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性液体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时,供检样品制备过程中水浴乳化所需的温度是(  )。

题目
单选题
油性液体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时,供检样品制备过程中水浴乳化所需的温度是(  )。
A

室温

B

23~25℃

C

35~37℃

D

40~44℃

E

50~5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油性液体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时,供检样品制备过程中水浴乳化所需的温度是

A、室温

B、23~25℃

C、35~37℃

D、40~44℃

E、50~55℃


参考答案:D

第2题:

在检测医疗机构污水总余氯指标的样品采集时,错误的是

A、所检样品需在医疗机构污水最终排放口处采集

B、样品采集后应避免强光

C、样品中的悬浮性固体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不用去除

D、被测样品的温度应在15~20℃

E、如样品温度过低,应现将样品在温水中水浴,使其温度升至要求的温度后,再测定数值


参考答案:C

第3题:

化妆品供检样品制备中不正确的步骤是( )。

A、油性液体样品,取样10ml

B、取样后先加入10ml灭菌液状石蜡,再加10ml灭菌吐温80

C、然后在40~45℃水浴中振荡混合10分钟

D、在加入灭菌生理盐水75ml

E、在40~45℃水浴中乳化,制成1:10的悬液


正确答案:B

第4题:

化妆品检测样品制备时的注意事项是( )。

A.只有一个化妆品样品同时需要做多项分析,应先检验理化指标
B.化妆品包装量小于20克的样品,采样量可以减少
C.化妆品检测应全部在室内进行
D.应分别从2个包装以上的化妆品样品中共取10克或10毫升
E.采集的化妆品样品应按照理化、毒理、微生物顺序检验

答案:D
解析:
化妆品检测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一般视每批化妆品数量大小,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包装单位。检验时,应分别从两个包装单位以上的样品中共取10g或10mL。AE项,若只有一个样品而同时需做多种分析,如细菌、毒理、化学等,则宜先取出部分样品作细菌检验,再将剩余样品作其他分析。B项,包装量小于20克的样品,采样量可以适当增加。C项,检测应在无菌室内进行,或在相应条件下,按无菌操作规定进行。

第5题:

对化妆品微生物供检样品的要求,正确的是( )。

A、采集的化妆品样品需冷藏或冷冻

B、供检验用的化妆品样品,应严格保持原有的包装状态,在检验前不得打开

C、采用真空包装以防止样品污染

D、其总量不少于16克

E、接到样品后需在4h内检验


参考答案:B

第6题:

疏水性半固体状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时,供检样品的处理过程是

A、灭菌液状石蜡→灭菌的吐温-80→灭菌生理盐水

B、灭菌的吐温-80→灭菌液状石蜡→灭菌生理盐水

C、灭菌生理盐水→灭菌液状石蜡→灭菌的吐温-80

D、灭菌液状石蜡→灭菌生理盐水→灭菌的吐温-80

E、灭菌生理盐水→灭菌的吐温-80→灭菌液状石蜡


参考答案:A

第7题:

消毒检~是用于检检或清体学除物上病原微生物的化检物~但检消毒检的要求是

A、必检检死含有芽胞的检菌

B、能检检检微生物繁殖体即可

C、使微生物毒力失活

D、使微生物检系检失活

E、抑制微生物生检


答案:B

第8题:

化妆品供检样品制备中正确的步骤是

A、油性液体样品,取样10ml

B、取样后先加入10ml灭菌液状石蜡,再加10ml灭菌吐温80

C、然后在40~45℃水浴中振荡混合10分钟

D、在加入灭菌生理盐水75ml

E、在40~45℃水浴中乳化,制成1:10的悬液


参考答案:ACDE

第9题:

疏水性半固体状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时,供检样品的处理过程是

A.灭菌液体石蜡→灭菌的吐温-80→灭菌生理盐水
B.灭菌的吐温-80→灭菌液状石蜡→灭菌生理盐水
C.灭菌生理盐水→灭菌液状石蜡→灭菌的吐温-80
D.灭菌液状石蜡→灭菌生理盐水→灭菌的吐温-80
E.灭菌生理盐水→灭菌的吐温-80→灭菌液状石蜡

答案:A
解析:
供检样品的制备过程为:取样品10g,加10ml灭菌液体石蜡,研磨混匀,再加入10ml灭菌吐温-80,研磨溶解后,加70ml灭菌生理盐水,在40~44℃水浴中混合,制成1:10检液。

第10题:

对化妆品微生物供检样品的要求,正确的是( )。

A.采集的化妆品样品需冷藏或冷冻
B.供检验用的化妆品样品,应严格保持原有的包装状态,在检验前不得打开
C.采用真空包装以防止样品污染
D.其总量不少于16克
E.接到样品后需在4h内检验

答案:B
解析: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采样应注意:供检验样品,应严格保持原有的包装状态,容器不应有破裂,在检验前不得打开,防止样品被污染。A项,不能及时检验的样品应放在室温阴凉干燥处,不要冷藏或冷冻。C项,使用无菌采样用具、器皿及材料可防止样品污染,无需采用真空包装。D项,采样时应分别从两个包装单位以上的样品中共取10g或10mL。当包装量<20g时,采样量可适当增加,使其总量>16g。E项,接到样品后,应立即登记,编写检验序号,并按检验要求尽快检验。如不能及时检验,样品应放室温阴凉干燥处,不要冷藏或冷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