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造成的直接损失费是哪些?施工单位应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事件(1)造成的直接损失费是哪些?施工单位应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中,事故和事件管理,不包括( )。

A.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的管理

B.吸取事故(事件)教训

C.事故调查与处理


正确答案:C

第2题:

在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直接损失包括哪些费用项目?可以得到多少工期和费用的索赔?施工单位应当从该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


正确答案:
直接损失有:施工设备损失费用,处理事故及相关费用,以及井筒修复及相关费用(1分),人工费损失(1分),施工机械使用费损失(1分),企业管理费损失(1分)。  施工单位得不到任何工期和费用索赔(3分)。  应当吸取的教训是必须坚持“有疑必探”(3分)。

第3题:

下列条件中,不属于项目监理机构批准施工单位费用索赔应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A、施工单位在施工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提出费用索赔

B、索赔事件是因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且符合施工合同约定

C、索赔事件造成施工单位直接经济损失

D、索赔事件是施工单位的原因造成


正确答案:D

第4题:

某山区二级公路的主要工序见下表。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由于施工单位设备故障,导致C工作中断4天。事件2:由于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导致D工作晚开工15天。事件3:由于业主提供的图纸晚到,导致E工作停工10天。针对上述事件中的暂停施工,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向监理机构提出了延期申请和费用索赔的要求。合同约定,成本损失费为人民币1.5万元/天,利润损失费为人民币0.2万元/天。
【问题】4.结合上述背景材料,分析施工单位应编制哪些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


答案:
解析:
4.结合背景,根据有关规定,施工单位应编制路基土石方开挖、挡墙基坑开挖、桥梁基础施工、上边坡防护工程等的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

第5题:

某二级公路的主要工序见下表:




施工单位编制了如下图网络计划: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施工单位设备故障,导致C工作中断4d。
事件2:由于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导致D工作晚开工15d。
事件3:由于图纸晚到,导致E工作停工10d。
针对上述事件中的暂停施工,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向监理提出了延期申请和费用索赔的要求。合同约定,成本损失费为人民币1.5万元/d,利润损失费为人民币0.2万元/d。
问题:
1.计算图示网络工期,并指出关键线路。
2.针对背景中的网络计划,分别分析C、D、E工作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的合理性。
3.计算可索赔的费用。
4.结合背景,分析施工单位应编制哪些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


答案:
解析:
1.网络工期为320d。 关键线路为:①→②→④→⑦→⑩(或:A→C→F→I)。
2.
事件1中,由于是施工单位的设备故障,属于施工单位应承担的风险,所以工期和费用索赔不合理。
事件2中,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属于双方共同的风险,可以考虑工期索赔,而不应有费用索赔。
事件3中,是由于业主迟交图纸引起的,为业主应承担的风险,可以考虑工期和费用的索赔,但不应考虑利润要求。
3.可索赔的费用为:10×1.5=15万元
4.应编写的专项施工方案有:高边坡处理方案,石方爆破方案,挡墙基础施工方案,桥梁中的梁、拱、柱等构件施工方案,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高处作业施工方案,水上水下作业施工方案等。

第6题:

人们从中世纪传染病流行的教训中吸取到哪些教训?


参考答案:

1),不再迷信“瘟疫是上帝对罪人惩罚”,开始放弃信仰疗法。
2)政府开始颁布卫生法令法规,严格规定城市生活的卫生准则,有效遏止疾病的传播。
3)注重预防,建立卫生检疫制度,普及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流行病预防思想开始深入人心。


第7题:

事件(2)中施工单位可以索赔的内容是什么?如果事件(2)中的损失是由建设单位的原因造成的,施工单位可以索赔费用的项目有哪些?索赔费用各是多少?


正确答案:
可以索赔的内容是费用(1分)和工期(1分)。  如果是由建设单位造成的,可索赔的费用有:  设备损失8万元,工伤损失10万元,修复井筒20万元(1分)。  停工期间的人工费(1分);780/15×0.5=6万元(1分)。  施工机械使用费(1分),(180+30+90)/15×0.5=10万元(1分)。  企业管理费(1分),300/15×0.5=10万元(1分)。

第8题: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项目监理机构可批准施工单位费用索赔:(1)施工单位在施工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提出费用索赔。(2)索赔事件是因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且符合施工合同约定。(3)索赔事件造成施工单位直接经济损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

第9题:

某高速公路项目,业主委托某监理公司进行施工监理,监理公司任命具有多年桥梁设计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任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发现按照设计提供的取土场开始清表取土填筑路基(该合同段全为借土填方,运距10km),当取土场取深3m后发现下面是岩石和不能用作填土的不良土’施工单位只能另选取土场,运距增加2km,加修便道2km,这样造成该施工单位运输负担沉重,进度受到影响,成本费用大量增加。施工单位就此提出,在投标时业主未在标书中将此种情况预先告知施工单位。而业主则认为根据合同第11款(现场勘察)的规定,投标人已经认真进行了现场考察,对于料场应有充分考虑,拒绝任何增加费用的索赔要求。
事件2:桥梁基础为钻孔灌注粧,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所有粧都要进行无破损法(超声波)检测,以确保桩基础的工程质量。当桩基进行检测时’发现有一根断桩,断位处在地下水位以下,且地质资料显示该处有溶洞。由此,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了处理方案,其要点如下:
补桩。
调整承台的结构钢筋,外形尺寸做部分改动。
总监理工程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桥梁设计工作经验,经审核认为施工单位提交的处理方案可行,因此予以批准。施工单位随即提出索赔意向通知,并在补桩施工完成后第5天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索赔报告: 1.要求索赔此桩处理期间机械、人员的窝工损失。 2.增加的补桩应予计量、支付。 理由是此粧断粧原因是地质不良,有溶洞所致。 事件3:在施工过程中未经监理工程师事先同意,施工单位就订购了一批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运抵施工现场后,经监理人员检査发现,钢绞线质量存在下列问题: 1.施工单位未能提交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和检测证明材料。
2.钢绞线外观不良,无标识。
问题: 事件 1中:
作为监理工程师你对 作为监理工程师你对 作为监理工程师你对 此有何看法? 此有何看法? 此有何看法?
你认为承包人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你认为承包人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你认为承包人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你认为承包人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你认为承包人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事件2中:总监理工程师批准上述处理方案,在工作程序方面是否妥当?试说明理由。并简述监理工程师处理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问题工作程序要点。
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事件3中:监理工程师应如何处理预应力钢绞线问题?


答案:
解析:
事件1:
根据本案例所述的情况,施工单位可能会依据不可预见的外界障碍或自然条件向业主提出费用补偿的要求。作为监理工程师,不能同意施工单位的要求。应认为施工单位通过业主所提供的资料及现场考察,已取得可能对投标有影响或起作用的风险、意外等的必要资料,并且在报价中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案例中所述的情况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能合理预计到的。
施工单位在投标过程中要对业主提供的资料进行研究,认真做好现场考察和调查等环节的工作,充分了解施工中可能出现和存在的风险,并在报价中体现出来,在管理中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避免和减少损失。
事件2: 工作程序不妥。理由是: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在批准处理方案时,既没有取得业主的同意,也没有取得设计单位的认可。
处理质量问题的工作程序要点是:
①发出质量问题通知单,责令承包人报送质量问题的调查报告、处理方案等。 ②审查质量问题处理方案,并报业主。
③跟踪检査施工单位对已批准的处理方案的实施情况。
④验收处理结果。
⑤向业主提交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⑥将完整的处理记录整理归档。
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应不予受理。理由是:断桩是由于施工单位本身施工不当造成的。至于地质不良和溶洞的原因,地质资料已充分显示,施工单位应充分估计到这一点,在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桩的质量。
事件3: (1)由于该批钢绞线是由施工单位采购的,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该批钢绞线外观不良、无标识,且无产品合格证等资料。故监理工程师应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不得将该批钢绞线用于本工程项目,并抄送业主备案。
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交该批钢绞线的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材质化验单、技术指标报告和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等资料,以备监理工程师对生产厂家和材质保证等进行书面资料的审查。
如果施工单位提交了上述资料,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符合要求,则施工单位应按技术规范要求对该批产品进行有监理人员签证的取样送检试验。如果经检测后证明材料质量符合技术规范、设计文件的要求,则监理工程师可进行质检签证,同意使用,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 如果施工单位不能提供第(2)条所述的资料,或虽提供了上述资料,但经抽样送检试验后质量不符合技术规范或设计文件的要求,则监理工程师应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不得将该批钢绞线用于本工程项目,并要求施工单位将该批钢绞线运出施工现场(施工方与供货厂商之间的经济、法律等问题,由他们双方协商解决)。
监理工程师应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业主。工程材料的检测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第10题:

【背景资料】
某矿将井筒冻结工程发包给施工单位A,将井筒施工工程发包给施工单位B。施工期间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建设单位原因,未能够及时给施工单位B腾出混凝土料场,为保证工期不延误,建设单位直接按设计混凝土强度与供应商签订了商品混凝土供应合同,并通知了施工单位B。
事件2:由于天降大雨,施工单位B的大型设备无法按时进场,延误了井筒的开工日期。
事件3:施工单位B采用组合钢模板,施工至第5模时,模板变形、连接螺栓在丝扣处断开,造成事故。
【问题】
1.事件1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2·事件2中设备无法按期进场可能造成哪些影响如何将影响降低到最小
3.该案例中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指标是什么
4.分析事件3中的事故原因。
5.冻结井筒的试挖条件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建设单位的做法不合理。 理由:(1)因为建设单位的原因,导致施工单位B没有混凝土料场,致使施工单位B不具备现场配置混凝土的条件。建设单位应该提前通知施工单位B,并与施工单位B进行协商。
(2)建设单位为了保证工期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也是不合理的。建设单位不应该直接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然后通知施工单位B。如果确实需要商品混凝土,应该由施工单位B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同时建设单位应当承担施工单位提出的赔偿要求。例如配置混凝土设备的租金及折旧费、商品混凝土与自配制混凝土的差价等。

2.大型设备无法进场可能造成的影响:井筒施工不能按期开工。开工晚,容易造成井筒被冻实。若井筒被冻实,需要风镐或爆破施工,会影响施工进度,进而影响井筒的施工工期推迟。后续工程的施工及投产日期都将受到影响。

3.该案例中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指标包括下列指标:
(1)水泥应优先选用普通水泥(42.5级以上),不宜使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2)混凝土拌合水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直接用于拌制各种混凝土。地表水和地下水首次使用前,应按有关标准进行检验后方可使用。当气温在3~5℃以下时,可以用热水(水温不宜高于60~80℃)搅拌,也可以对砂、石加温,或对搅拌机进行预热。低温混凝土拌合时间通常为常温拌合时间的1.5倍。根据《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规定,采用冻结法凿井时,混凝土的人模温度以15℃适宜;低温季节施工时的入模温度应不低于10℃。
(3)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符合相关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
(4)商业混凝土按配比添加适量的外加剂。

4.造成事件3中的事故原因包括下列原因:
(1)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表面过于光滑,黏着性变差。
(2)组合钢模板维护保养不到位,使用次数少。
(3)连接螺栓紧扣不到位,板缝无法承受一定程度的剪力和拉力。

5.冻结井筒的试挖条件是:
(1)水文观测孔内的水位,应有规律的上升,并溢出孔口;当地下水位较浅和井筒工作面有积水时,井筒水位应有规律地上升。
(2)测温孔的温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3)地面提升、搅拌系统、材料运输、供热等其他辅助设施已具备。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