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想象竞合犯的构成特征及其处断原则?

题目
问答题
如何理解想象竞合犯的构成特征及其处断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名词解释题
贪污罪[2015年真题]

正确答案: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罪具有如下特征:①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犯罪的对象是公共财产;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③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犯罪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危害国防利益罪在构成上有何特征?

正确答案:
危害国防利益罪,是指违反国防管理法规,危害国防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危害国防利益罪具有如下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我国的国防利益。国防利益就是一切与国防建设和保障国防有关的利益。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防管理法规,危害国防利益的行为。危害国防利益的行为的具体内容,表现为妨害军队作战和军事行动、破坏国防建设、危害国防管理秩序和拒绝或者逃避履行国防义务等四个方面。
(3)在主观方面一般出于故意,只有过失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才能由过失构成。
(4)犯罪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只有个别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多数犯罪只能由自然人实施;少数犯罪既可由自然人实施,也可由单位实施;个别犯罪则只能由单位实施。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多选题
甲自称神医,擅长治愈癌症,患者云某服用了甲自制的“神药”后,因该“药”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有毒成分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A

医疗事故罪

B

非法行医罪

C

过失致人死亡罪

D

生产、销售假药罪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项,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甲不具有医生执业资格,不构成医疗事故罪。
B项,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甲自称“神医”,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非法行医,给他人开药,造成患者云某死亡的严重结果,成立非法行医罪。
C项,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他人死亡的,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甲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死亡,造成就诊人死亡的结果或出于过失,或出于间接故意,但都不再定过失致人死亡或故意杀人等罪。
D项,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故甲的行为不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

第4题:

名词解释题
盗窃罪

正确答案: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①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非法经营罪的客观行为表现。[2006年真题]

正确答案: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进行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市场管理秩序。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进行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经营罪客观行为具体表现为四种行为: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3)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4)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一般具有谋取非法经济利益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名词解释题
叛逃罪

正确答案:
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其特征为:①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安全;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③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刑法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同其他法律部门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刑法在保护的利益与调整的对象上,其范围比其他法律部门广泛
刑法所调整的是由于犯罪而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所保护的利益包括国家的安全利益、社会的公共安全利益、法人和自然人的经济利益、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社会的管理秩序等,范围极其广泛。其他法律所保护的只是特定的社会利益,调整的是某一方面特定的社会关系,范围较窄。
(2)刑法的任务以及实现任务的方法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
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的方法同一切犯罪作斗争,对违反刑法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其他法律则各有自己的任务以及实现自己任务的方法。
(3)刑法的强制力程度较其他法律的强制力程度严厉得多
具有强制力是所有法律的共同特点,但是,违反刑法构成犯罪的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受到的刑罚处罚是相当严厉的,对犯罪分子可以剥夺其财产、自由,甚至是生命。刑法的这种强制力,是其他法律所没有的。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多选题
伪证罪的主体是(  )。[2013年真题]
A

证人

B

鉴定人

C

记录人

D

翻译人


正确答案: D,A
解析: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做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刑事责任能力

正确答案: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和后果的分辨认识能力,有能力认识自己的行为是否为刑法所禁止、所谴责、所制裁;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禁止性规定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多选题
甲与乙是同一个村子出来打工的老乡。某日晚,甲约乙喝酒期间,听乙说准备将赚到的6000元钱寄回老家给孩子上学用,遂起歹意。于是,甲将乙灌醉后,扶其到某僻静无人处,将乙内衣所藏的6000元现金全部拿走。甲的行为属于(  )。[2012年真题]
A

盗窃罪

B

抢劫罪

C

诈骗罪

D

侵占罪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的特征为:①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主要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同时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②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③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④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暴力,是指对被害人进行身体打击或者强制。胁迫,是指以立即对被害人实施暴力相威胁。其他方法,是指暴力、胁迫以外的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其中的“其他方式”包括将人用酒精、药物等方法使人失去知觉,在他人在不知反抗不能反抗情况下劫取财产。本题中,甲将乙灌醉后将6000元现金拿走,其行为属于抢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