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文章指出,研究和弘扬敦

题目
多选题
2020年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文章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和(),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A

文化精神

B

文化胸怀

C

文化自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20年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 )。文章强调,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


A.《在“不忘初心、走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B.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会上的致辞》
C.《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D.《在“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答案:C
解析:

第2题:

2020年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将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答案:
解析:

第3题:

常委会委员代表党委的讲话和报告,署名发表或者出版同工作有关的文章、著作、言论,应当________。


参考答案:事先经过常委会审定或者党委书记批准

第4题:

2019年6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文章《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在2016年4月6日党中央召开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刘云山同志讲话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刘云山同志的重要讲话,都明确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概括起来就是?


正确答案: 概括起来就是: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党的组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党员和党员领导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6题:

2020年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文章指出:确保_________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始终把_________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A.医护人员
B.人民群众
C.社会团体
D.特殊人群

答案:B
解析:

第7题:

2020年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3年12月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答案:
解析:
参考题目学习,不是题目,没有答案~

第8题:

面试热点: 文明交流互鉴的璀璨明珠

【热点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调研。在敦煌研究院座谈会上,习主席发表了讲话,深刻阐明了敦煌文化的重要意义。敦煌文化是推动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自信。

他深刻指出:回顾历史,只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具有开放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汇。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现如今,多个新闻媒体重提讲话,必定说明其讲话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聚焦热点】

习近平主席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深刻指出:“回顾历史,只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具有开放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解析:
1.总体观点。

习主席的这句话揭示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是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极大鼓舞和肯定。

2.对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理解。

(1)敦煌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敦煌文化的灿烂,源于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长期融会贯通的典范。它彰显了不同文化的汇聚和交融,生动阐释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至理。

(2)中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①中华民族善于取长补短,具有非常强的包容性。历史上,中华民族自信而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的交往交流,这才有了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丝绸之路、敦煌文化、盛唐气象。②中华文化,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交汇,和谐共生。丝绸、瓷器等“中国造”传向西方,亚麻、香料等“外国货”进入中国;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走向世界;佛教在印度起源,又在中国发扬光大……这些都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自信。

4.结合实际谈践行。

(1)秉持包容开放的文化态度。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2)坚定文化自信。挖掘文化的深厚底蕴,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共建敦煌文化研究服务“一带一路”,加强文明对话,加强敦煌学的研究。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

(3)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要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通过开辟广泛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敦煌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4)拓展文化的世界影响。通过“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周”、“对外交流文化节”等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兼收并蓄的中国。面对异域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自信、包容、豁达的大国形象。

第9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什么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指明了方向。


正确答案: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第10题:

在中文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中,其内容和顺序一般为()。

  • A、作者姓名、书名(文章篇名)、卷数、杂志期数、页码、出版单位及出版时间
  • B、书名(文章篇名)、作者姓名、卷数、杂志期数、页码、出版单位及出版时间
  • C、作者姓名、杂志期数、页码、书名(文章篇名)、卷数、出版单位及出版时间
  • D、出版单位及出版时间、作者姓名、书名(文章篇名)、卷数、杂志期数、页码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