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包括()。

题目
多选题
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包括()。
A

群落结构和地表覆盖

B

特有种的可繁衍水平

C

与周边其它类型生态系统的分隔

D

生物多样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及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初级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的量。(3分)
(2)影响因素:
①环境条件(太阳辐射、CO2、温度、土壤及水分);(3分)
②生物群落的自身因素(群落的发育阶段、结构、物种组成);(3分)
③人为因素(投入、管理、技术进步等)。(3分)
(3)提高途径:
①增加人工辅助能的投入(如灌溉、施肥、地膜、机械);(4分)
②优化群落结构(如间种、套种),调节密度,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如遗传改良)。(4分)

第2题:

景观生态学方法评价生态完整性的主要指标包括( )。
A. 植被连续性
B. 生态系统(植被)净生产力
C. 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完整性
D. 生物量和生产力水平
E. 稳定性分析


答案:B,E
解析:

第3题:

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航天器生态系统

D、海岸生态系统


标准答案:A

第4题:

限制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水
  • B、温度
  • C、光

正确答案:C

第5题:

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包括( )。

A.生物多样性
B.物种的可繁衍水平
C.植被连续性
D.系统结构和组成的完整性

答案:A,B,C,D
解析: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包括:①植被连续性;②生物量和生产力水平(物种的可繁衍水平);③生物多样性;④生态系统组成完整;⑤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完整性。

第6题:

简述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正确答案:

(一)陆地生态系统:
1.光:
光强升高,光合速率直线上升,达到光饱和点;光照时间长,提高产量.
2.光合途径:
光合作用途径不同,直接影响到初级生产力的高低.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固定CO2的途径有三种.
①C3-戊糖磷酸化途径.由于该途径的最初羧化阶段,形成的3-磷酸甘油分子只有三个碳原子,因此,这个过程称为C3途径,而以C3途径同化CO2的植物,称为C3植物.如小麦,大麦,水稻,棉花,大豆等,许多生存在温凉或湿润环境中的植物均属此类型.由于此类植物有较高的光呼吸率,因而CO2的固定量较低,光合效率低.
②C4二羧酸途径:
这一途径在固定CO2时最初形成4个碳原子的草酰乙酸,故称为C4途径,以这一途径固定CO2的植物称为C4植物.C4植物的光合强度能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而一般C3植物随光强达20-50klx时,光合强度便不会增加了.因此,C4植物又称为高光效植物.
③景天酸代谢途径(CAM):
在荒漠日照强烈和干旱条件下生长的许多肉质植物属于这种代谢途径类型.白天由于蒸腾作用强烈,需要防止水分大量消耗.它们的气孔可以完全关闭.夜间才开放气孔吸收CO2,先将它固定于四碳双羧酸中,白天在阳光下,再从四碳二羧酸中释放出来,供光合碳循环同化.
3.水
光合作用的原料,缺水显著抑制光合速率.
4.温度:
温度升高,总光合速率升高,但超过最适温度则又转为下降;而呼吸速率随温度上升而呈指数上升;结果使净生产量与温度呈峰型曲线.
5.营养元素
6.二氧化碳


(二)水域生态系统
1.光:
P=R/k*C*3.7
P:浮游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
R:相对光合率
K:光强度随水深度而减弱的衰变系数
C:水中的叶绿素含量
2.营养物质:
海洋生产力偏低,由于缺乏营养物质.肥沃土壤可含0.5%的氮,1m2土壤表面生长50千克植物(干重);富饶的海水含氮0.00005%,1m2海水只维持不足5克浮游植物.


第7题:

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包括()。

A:生物多样性
B:物种的可繁衍水平
C:植被的连续性
D:系统结构和组成的完整性

答案:A,B,C,D
解析: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包括:①植被连续性;②生物量和生产力水平(物种的可繁衍水平);③生物多样性;④生态系统组成完整;⑤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完整性。

第8题:

湖泊有独特的发展过程,从产生到衰老,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由()变为()。

A.水域生态系统,荒地生态系统

B.水域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

C.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D.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C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 总纲》,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内容可不包括 ( )。

A.生态系统组成
B.生态系统结构
C.生态系统功能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3.6生态系统完整性,反映生态系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然状态、稳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程度。应从生态系统组成(A不选)、结构(如连通性、破碎度等)(B不选)与功能(如系统提供的各种产品、服务)(C不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第10题:

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气温升高使()。

  • A、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减少,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 B、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减少,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 C、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 D、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