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消费品的包装物进行税务筹划?

题目
问答题
如何利用消费品的包装物进行税务筹划?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利用优惠政策筹划法,是指纳税人凭借国家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进行税务规划的方法。从总体角度来看,利用优惠政策筹划的方法主要包括(  )。

A.直接利用筹划法
B.地点流动筹划法
C.创造条件筹划法
D.税制可利用的优惠因素
E.利用退税筹划

答案:A,B,C,D,E
解析:

第2题:

如何进行营业税兼营业务进行税务筹划?


正确答案: 第一.兼营营业税不同税率的应税项目
(1)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项目,应分别核算各自的营业额。
(2)对未按不同税目分别核算营业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第二.兼营增值税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
(1)纳税人应分别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对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按各自适用的税率缴纳增值税,对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即营业额)按适用的税率缴纳营业税。
(2)如果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销售额的,其非应税劳务应与货物或应税劳务一并缴纳增值税。
(3)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选择分开核算分别纳税有利;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则要比较一下增值税的含税征收率和该企业所适用的营业税税率

第3题:

从税制构成要素的角度探讨,利用税收优惠进行税务规划的方法中可利用的优惠要素有(  )。

A.利用免税筹划
B.利用税率差异筹划
C.分劈技术
D.利用税收扣除筹划
E.利用退税筹划

答案:A,B,C,D,E
解析:
从税制构成要素的角度探讨,利用税收优惠进行税务规划主要利用以下几个优惠要素:①利用免税筹划;②利用减税筹划;③利用税率差异筹划;④分劈技术;⑤利用税收扣除筹划;⑥利用税收抵免筹划;⑦利用退税筹划。

第4题:

企业如何利用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进行税务筹划?


正确答案: 汇总纳税时,纳税人可选以下一种方法抵扣,一经确定不得任意更改。
(1)分国不分项抵扣:企业能提供境外完税凭证的;分国计算抵扣限额;境外所得税低于扣除限额的,按实际扣除;超过税款扣除限额的,按限额扣除。
(2)定率抵扣:企业可以不分免税或非免税项目,统一按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16.5%抵扣。

第5题:

企业如何利用分公司和子公司的设立形式进行税务筹划?


正确答案: (1)子公司的税收优势
(2)分公司的税收优势
(3)企业可以通过分公司和子公司的转换减轻税负。当外地的营业活动处于初期时,易于发生亏损,应设立分公司形式,以充分用分公司的亏损冲减母公司利润;盈利时期时,设立子公司,保证外地利润仅缴纳低于母公司所在地的税款。

第6题:

从税制构成要素的角度探讨,利用税收优惠仅限税务规划主要利用的优惠要素是( )。

A.利用免税筹划
B.利用减税筹划
C.利用税收扣除筹划
D.利用税率差异筹划
E.利用退税筹划

答案:A,B,C,D,E
解析:
从税制构成要素的角度探讨,利用税收优惠仅限税务规划主要利用以下几个优惠要素:1.利用免税筹划;2.利用减税筹划;3.利用税率差异筹划; 4.分劈技术;5.利用税收扣除筹划;6.利用税收抵免筹划;7.利用退税筹划。

第7题:

国内税务筹划与国际税务筹划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第一:国内税务筹划与国际税务筹划联系:
(1)动因相同:企业行为最终动因都是追求企业财务利益极大化;
(2)目标一致:国内税务筹划与国际税务筹划都是为了实现税负最低,全球所得最大;
(3)相互依存:国内筹划是国际筹划的基础;国际为国内提供了更多的备选方案;
(4)技术方法相同或相似。
第二:国内税务筹划与国际税务筹划区别:
(1)客观原因不同;
(2)对纳税人的意义不同;
(3)筹划的方式、方法不同

第8题:

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税务机关退还纳税人已纳税款而直接节税的税务规划方法是( )。

A、利用税收扣除筹划
B、利用税收抵免筹划
C、利用退税筹划
D、分劈技术

答案:C
解析:
C
利用退税筹划,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税务机关退还纳税人已纳税款而直接节税的税务规划方法。

第9题:

如何对兼营行为进行税务筹划?


正确答案: (1)纳税人兼营多种不同税率的产品,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
(2)未分别核算或者将不同税率的产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应从高适用税率。
(3)兼营增值税和营业税项目的,通过平衡点确认税负高低。

第10题:

企业如何利用存货计价进行税务筹划?


正确答案: (1)存货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任一种。
(2)纳税人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确需改变的应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3)不同企业应选不同的存货计价筹划策略。
第一,盈利企业:存货成本可在所得额中税前抵扣,应选择前期成本较大的计价方法。价格不断上涨时,后进先出;价格不断下降时,先进先出;
第二,亏损企业:计价方法与亏损弥补相结合。
第三,享受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应使减免税期间成本少。
第四,正处于征税期的企业:可选非减免税期间成本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