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中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  )。[2003年真题]

题目
单选题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中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  )。[2003年真题]
A

构成犯罪

B

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C

不构成犯罪

D

是免除刑罚的情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刑法》第13条中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构成犯罪,但不应受处罚

B.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刑罚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构成犯罪,但免予刑罚处罚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刑法》第13条犯罪概念中“但书”的理解。

第2题:

我国刑法l3条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予刑罚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对犯罪质的规定


参考答案:C

第3题: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句但书规定,是指该行为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  )。


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予刑罚处罚

B.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刑罚处罚

C.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

D.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

答案:D
解析:
根据《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的一般定义的文字表述,犯罪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社会危害性,二是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性。这里的社会危害性是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换句话说就是,只有社会危害性严重的行为且需要处以刑罚时才是犯罪。只要刑法分则规定的应当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一般不能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直接宣告无罪。故选D。

第5题: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正确答案:C
本题误选的答案有可能是A、B,即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或者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因为这里的“但书”所规定的内容容易与刑法所规定的免予刑事处罚相混淆。

第6题: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o⊙ )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正确答案:C
C【解析】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由于其危害性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度,所以法律认为不构成犯罪。

第7题:

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正确理解为( )。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

B.已经构成犯罪,但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仅是缩小打击面的刑事策略


正确答案:C
解析: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触犯刑法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的意义为:“不构成犯罪”。

第8题: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

A.是犯罪不宜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宜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刑罚打击面的策略


参考答案:C

第9题:

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 (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
在我国,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构成犯罪。

第10题:

《刑法》第13条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  )。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
B.免除处罚
C.应承担刑事责任
D.不构成犯罪


答案:D
解析:
解析: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即不构成犯罪,“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D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