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品房开发项目采用成本加成法测算得出的价格是5000元/m2。根据市场调查结果,80%的被调查者可接受的价格范围是60

题目
单选题
某商品房开发项目采用成本加成法测算得出的价格是5000元/m2。根据市场调查结果,80%的被调查者可接受的价格范围是6000~6500元/m2,10%的被调查者可接受的价格范围是7000元/m2以上,企业决策者最终将项目的销售价格确定为均价6500元/m2。该项目采用的主要定价方法是()。
A

目标利润定价法

B

需求导向定价法

C

竞争导向定价法

D

比较定价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房地产定价的基本方法。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以客户的需求强度及其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作为定价依据,是体现市场营销观念的一种定价方法。题目中该企业对市场进行调查,并根据消费者的价格承受能力确定了项目价格,所以是需求导向定价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寡头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是价格领先制(价格领袖制)、成本加成法和()。


参考答案:勾结定价

第2题:

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张某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对一间办公用房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测算出的估价对象比准价格为 10000 元/m2,收益价格为 12000 元/m2,两个测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如果两个测算结果均无误,在房屋征收评估和房地产抵押估价两种估价目的下,将上述比准价格和收益价格进行加权平均时,合理的权重取值方式是(  )。

A.对房屋征收评估,比准价格权重大于收益价格权重
B.对房屋征收评估,比准价格权重小于收益价格权重
C.对房地产抵押估价,比准价格权重等于收益价格权重
D.对房地产抵押估价,比准价格权重小于收益价格权重

答案:B
解析:
对房屋征收评估,被征收房屋价值是指被征收房屋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在不被征收的情况下,由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以公平交易方式在评估时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但不考虑被征收房屋租赁、抵押、查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比准价格权重应小于收益价格权重。对房地产抵押估价,房地产抵押价值是抵押房地产在估价时点的市场价值,等于假定未设立法定优先受偿权利下的市场价值减去房地产估价师知悉的法定优先受偿款,因此比准价格权重应大于收益价格权重。

第3题:

某商品房开发项目采用成本加成法测算得出的价格是5 000元/㎡。根据市场调查结果,80%的被调查者可接受的价格范围是6 000—6 500元/㎡,10%的被调查者可接受的价格范围是7 000元/㎡以上,企业决策者最终将项目的销售价格确定为均价6 500元/㎡。该项目采用的主要定价方法是( )。

A.目标利润定价法

B.需求导向定价法

C.竞争导向定价法

D.比较定价法


正确答案:B
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以客户的需求强度及其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作为定价依据,是体现市场营销观念的一种定价方法。题目中该企业对市场进行调查,并根据消费者的价格承受能力确定了项目价格,所以是需求导向定价法。

第4题:

某宗房地产的价格并不是由其开发建设成本决定的,因此运用成本法估价应该注意的内容包括( )。

A、应采用客观成本而不是实际成本
B、应该采用实际成本而不是客观成本
C、应结合选址、规划设计等对成本法的测算结果进行调整
D、应结合市场供求状况对成本法的测算结果进行调整
E、应结合估价委托人的要求,对成本法的测算结果进行调整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成本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采用成本法估价时应采用客观成本而不是实际成本;应在客观成本的基础上结合选址、规划设计等分析调整;应在客观成本的基础上结合市场供求分析进行调整。选项E违背了估价师独立性的原则。

第5题:

某市土地管理部门挂牌整体出让一宗土地面积为50万m2的住宅用地。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取得该宗土地。出让文件规定可以分期开发,该开发公司拟用滚动开发的模式进行房地产开发,具体计划如下:



由于开发规模较大且拟采用新的施工技术方案,预计实际开发成本比社会平均开发成本低100元/m2;目前住宅需求旺盛,预计住宅市场价格会以每年5%的速度上涨。现该开发公司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其能承受的最高挂牌出让地价。房地产估价机构在选用假设开发法进行估价时,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进行测算。

在确定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时,应采用( )。

A、目前住宅市场价格
B、未来住宅市场价格,折现至价值时点
C、各期开始销售时的市场价格,分别折现至价值时点
D、各期各年销售时的平均市场价格,分别折现至价值时点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居住房地产估价的技术路线及难点处理。在确定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时,应采用各期各年销售时的平均市场价格,分别折现至价值时点。

第6题:

内部转移价格包括市场价格、协商价格、双重价格和成本转移价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市场价格是根据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作为基价的价格

B.协商价格的上限是市价,下限是单位成本

C.采用双重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意味着供应方采用最高市价,使用方采用最低市价

D.采用成本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标准成本加成的形式能够明确揭示成本与产量的关系


正确答案:A
协商价格的上限是市价,下限是单位变动成本,所以,B的说法不正确;双重价格包括双重市场价格和双重转移价格,"供应方采用最高市价,使用方采用最低市价"仅仅是针对双重市场价格而言的,所以,C的说法不正确;采用成本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如果采用标准变动成本的形式,能够明确揭示成本与产量的关系,便于考核各责任中心的业绩,也利于经营决策,所以,D的说法不正确。

第7题:

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张某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对一间办公用房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测算出的估价对象比准价格为 10000 元/m2,收益价格为 12000 元/m2,两个测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如果测算的收益价格偏高,则其原因可能是(  )。

A.空置率取值偏大
B.报酬率取值偏小
C.运营费用率取值偏大
D.租金增长率取值偏小

答案:B
解析:

根据公式,收益价格与报酬率成反比,报酬率取值偏小,测算的收益价格偏高。

第8题:

成本法估价的操作步骤有( )。

A.市场调查

B.搜集有关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成本、税费、利润等资料

C.测算重新购建价格

D.测算折旧

E.求取积算价格


正确答案:BCDE
运用成本法估价一般分为下列四个步骤进行:①搜集有关房地产开发建设的
成本、税费、利润等资料;②测算重新购建价格;③测算折旧;④求取积算价格。

第9题:

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张某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对一间办公用房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测算出的估价对象比准价格为 10000 元/m2,收益价格为 12000 元/m2,两个测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如果两个测算结果均无误,则一般而言比准价格低于收益价格的原因不包括(  )。

A.通胀率上升
B.存款利率下调
C.办公用房销售市场降温
D.办公用房租赁市场升温

答案:A
解析:
市场状况调整是指应将可比实例在其成交日期时的价格调整为在估价时点时的价格。当存款利率下调、办公用房销售市场降温、办公用房租赁市场升温时,比准价格会低于收益价格。A 项,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估出的比准价格高于收益价格。

第10题:

某新建商业用房的完全成本为2500元/m2,开发商希望的目标利润率是完全成本的20%,销售税金为200元/m2,周边同档次物业的市场价格水平为3500元/m2,预计该物业的年总收益为400元/m2,总收益倍数为10。

采用市场比较定价法,该商业用房的价格应为( )元/m2。

A.3000
B.3200
C.3500
D.4000

答案:C
解析:
该新建商业用房周边同档次物业的市场价格水平为3500元/m2,若采用市场比较定价法,则该商业用房的价格应为3500元/m2。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