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斜井过煤层段混凝土喷层开裂的原因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该斜井过煤层段混凝土喷层开裂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喷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对于竖井及重要隧洞和斜井工程,喷 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A. C25
B. C20
C. C15
D. C10

答案:C
解析: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施工一主斜井。斜井的倾角22°,斜长1306m。根据地质资料分析,井筒在747m处将遇煤层,施工单位提前编制了穿过煤层的技术措施,经设计单位同意将该段支护改为锚喷网与支架联合支护,其中支架采用20#槽钢,间距为0.6m。施工中,掘进队队长发现煤层较完整,就未安装支架,仅采用锚喷网支护,并将施工中的混凝土回弹料复用,快速通过了该地段。第2天,技术人员检查发现过煤层段的支护有喷层开裂现象,并及时进行了汇报。经现场勘察分析后,施工技术负责人向掘进队下达了补设槽钢支架的通知单,间距为1.0~1.2m。实际施工中支架棚腿未能生根到巷道的实底中。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约25m后,该地段发生了顶板冒落事故,造成正在该地段进行风水管路回收的副班长被埋而死亡。

该斜井过煤层段混凝土喷层开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解析:
混凝土喷层开裂的原因是:
  ①围岩压力大,煤层自身强度低(2分):
  ②混凝土喷层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2分)。

第3题:

煤层的浅部开拓多用( )开拓方式。

A.片盘斜井

B.集中斜井

C.立井

D.平硐


正确答案:A

第4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施工一主斜井。斜井的倾角22°,斜长1306m。根据地质资料分析,井筒在747m处将遇煤层,施工单位提前编制了穿过煤层的技术措施,经设计单位同意将该段支护改为锚喷网与支架联合支护,其中支架采用20#槽钢,间距为0.6m。施工中,掘进队队长发现煤层较完整,就未安装支架,仅采用锚喷网支护,并将施工中的混凝土回弹料复用,快速通过了该地段。第2天,技术人员检查发现过煤层段的支护有喷层开裂现象,并及时进行了汇报。经现场勘察分析后,施工技术负责人向掘进队下达了补设槽钢支架的通知单,间距为1.0~1.2m。实际施工中支架棚腿未能生根到巷道的实底中。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约25m后,该地段发生了顶板冒落事故,造成正在该地段进行风水管路回收的副班长被埋而死亡。

该事故的责任应由哪些人承担?

答案:
解析:

  该事故的责任应由:①施工技术负责人承担(1分);
  ②棚式支架安装人员承担(1分);
  ③质检人员和监理人员承担(1分)。

第5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煤矿回风斜井井筒工程。该斜井井筒倾角16。,斜长1450m,其中表土明槽开挖段6m,暗挖段28m,基岩段1416m。设计井筒净断面积22.25m2,表土段掘进断面32m2,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掘进断面24.25m2,锚网喷支护。矿井属低瓦斯等级矿井。
矿井地质资料表明:井田构造主体为走向近南北、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向东逐渐变缓,并伴有缓波状的构造形态和局部的褶曲;区内构造较复杂,断层及断裂构造发育,部分破碎带伴有较大涌水;斜井落底处将揭露5号煤层。
斜井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普通法施工,爆破工程分包给了某爆破公司,该公司编制了专项爆破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根据爆破图表进行工作面钻孔作业,爆破公司负责工作面的装药、联线、爆破、验炮等工作。爆破施工费用采用综合单价包干,基岩段(实方)爆破费用为65元/m3。实际施工过程中,表土段及风化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其长度增加了13m。爆破过程中出现了空爆(冲炮)、残眼过深等质量问题,影响斜井基岩段的正规循环作业。
【问题】
1.该斜井基岩段钻眼爆破法施工需要配备哪些施工设备?
2.该斜井基岩段爆破工程分包费用是多少?
3.该斜井基岩段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编制哪些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4.该斜井过煤层施工时,爆破器材选择有什么要求?
5.说明斜井基岩段施工出现爆破质量问题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该斜井基岩段施工需要配备的主要施工设备是:风动凿岩机、混凝土喷射机、耙斗装岩机(或扒渣机或小型挖掘机)、提升机(卷扬机)、矿车(箕斗或大包角皮带机)、局部通风机、排水泵等。 2.该斜井基岩段爆破工程分包费用是:(1450-6-28-13)×24.25×65=211478.75元。或(1416-13)×24.25×65=211478.75元。
3.斜井基岩段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编制的专项施工技术措施包括:
(1)断层破碎带掘、砌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2)探、揭煤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3)探、放水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4.过煤层时炸药应选用不低于二级的煤矿许用炸药,雷管应选用不超过5段的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
5.斜井基岩段施工出现爆破质量问题的原因:
(1)爆破器材质量不合格;
(2)装药、联线不正确;
(3)岩性变化时爆破参数未调整;
(4)承包方没按照爆破图表施工;
(5)炮孔扫眼不彻底;
(6)炮泥封堵不严实;
(7)分包方擅自减少装药量。

第6题:

喷射混凝土的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会引起喷层开裂和剥落,甚至影响工程的安全使用。从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方面分析,影响喷射混凝土厚度的因素主要有( )。

A.爆破效果
B.施工管理
C.回弹率
D.水灰比

答案:A,B,C
解析:
喷射混凝土的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会引起喷层开裂和剥落,甚至影响工程的安全使用。从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方面分析,影响喷射混凝土厚度的因素主要有爆破效果、回弹率、施工管理和喷射参数。

第7题:

某施工单位施工一个主斜井。斜井的倾角22。斜长1306m。根据地质资料分析,井筒在747m处将遇煤层,施工单位提前编制了穿过煤层的技术措施,经设计单位同意将该段支护改为锚喷网与支架联合支护,其中支架采用20#槽钢,间距为0.6m。施工中,掘进队队长发现煤层较完整,就未安装支架,仅采用锚喷网支护,并将施工中的混凝土回弹料复用,快速通过了该地段。次日,技术人员检查发现过煤层段的支护有啧层开裂现象,并及时进行了汇报。经现场勘察分析后,施工技术负责人向掘进队下达了补设槽钢支架的通知单,间距为1.0~1.2m。实际施工中支架棚腿未能生根到巷道的实底中。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约25m后,该地段发生了顶板冒落事故.造成正在该地段进行风水管路回收的副班长被埋而死亡。
【问题】
1.该斜井过煤层段混凝土喷层开裂的原因是什么
2.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
3.该事故的责任应由哪些人承担
4.该事故应按怎样的程序进行处理


答案:
解析:
1.混凝土喷层开裂的原因:(1)围岩压力大,煤层自身强度低;
(2)混凝土喷层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2.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没有按技术措施进行操作;
(2)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安全管理不严。
具体表现:
(1)施工队随意修改支护参数;
(2)支架未落实底,不符合规定;
(3)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
3.该事故的责任的承担:
(1)施工技术负责人承担;
(2)棚式支架安装人员承担;
(3)质检人员和监理人员承担。
4.该事故的处理程序:
(1)迅速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
(2)组织调查组,调查事故原因;
(3)进行现场勘察;
(4)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
(5)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6)事故的审理和结案。

第8题:

斜井井筒形式一般有( )和穿层斜井两类。

A 岩石

B 顺层

C 煤层


答案:B

第9题:

某施工单位施工一主斜井。斜井的倾角22°,斜长1306m。根据地质资料分析,井筒在747m处将遇煤层,施工单位提前编制了穿过煤层的技术措施,经设计单位同意将该段支护改为锚喷网与支架联合支护,其中支架采用20m槽钢,间距为0.6m。施工中,掘进队队长发现煤层较完整,就未安装支架,仅采用锚喷网支护,并将施工中的混凝土回弹料复用,快速通过了该地段。第2天,技术人员检查发现过煤层段的支护有喷层开裂现象,并及时进行了汇报。经现场勘察分析后,施工技术负责人向掘进队下达了补设槽钢支架的通知单,间距为1.0~1.2m。实际施工中支架棚腿未能生根到巷道的实底中。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约25m后,该地段发生了顶板冒落事故,造成正在该地段进行风水管路回收的副班长被埋而死亡。  
问题
1.该斜井过煤层段混凝土喷层开裂的原因是什么?  
2.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  
3.该事故的责任应由哪些人承担?  
4.该事故应按怎样的程序进行处理?


答案:
解析:
1.混凝土喷层开裂的原因是:
  ①围岩压力大,煤层自身强度低:
  ②混凝土喷层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2.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①没有按技术措施进行操作;
  ②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安全管理不严。
  具体表现为:①施工队随意修改支护参数;
  ②支架未落实底,不符合规定:
  ③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
  3.该事故的责任应由:①施工技术负责人承担;
  ②棚式支架安装人员承担;
  ③质检人员和监理人员承担。
  4.程序为:①迅速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
  ②组织调查组;
  ③进行现场勘察:
  ④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
  ⑤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⑥事故的审理和结案。

第10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施工一主斜井。斜井的倾角22°,斜长1306m。根据地质资料分析,井筒在747m处将遇煤层,施工单位提前编制了穿过煤层的技术措施,经设计单位同意将该段支护改为锚喷网与支架联合支护,其中支架采用20#槽钢,间距为0.6m。施工中,掘进队队长发现煤层较完整,就未安装支架,仅采用锚喷网支护,并将施工中的混凝土回弹料复用,快速通过了该地段。第2天,技术人员检查发现过煤层段的支护有喷层开裂现象,并及时进行了汇报。经现场勘察分析后,施工技术负责人向掘进队下达了补设槽钢支架的通知单,间距为1.0~1.2m。实际施工中支架棚腿未能生根到巷道的实底中。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约25m后,该地段发生了顶板冒落事故,造成正在该地段进行风水管路回收的副班长被埋而死亡。

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案:
解析:

  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①没有按技术措施进行操作(2分);
  ②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安全管理不严(2分)。
  具体表现为:①施工队随意修改支护参数(1分);
  ②支架未落实底,不符合规定(1分):
  ③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1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