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句中的“蕃”字是个通假字,请问是通哪个字?

题目
问答题
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句中的“蕃”字是个通假字,请问是通哪个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庄子.逍遥游》)句中的“辨”是个通假字,其本字是“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5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字。(4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不蔓不枝 枝

(4)陶后鲜有闻 鲜


正确答案:
(二)9(1)多  (2)洗涤  (3)长枝节  (4)很少  10(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1. 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2.示例l;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第3题: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正确答案: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第4题:

《咏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句中的“藉”是通假字,通“借”。 ()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教师在讲解《木兰诗》中“对镜帖花黄”一句中“帖”通“贴”的用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通假字,举出以下例子。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答案:D
解析:
D选项,无通假字,综上,D选项正确。

A选项,“小惠未偏”是有通假字“偏”通“遍”,意思是“遍及”,故排除。

B选项,“惠”通“慧”,意为聪明,故排除。

C选项,“亡”通“无”意为没有,故排除。

第6题:

 三、(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l0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

  可爱者甚蕃( )亭亭净植(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三、( 40分)
  
(一)(10)
   11
(0.5)树立或立(0.5分)
   12
D(2)
   13
.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对于牡丹的爱好(0·5
  
)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4
.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
  
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15
.(2分)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第7题:

教师在讲解《木兰诗》中“对镜帖花黄”一句中“帖”通“贴”的用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通假字,举出以下例子。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通假字。A项中“徧”同“遍”,意为“遍及”;B项中“惠”同“慧”,意为“聪明”;C项中“亡”同“无”,意为“没有”。D项中没有通假字,故本题当选D项。

第8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 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 植:种植

C.自古人知贵兰 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相同


正确答案:A

第9题:

“庶草蕃庑”指的是以下哪种景象?()

  • A、百草枯萎
  • B、草木凋敝
  • C、草木茂盛
  • D、百花齐放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句中的“蕃”字是个通假字,请问是通哪个字?


正确答案:“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中的“蕃”通“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