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有份砂试样,已测得砂的表观密度为264kg/m3;又进行了堆积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如下:容量筒质量为0.69kg

题目
问答题
计算题:有份砂试样,已测得砂的表观密度为264kg/m3;又进行了堆积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如下:容量筒质量为0.69kg,容积为1.01L;第一次试验测得容量筒和试样共重2.14kg,第二次试验测得容量筒和试样共重2.14kg;请计算该砂的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砂的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350kg/m3,空隙率小于47%。


答案:对
解析:
砂的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350kg/m3,空隙率小于47%。

第2题: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所需试样的最少数量为()g。

  • A、2400
  • B、4400
  • C、2000
  • D、2600

正确答案:D

第3题:

砂的紧装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关系为( )。

A.紧装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B.紧装密度>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C.堆积密度小于紧装密度小于表观密度
D.紧装密度小于表观密度小于堆积密度

答案:C
解析:

第4题:

下述对表观密度的试验描述对的有()

  • A、表观密度试验数据精确至10kg/m3
  • B、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
  • C、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10kg/m3,应重新试验
  • D、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kg/m3,可取4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灌砂法密度试验中标准砂密度的测定,首先应将标准砂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密度宜选用1.47~1.61g/m3,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连接处应旋紧,称其质量。

  • A、0.25~0.50mm
  • B、0.25~0.35mm
  • C、0.20~0.25mm
  • D、0.35~0.50mm

正确答案:A

第6题:

做砂的堆积密度试验,漏斗下口与容量筒上口之间的距离为()㎜。

  • A、50
  • B、54
  • C、75
  • D、60

正确答案:A

第7题:

测定砂的堆积密度试验,漏斗下口与容量筒上口之间的距离为()mm。

  • A、50
  • B、54
  • C、75
  • D、60

正确答案:A

第8题:

关于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5)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结果如下表,试验结果表达错误之处是( )。

A.质量称量,数据记录的精确度
B.第2次试验中,计算砂的表观密度单个值的精确度与两次试验平均值的计算值
C.第1次试验中,计算砂的表观密度单个值的精确度
D.结论

答案:B
解析:
(GB/T14684-2011)要求试样称量精确至0.1g;表观密度取2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如2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可见,以上试验记录表中第2次试验砂的表观密度单个值的精确度不正确,应为2660kg/m3,按照《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2008),表观密度平均值应为2660kg/m3。

第9题:

计算题:已知铺贴花岗岩的水泥砂浆体积比为1:4,求以重量计的水泥和砂子的用量(砂的空隙率为32%)(砂的表观密度为1550kg/m3,水泥密度为1200/m3)。


正确答案: 解:(l+4)-4×32%=3.72
1÷3.72=0.27m3
水泥用量:0.27×1200=324kg
砂用量:0.27×4×1550=1674kg

第10题:

计算题:有份砂试样,已测得砂的表观密度为264kg/m3;又进行了堆积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如下:容量筒质量为0.69kg,容积为1.01L;第一次试验测得容量筒和试样共重2.14kg,第二次试验测得容量筒和试样共重2.14kg;请计算该砂的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正确答案: ⑴堆积密度分别为:=(2.145-0.695)÷1.01×1000=1440㎏/m3
=(2.140-0.695)÷1.01×1000=143kg/m3
平均值:=(1440+1430)÷2=1440kg/m3
⑵空隙率:=(1-1440÷2640)×100%=45%
∴堆积密度为144kg/m3;空隙率为4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