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的腐蚀形式是晶间腐蚀。

题目
判断题
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的腐蚀形式是晶间腐蚀。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铁素体一奥氏体型不锈钢和奥氏体型不锈钢相比具有的特点有( )。

A:其屈服强度为奥氏体型不锈钢的两倍
B:应力腐蚀小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C:晶间腐蚀小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D:焊接时的热裂倾向大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答案:A,B,C
解析:
2019版教材P6
铁素体奥氏体型不锈钢。这类钢其屈服强度约为奥氏体型不锈钢的两倍,可焊性良好,韧性较高,应力腐蚀、晶间腐蚀及焊接时的热裂倾向均小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第2题:

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最危险的温度一般是()℃。


正确答案:650

第3题:

奥氏体不锈钢容器发生晶间腐蚀,表面仍能保持金属光泽,晶间腐蚀可导致韧性破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如何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正确答案:为提高抗晶间腐蚀性能,通常在奥氏体钢中加入Ti,利用Ti与C的强亲合力,优先形成Ti的碳化物,而不形成Cr的碳化物,从而提高奥氏体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同时降低C含量也是提高抗晶间腐蚀的重要途径。

第5题: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的主要困难是()问题。

  • A、气孔
  • B、淬硬倾向
  • C、晶间腐蚀

正确答案:C

第6题:

何谓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对晶间腐蚀有要求时,热加工后应进行什么热处理?


正确答案:腐蚀局限在晶界和晶界附近,而晶粒本身腐蚀比较小的一种腐蚀形态称为晶间腐蚀。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是由于温度升高时,碳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增大,再将钢由高温缓增冷却或在敏化温度范围内时,奥氏体中过饱和的碳将与铬化合成Cr23C6沿晶界沉淀析出。由于铬的扩散速度比较慢,这样生成Cr23C6所需的铬必然要从晶界附近获取,从而造成晶界附近区域铬含量降低,即产生贫铬。
在焊接18~8不锈钢时,邻近焊缝的部位都有被加热至450~800℃的区域,同样会引起晶间腐蚀。所以在腐蚀介质中长期工作的焊接接头,应进行稳定化热处理;目前采用的工艺为860~880℃保温6小时,于空气中冷却。

第7题:

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是由于()而引起,所以奥氏体不锈钢必须经过()、()热处理。


正确答案: Cr23C6析出,固溶、稳定化

第8题:

奥氏体不锈钢中含碳量越高,晶间腐蚀倾向越大。()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防止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降低钢中含碳量,即使用超低碳不锈钢
2)添加稳定碳化物元素Ti、Nb等
3)固溶处理
4)预先冷加工硬化
5)改变化学成份形成双相钢

第10题:

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的腐蚀形式是晶间腐蚀。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