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单项指数法,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时,表明该水质因子在评价水体中的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及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题目
单选题
采用单项指数法,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时,表明该水质因子在评价水体中的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及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A

<1

B

=1

C

≤1

D

≥1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指数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标准指数=1时,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达标
B.标准指数<1时,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超标
C.标准指数>1时,数值越小,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超标越严重
D.标准指数>1时,数值越大,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超标越严重

答案:A,D
解析:

第2题:

某水域5年内规划有4个建设项目向其排污,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该水域环境影响.可以采用()。

A:矩阵法
B:标准指数法
C:加权平均法
D:自净利用指数法

答案:D
解析:
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5年)内兴建并且向同一地面水环境排污的情况可以采用自净利用指数法进行单项评价。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经计算,标准指数=1 ,表明该水质因子( )。
A. 己超标
B. 达标
c. 超标率为
D. 不能判断达标情况


答案:B
解析:
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因子己超标,标准指数越大,超标越严重。

第4题:

(2017年)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有()

A.应进行单因子评价
B.应进行综合指数评价
C.面源污染严重的水域,应分水期进行水质评价
D.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分水期进行水质评价

答案:A,D
解析:

第5题:

附录D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一般性水质因子(随浓度增加而水质变差的水质因子)的指数计算公式:表示()。

A.评价因子i的水质指数
B.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
C.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
D.评价因子j的水质指数

答案:B
解析:

第6题:

关于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指数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A:标准指数=1时,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达标
B:标准指数<1时,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超标
C:标准指数>1时,数值越小,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超标越严重
D:标准指数>1时,数值越大,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超标越严重

答案:A,D
解析:
对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参数,其标准指数法公式为Pi=ci/Si,式中:Pi为标准参数,ci为水质参数i的监测浓度值,Si为水质参数i的标准浓度值。当标准指数≤1时,表示某地下水水质因子的的监测浓度值≤该水质因子的标准浓度值,即:达标;此时,该分式数值越小,则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越符合标准。当标准指数>1时,表示某地下水水质因子的监测浓度值>该水质因子的标准浓度值,即:超标;此时,该分式数值越大,则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超标越严重。

第7题:

(2018年)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进行单因子评价
B.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进行综合评价
C.根据水质参数类别,进行单因子评价
D.根据水质参数类别,进行综合因子评价

答案:A
解析: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第8题:

水质评价方法通常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推荐采用()。
A.算术平均法 B.幂指数法 C.加权平均法 D.标准指数法



答案:D
解析:
水质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单因子指数评价是将每个水质因子单独进行评价,利用统计及模式计算得出各水质因子的达标率或超标率、超标倍数、水质指数等项结果。推荐采用标准指数。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规划中3个建设项目在5年内新建并且向同一地面水环境排污时,可采用的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是()。

A:自净利用指数法
B:标准指数法
C:幂指数法
D:加权平均法

答案:A
解析:
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5年)内兴建并向同一地面水域排污时,应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各建设项目的排污总量或允许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比例(政府有关部门未做规定的可以自行拟定并报环保部门认可)。向已超标的水体排污时,应结合环境规划酌情处理或由环保部门事先规定排污要求。

第10题:

某水域5年内规划有4个建设项目向其棑污,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该水域环境影响,可以采用( )。
A.矩阵法 B.幂指数法C.加权平均法 D.自净利用指数法


答案:D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答案 显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