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灌注桩直径800mm,桩身露出地面的长度为10m,桩入土长度为20m,桩端嵌入较完整的坚硬岩石,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为0

题目
单选题
某灌注桩直径800mm,桩身露出地面的长度为10m,桩入土长度为20m,桩端嵌入较完整的坚硬岩石,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为0.520(1/m),桩顶铰接,桩顶以下5m范围内箍筋间距为200mm,该桩轴心受压,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为6800kN,成桩工艺系数ψc取0.8,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试问桩身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不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2010年真题]
A

15MPa

B

17MPa

C

19MPa

D

21MPa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8.4条规定,题中基桩为高承台基桩,应考虑压屈影响。计算过程如下:
①桩身截面面积Aps为:
Aps=πd2/4=3.14×0.82/4=0.50m2②确定压屈计算长度lc:查表5.8.4-1,桩底嵌于岩石之中,桩顶铰接,α=0.520,h=20m>4/α=4/0.520=7.69,故lc=0.7×(10+7.69)=12.38m。
③确定稳定系数φ:lc/d=12.38/0.8=15.5,查表5.8.4-2得,φ=0.81。
④计算fc:根据第5.8.2条第2款计算:N≤φ·ψcfcAps
代入数据得:6800≤0.81×0.8×fc×0.50,解得:fc≥21.0MP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高承台基桩,其自由长度为l0,入土深度为h,且h<4,0/α(α为桩的变形系数)。下列四种情况中对抵抗桩的压曲失稳最为有利(即桩的计算长度Lc最小)的是( )。



答案:D
解析:
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5.5.3条。

第2题:

某圆形桩直径为0.8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为15MN/m4,桩身抗弯刚度为1.7×105kN · m2,桩的水平变形系数最接近于( )1/m。
A. 0.7 B. 0. 6 C. 0.5 D. 0.4


答案:A
解析:

第3题:

某建筑桩基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径为800mm,桩身露出地面的长度为12m,桩入土长度为25m,桩端嵌入较完整的坚硬岩石。桩顶为铰接,柱顶以下5m的范围内箍筋间距为150mm。已知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0.562m-1 ,成桩工艺系数=0.7。该桩轴受压,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N=4100kN。试问:该桩桩身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2)不应小于下列()项。()

A.14.3

B.15.6

C.16.7

D.17.4


本题答案:B

第4题:

某桩基工程采用直径为2.0m的灌注桩,桩身配筋率为0.68%,桩长25m,桩顶铰接,桩顶允许水平位移0.005m,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25MN/m4,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νX=2.441,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其值最接近(  )kN。(已知桩身EI=2.149×107kN·m2)

A.1200
B.1040
C.1550
D.1650

答案:B
解析:
桩身计算宽度:b0=0.9(d+1)=0.9×(2+1)=2.7m,

第5题:

桩顶为自由端的钢管桩,桩径d=0.6m,桩入土深度h=10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 =10MN/m4,桩身抗弯刚度EI= 1. 7×105 kN·m2,桩水平变形系数α= 0. 59m-1,桩顶容许水平位移χ0a= 10m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kN。
A. 75 B. 107 C. 143 D. 175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7. 2条计算如下:
①桩的换算埋深αh为:αh=59×10=5.9≥4.0;
查表5. 7. 2得桩顶自由时,桩顶水平位移系数为:vx=2.441;
②根据式(5. 7. 2 -2)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ha为:

第6题:

某圆形桩直径为0.8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为15MN/m4,桩身抗弯刚度为1.7×105kN·m2,桩的水平变形系数为(  )。

A.0.7
B.0.6
C.0.5
D.0.4

答案:A
解析:

第7题:

某受压灌注桩桩径为1.2m,桩端入土深度20m,桩身配筋率0.6%,桩顶铰接,桩顶竖向压力设计值N = 5000kN,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0.301-1。桩身换算截面积An = 1.2m2,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0.2m2,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 = 1.5N/mm2,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 94-94)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其值最接近()。
A. 550kN B. 600kN
C. 650kN D. 700kN


答案:A
解析:

第8题:

在以下的桩基条件下,哪些桩应按端承型桩设计?(  )

A、钻孔灌注桩桩径0、8m,桩长18m,桩端为密实中砂,桩侧范围土层均为密实细砂
B、人工挖孔桩桩径1、0m,桩长20m,桩端进入较完整基岩0、8m
C、PHC管桩桩径0、6m,桩长15m,桩端为密实粉砂,桩侧范围土层为淤泥
D、预制方桩边长0、25m,桩长25m,桩端、桩侧土层均为淤泥黏土

答案:B,C
解析:
端承型桩是指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相对桩端阻力而言较小,或可忽略不计的桩。桩的承载力性状主要取决于桩端持力层的性质,另外还受桩周土性质、桩长、桩的长径比的影响,具体如下:①桩端持力层性质好(如密实的砂卵石层、基岩等)是端承型桩的必要条件;②随长径比的减小,端阻力逐渐增大,成为端承型桩;③随桩侧土强度的降低,端阻力逐渐增大,成为端承型桩。A项,桩端为密实中砂,持力性能较好,但桩侧范围土层均为密实细砂,侧阻性能也较好,因此该桩应按端承摩擦桩或摩擦端承桩设计。B项,桩端进入较完整基岩0.8m,该桩为嵌岩桩,除特殊情况外嵌岩桩一般都是端承桩。C项,桩端为密实粉砂,桩侧范围土层为淤泥,地基侧阻性能差,桩底持力层持力性能较好,应按端承桩设计。D项,桩端、桩侧土层均为淤泥黏土,桩端持力性能与桩侧摩阻性能均较差,不能按端承桩、摩擦桩设计。

第9题:

群桩基础中的某灌注桩基桩,桩身直径700mm,入土深度25m,配筋率为0.60%,桩身抗弯刚度EI为2.83 X 105kN?m2,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为2.5MN/m4,桩顶为铰接,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试问当桩顶水平荷载为50kN 时,其水平位移值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A) 6mm (B) 9mm (C) 12mm (D) 15mm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某柱下单桩为钻孔灌注桩,桩径为800mm,桩长为15m,桩顶入土深度为2.0m,桩顶竖向力设计值为2200kN,桩端极限阻力标准值为1200kN,桩侧极限阻力标准值为2000kN,由于承载力验算不满足要求,故改为扩底桩,扩底段高度为2.0m,桩端土为砂土,则扩底桩端直径宜为( )mm。
A. 896 B. 978 C. 1000 D. 1292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 3. 6条计算如下:
扩底后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sk=Qsk(13/15) =2000×( 13/15) =1733. 3kN;
设扩底后所需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pk,则:R =(Q′sk+Q′pk)/2≥N,有:
Q′pk≥2N-Q′sk = 2×2200-1733. 3 = 2666. 7kN;
令桩端的极限阻力为qpk,则(π/4)d2qpk=1200,解得: qpk = 1200×4/(3. 14×0. 82) =2388. 5kPa;
设扩底端直径为D,则Q′pk=ψpqpkAp≥2666.7,,即:(0.8/D)1/3×2388.5×(3. 14/4)×D2 =2666.7,解得:D= 1.292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