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防倒棚技术措施有哪些?施工单位存在哪些错误做法?

题目
问答题
掘进工作面防倒棚技术措施有哪些?施工单位存在哪些错误做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超前钻孔作为工作面防突措施时,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本题答案: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巷道两侧轮廓线外钻孔的最小控制范围:近水平、缓倾斜煤层5m,倾斜、急倾斜煤层上帮7m、下帮3m。当煤层厚度大于巷道高度时,在垂直煤层方向上的巷道上部煤层控制范围不小于7m,巷道下部煤层控制范围不小于3m;
(二)钻孔在控制范围内应当均匀布置,在煤层的软分层中可适当增加钻孔数。预抽钻孔或超前排放钻孔的孔数、孔底间距等应当根据钻孔的有效抽放或排放半径确定;
(三)钻孔直径应当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确定,一般为75~120mm,地质条件变化剧烈地带也可采用直径42~75mm的钻孔。若钻孔直径超过120mm时,必须采用专门的钻进设备和制定专门的施工安全措施;
(四)煤层赋存状态发生变化时,及时探明情况,再重新确定超前钻孔的参数;
(五)钻孔施工前,加强工作面支护,打好迎面支架,背好工作面煤壁

第2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长度为2000m 的巷道工程。地质资料表明,围岩以砂质泥岩、页岩为主,岩层松软、破裂严重,且在680m 位置有一断层, 估计涌水量有23m3/h ; 设计采用锚喷与金属支架联合支护。
施工过程中,由于围岩破碎严重,爆破后围岩常有冒落,巷道断面成型差,影响施工进度。某次施工中,爆破后发现近工作面有6 架支架歪倒的情况,班长与放炮员一起进行了爆破安全的检查,并独自仔细观察了工作面后方围岩情况,然后安排部分人员一边出矸、一边打锚杆眼安装锚杆,同时又安排另6 名工人分成3 组同时在后面扶棚。结果,架棚支护位置出现了大冒顶,造成倒棚事故,将工作面施工人员堵塞在巷道工作面, 经抢险最终未造成人员伤亡。
施工单位对安全事故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加强安全教育。为防止此类事故发展,认真对待断层可能遇到的水害,按照"有疑必探"的原则,在断层前5m 开始打钻探水,结果水还是从钻孔中喷出,将1 名正在作业的钻工打伤,造成钻孔探水安全事故。
问题
?1. 支护施工程序由哪些条件确定?该巷道施工应如何安排支护施工的工作程序?
?2. 根据该巷道的地质条件,光面爆破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保证效果?
?3. 掘进工作面防倒棚技术措施有哪些? 施工单位存在哪些错误做法?
?4. 造成钻孔探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安全进行探水工作?


答案:
解析:
1.决定支护施工程序的条件包括:设计的支护方案和围岩的稳定性条件。 根据锚喷网与支架的联合支护形式和围岩条件比较差的情况,该巷道的支护程序应采取:扫清岩帮、喷一层薄的混凝土封闭围岩、锚杆支护施工、架设支架、完成喷混凝土厚度的要求。
2.考虑巷道围岩松软,为改善光爆质量,可以采取预留光爆层,分次爆破的方法,缩小周边眼的眼距( 300mm 以下) ,周边眼抵抗线保持在400mm 左右,减少装药量等。
3.造成倒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1)爆破炮眼布置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
(2)爆破炸药量过多引起严重的冲击和抛掷;
(3)支架架设不牢固、背板没有背好;
(4)支架间的拉杆(或撑杆)未安设或安设不牢;
(5)支架距离工作面过近。
处理倒棚时的错误做法有:
(1)爆破后,在爆破安全检查工作中,没有先对倒棚位置的巷道进行安全检查;应先在倒棚位置巷道敲帮问顶, 并加固四周支架。
( 2 )在处理倒棚之前没有停止其他作业,违规同时布置了工作面施工;应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停止工作面作业。
( 3 )违规有3 组人员同时进行扶棚作业;应从巷道最外开始扶好一棚再推进一棚。
4.造成探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 探水的超前距离过近;
(2)探水准备工作不充分。
正确的做法是:
(1) 一般不小于20m 就要开始探水;
( 2 )探水前要加固支护和工作面;
( 3 )疏通水沟、配置必要的排水设备;
(4 )估计水压偏大时,应配置安全阀门和反压装置,以及防突措施,避免突水事故;
(5) 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包括设置电话、确定撤离线路等。

第3题:

预防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1)掘进工作面要严格控制控顶距。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岩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3)采用前探梁金属支架等临时支护措施,使工人在有顶板防护的条件下作业,防止冒顶伤人。
(4)根据顶板条件变化,采取相应的支护形式,并应保证支护质量。架棚支护冒顶区及破碎带必须背严接实,必须时要挂网防止漏空。
(5)掘进工作面炮眼布置及装药量必须与岩石性质、支架及掘进工作面距离相适应,以防止因放炮需崩倒棚子。

第4题:

下列不属于顶板管理的是()。

  • A、严格控制巷道的中腰线
  • B、掘进工作面空顶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 C、掘进巷道内不得有空顶、空帮现象,失修巷道必须及时处理
  • D、架棚支护巷道必须使用拉杆或撑木,炮掘工作面距迎头10米内必须采取防倒架加固措施

正确答案:A

第5题:

回采工作面常用煤质技术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是在工作面煤层较薄将时应降低采高或改为炮采;煤层很薄甚至无煤、情况较严重时,应进行工作面改造。如构造等影响出现在工作面中部,则应采用超前放炮、矸石翻入老空的办法处理。如断层较大,应重开切眼,沿有煤处开采甩开断层。遇到煤层夹石,机采工作面应提前放炮处理,防止机组将夹石割碎。
(2)是煤、矸分采分运。煤、矸分采分运,实质是把工作面的问题拿到运输环节去解决,把井下的问题拿到井上去解决。

第6题:

架棚支护棚间装设有牢固的撑杆或拉杆,可缩性金属支架应用金属拉杆,距掘进工作面10m内架棚支护爆破前进行()。

A、防倒措施

B、防片措施

C、加固措施


参考答案:C

第7题:

煤层回采与掘进时,回采工作面遇地质构造(),掘进工作面遇地质造()之前,由地质部门提出预报交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和生产科、防冲科共同制定防治冲击地压措施。


正确答案:100m;30m

第8题:

上山架棚时前探梁上不使用防倒绳会造成哪些伤害?( )

A、棚梁掉落伤人

B、前探梁滑落伤人

C、背木掉落


参考答案:B

第9题:

掘进工作面瓦斯传感器悬挂标准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掘进工作面距头5m以内安设一枚瓦斯传感器,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煤壁不小于200mm。
2、监控线路要悬挂整齐,监测电缆必须吊挂在所有电缆的最上方,不能与其它电缆交叉,间距必须大于100毫米。

第10题:

放炮前不使用防倒装置会造成哪些危害?()

  • A、放炮崩倒支架
  • B、漏顶伤人
  • C、棚梁掉落伤人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