目要求设置首字下沉。选中正文第一段,在【插入】功能区的【文本】分组中,单击“首字下沉”按钮,选择“首字下沉选项”,弹出“首字下沉”对话框,单击“下沉”图标,设置“下沉行数”为“2”,设置“距正文”为“0.2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按题目要求设置正文段游属性。选中正文各段,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段落”按钮,弹出“段落”对话框。单击“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在“特殊格式”选项组中,选择“首行编进”选项,设置磅值为“2字符”,单击“确定”按钮。
(3)【解题步骤】
步骤1:按照题目要求设置页商纸张大小。在【页面布局】功能区的【页面设置】分组中,单击“纸张大小”按钮,选择“85(JIS)”选项。
步骤2:按题目要求替换文字。选中全部文本(包括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编辑】分组中,单击“替换”按钮,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设置“查找内容”为“裸机子网”,设置“替换为”为“逻辑子网”,单击“全部替换”按钮,稍后弹出消息框,单击“确定”按钮。
(4)【解题步骤】
步骤1:按照题目要求将文字转换成表格。选中后5行文字,在【插入】功能区的【表格】分组中,单击“表格”按钮,选择“文本转换成表格”选项,弹出“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对齐属性。选中表格,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步骤3: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列宽和行高。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单元格大小】分组中,单击“表格属性”按钮,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单击“列”选项卡,并指定宽度为“3.5厘米”;单击“行”选项卡,并指定高度为“0.7厘米”,设置“行高值是”为“固定值”,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4: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内容对齐方式。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对齐方式】分组中,单击“水平居中”按钮。
(5)【解题步骤】
步骤1: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标题字体。选中表格标题,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分组中,单击“字体”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中文字体”为“黑体”,设置“字号”为“四号”,设置“字体颜色”为“蓝色”,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标题对齐属性。选中表格标题,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步骤3: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外侧框线和内部框线属性。单击表格,在【设计】功能区的【绘图边框】分组中,设置“笔画粗细”为“1磅”,设置“笔样式”为“单实线”,设置“笔颜色”为“蓝色”,此时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沿着边框线拖动设置外侧框线的属性。
注:当鼠标单击“绘制表格”按钮后,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选择相应的线型和宽度,沿边框线拖动小蜡笔便可以对边框线属性进行设置。按同样操作设置内部框线为“1磅”、“单实线”、“绿色”。
步骤4:按照题目要求为表格排序。选中“主交换机端口数”列的内容,在【布局】功能区的【数据】分组中,单击“排序”按钮,弹出“排序”对话框,在“主要关键字”选项组中设置“类型”为“数字”,然后选中“升序”;在“列表”选项组中选中“有标题行”,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5:保存文件。

第9题:

Word的缺省汉字字体为"宋体",缺省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10题:

在PowerPoint中制作演示文稿时,希望将所有幻灯片中标题的中文字体和英文字体分别统一为微软雅黑、Arial,正文的中文字体和英文字体分别统一为仿宋、Arial,最优的操作方法是

A.在幻灯片母版中通过“字体”对话框分别设置占位符中的标题和正文字体

B.在一张幻灯片中设置标题、正文字体,然后通过格式刷应用到其他幻灯片的相应部分

C.通过“替换字体”功能快速设置字体

D.通过自定义主题字体进行设置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