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民用建筑场地中钻孔ZK-4,0~5m为黏性土,5.0~13.0m为粗砂土,地下水位为1.5m,对4.0m黏土进行重型动

题目
单选题
某民用建筑场地中钻孔ZK-4,0~5m为黏性土,5.0~13.0m为粗砂土,地下水位为1.5m,对4.0m黏土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时,共进行3阵击,第一阵贯入5.0cm,锤击数为6击,第二阵贯入5.2cm,锤击数为6击,第三阵贯入5.0cm,锤击数为7击,触探杆长度为5m,在砂土层8m处进行重型动力触探时,贯入14cm的锤击数为28击,触探杆长度为9m,该黏土层和砂土层中修正后的锤击数分别为()。
A

11.5、18.4

B

12.1、18.3

C

12.3、18.6

D

11.8、18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基础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底面标高时,挖方边坡可挖成直坡式而不加支护,但挖深不宜超过“( )”的规定。

A.密实、中密的碎石类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
B.硬塑、可塑的黏土及粉质黏土1.25m
C.硬塑、可塑的黏土及粉质黏土1.5m
D.硬塑、可塑的黏土及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1.5m
E.硬塑、可塑的黏土及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2.0m

答案:A,C,D
解析:
当基础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底面标高时,挖方边坡可挖成直坡式而不加支护,但挖深不宜超过“密实、中密的碎石类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硬塑、可塑的黏土及粉质黏土1.5m;硬塑、可塑的黏土及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1.5m”的规定。

第2题:

钻孔埋桩宜用于()。

A、 砂类土、黏性土
B、 密实的黏性土、砾石、风化岩
C、 软黏土(标准贯入度N<20)、淤泥质土
D、 黏土、砂土、碎石土且河床覆土较厚的情况

答案:D
解析:
2018新教材P44,钻孔埋桩宜用于黏土、砂土、碎石土,且河床覆土较厚的情况。

第3题:

双排灌注桩适用于()。

A、黏土、砂土土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

B、土质为黏土、砂土,地下水位低且以桩做基础的深基坑

C、黏土、砂土、软土、淤泥质土等土质

D、各种黏土、砂土、地下水位低的地质情况


答案:A

第4题:

某民用建筑场地勘探资料如下:
0~7 m黏性土,硬塑,Ps=5800 kPa; 7~10 m砂土,中密,Ps=8700 kPa,Rf=0.5; 10 m以下为基岩,地下水位埋深为2.0 m,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判定砂土层的液化性为( )。

A液化 B非液化 C不能判断

答案:B
解析:
αw=1-0.065(dw-2)=1-0.065×(2-2)=1 αu=1-0.05×(7-2)=0.75 αp=0.6 Pscr=Ps0dwαuαp=12.25×1×0.75×0.6=5.5(MPa) Ps=8.7 MPa>Pscr,砂土层不液化。

第5题:

某黏性土,埋深15m,地下水位埋深5m,测得的先期固结压力为pc=300kPa,则该黏性土的类别为( )。

A.超固结土
B.欠固结土
C.正常固结土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OCR等于土的先期固结压力pc与上覆土体的有效自重压力p0之比。OCR>1,为超固结土;OCR=1,为正常固结土;OCR<1,为欠固结土。
黏性土最大天然重度小于25kN/m3,p0<5×25+10×15=275kPa,所以p0<pc,OCR>1,为超固结土。

第6题:

钻孔埋桩宜用于()。
A.砂类土、黏性土
B.密实的黏性土、砾石、风化岩
C.软黏土(标准贯入度N 20)、淤泥质土
D.黏土、砂土、碎石土且河床覆土较厚的情况


答案:D
解析:

第7题:

某黏性土,埋深15m,地下水位埋深5m,测得的前期固结压力为Pc=300kPa,则该黏性土属于(  )。

A.超固结土
B.欠固结土
C.正常固结土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超固结土OCR等于土的前期固结压力Pc与上覆土体的有效自重压力P0之比,即OCR=Pc/P0。当OCR>1,为超固结土;OCR=1为正常固结土;OCR<1为欠固结土。
黏性土的最大天然重度小于25KN/m3,则该题土的有效自重压力为P0<5×25+10×15=275(kPa),P0<Pc。

第8题:

某黏性土的IL=19,该土为()

A、粉土

B、粉质粘土

C、黏土

D、砂土


参考答案:C

第9题:

某公路工程场地中0~4 m为黏性土,4~15 m为砂土,15 m以下为基岩γ=19 kN/m3,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地下水位为4.0 m,该场地中,5.0 m、10.0 m、15.0 m处的地震剪应力比的关系为( )。

A 15.5 m处最大,5.0 m处最小
B 5.0 m处最大,15.0 m处最小
C 10.0 m处最大,15.0 m处最小
D 10.0 m处最大,5.0 m处最小

答案:D
解析:
① 5.0 m处剪应力比
KH=0.2,Cv=0.965
σc=19×4+20×(5-4)=96
σe=19×4+(20-10)×(5-4)=86
② 10.0 m处剪应力比
K1=0.2,Cv=0.902
σ0=19×4+20×(10-4)=196
σe=19×4+(20-10)×(10-4)=136
③ 15 m处剪应力比
KH=0.2,Cv=0.794
σ0=19×4+20×(15-4)=296
σe=19×4+(20-10)×(5-4)=186
答案为(D)。

第10题:

某砂土场中的一钻孔在15m处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贯入18cm,锤击数为30击, 触探杆在地面以上长度为1.5m,地下水位2.0m,修正后的锤击数为( )击。
A. 9.5 B. 11.3 C. 13.3 D. 13.5


答案:C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B第B. 0. 1条计算,杆长修正为:L= 15+ 1.5 =16. 5m,

查表经插值后得修正系数α=0.668,N′63.5=0. 668 ×16. 67 =11.14;地下水修正为:N63.5=1.1N′63.5 + 1 =1. 1×11. 14 + 1 =13.25(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