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可乐定的降压机制及临床特点。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可乐定的降压机制及临床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可乐定是主要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中枢部位的降压药,其机制为:
(1)激动中枢α2受体及Ⅰ1咪唑啉受体,使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这是其主要作用。
(2)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α2受体,加强负反馈,减少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3)可乐定降压涉及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本药兼有镇静作用,对因情绪等因素影响血压的病人有利。
可乐定的临床特点:
(1)降压作用中等偏强,适于治疗中度高血压。
(2)抑制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因而适用于兼患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
(3)少数病员长期服用可乐定突然停药时可出现"反跳"现象,即出现短时的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现象,如心悸、出汗、血压突然升高等,此时可用酚妥拉明或再用可乐定取消之。
(4)久用可致钠、水潴留而降低疗效,合用利尿药能免此缺点。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的中度高血压患者,用α-甲基多巴治疗优于可乐定是由于α-甲基多巴

A、降压作用较可乐定强

B、不减少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

C、无可乐定的水钠潴留现象

D、无可乐定的先升压后降压作用

E、降压作用较可乐定持久


参考答案:B

第2题:

可乐定降压作用机制是直接扩张外周血管

A

B



第3题:

试述可乐定的降压机制及临床特点。


本题答案:可乐定是主要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中枢部位的降压药,其机制为:(1)激动中枢α2受体及Ⅰ1咪唑啉受体,使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这是其主要作用。(2)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α2受体,加强负反馈,减少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3)可乐定降压涉及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本药兼有镇静作用,对因情绪等因素影响血压的病人有利。可乐定的临床特点:(1)降压作用中等偏强,适于治疗中度高血压。(2)抑制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因而适用于兼患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3)少数病员长期服用可乐定突然停药时可出现"反跳"现象,即出现短时的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现象,如心悸、出汗、血压突然升高等,此时可用酚妥拉明或再用可乐定取消之。(4)久用可致钠、水潴留而降低疗效,合用利尿药能免此缺点。

第4题:

可乐定降压作用的主要机制是直接扩张外周血管。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简述可乐定降压作用机制及其主要适应症。


正确答案:选择性激动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突触后膜α2受体和延髓吻端网状腹外侧咪唑啉受体,激动抑制性神经元,使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血压下降。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兼有溃疡病高血压患者和肾性高血压。

第6题:

可乐定降压作用的主要机制是直接扩张外周血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试述可乐定的降压机制。


正确答案: 可乐定是主要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中枢部位的降压药,其药理机制如下。(1)激动中枢α2受体及Ⅰ1受咪唑啉受体,使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这是其主要作用。(2)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α2受体,加强负反馈,减少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3)可乐定降压涉及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阿片肽兼有镇静作用,对因情绪等因素影响血压的病人较为有利。

第8题:

可乐定的降压作用机制是( )


正确答案:C

第9题:

(1).可乐定的降压作用机制是()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试述可乐定的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 (1)降压作用中等偏强,适于治疗中度高血压。
    (2)抑制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因而适用于兼患溃疡病的高血压病人。
    (3)少数病人长期服用可乐定突然停药时可出现"反跳"现象。即出现短时的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现象,如心悸、出汗、血压突然升高等,此时可用酚妥拉明或再用可乐定消除之。
    (4)久用可致钠、水潴留而降低疗效,合用利尿药能免此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