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四渡()、巧渡()、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飞夺(),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A 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B 赤水河大渡河金沙江泸定桥C 大渡河金沙江赤水河泸定桥

题目
单选题
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四渡()、巧渡()、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飞夺(),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A

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

B

赤水河大渡河金沙江泸定桥

C

大渡河金沙江赤水河泸定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红军在遵义会议后完全跳出敌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的壮举是()

A.飞夺泸定桥

B.巧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翻越夹金山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下面哪项军事活动使红军逃出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懋功会师


参考答案:A

第3题: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下列长征中发生的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A.冲破四道封锁线→挺进湘西→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B.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C.过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

D.渡过乌江→过草地→翻雪山→夺取遵义


正确答案:B
从1934年8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行程25000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的经过大致是: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到达甘肃会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选项中只有B项的发生顺序是正确的。

第4题: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血战湘江、()、勇克包座和转战乌蒙山等战役,最终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国民党追兵的阻击。

A.四渡赤水
B.巧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飞夺泸定桥
E.鏖战遵义城

答案:A,B,C,D
解析: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鏖战独树镇、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勇克包座和转战乌蒙山,最终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国民党追兵的阻击。

第5题:

(1)巧渡金沙江(2)遵义会议(3)强渡大渡河(4)四渡赤水(5)翻雪山,过草地

A. 5--1--2--4--3
B. 5--1--4--3--2
C. 4--2--1--3--5
D. 2--4--1--3--5

答案:D
解析:
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巧渡金沙江是1935年5月3日,遵义会议是在1935年1月15日召开,强渡大渡河是1935年5月24日至25日,四渡赤水是1935年1月19日开始的,翻雪山是1935年6月8日开始,按这个顺序,故答案为D。

第6题: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下列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它们的时间先后顺序是()①遵义会议②强渡大渡河③飞夺泸定桥④巧渡金沙江⑤四渡赤水⑥爬雪山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④②③⑥

C.①②④⑤⑥③

D.①④⑤③②⑥


参考答案:B

第7题:

长征时期,中央红军通过 ,突出重围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A.湘江之战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长征。
第二步,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指挥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忽东忽西,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方重兵之间。在贵州以西,曾四次渡过赤水河,使敌人疲于奔命,但这并没有完全摆脱敌兵的追击。随后,出敌不意,南渡乌江,进逼贵阳,直入云南,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因此,选择C选项。

第8题:

下列各项中,哪些是红军在遵义会议后的军事行动?( )

A.四渡赤水

B.强渡乌江

C.巧渡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正确答案:ACD
强渡乌江是在遵义会议之前。

第9题:

“五一”黄金周期间,某旅游团组织了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其设计路线正确的是:


A. 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B. 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
C. 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
D. 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

答案:D
解析:
讲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连同后方机关人员8.6万余人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分别从江西的瑞金、雩都(今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指挥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忽东忽西,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方重兵之间。在贵州以西,曾四次渡过赤水河,使敌人疲于奔命。随后,出敌不意,南渡乌江,进逼贵阳,直入云南,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5月顺利通过大凉山的彝族地区,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过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于6月14日在四川懋功、达维地区与从川陕根据地转移的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大主力会师后,6月26日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以便领导全国抗日运动的战略方针。

第10题:

长征中红军在取得了哪次胜利后跳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

  • A、四渡赤水
  • B、巧渡乌江
  • C、强渡金沙江
  • D、飞夺泸定桥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