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及强化治疗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及强化治疗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A、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

B、早期强化治疗

C、应用环孢素治疗

D、激素治疗

E、待其自然恢复


参考答案:B

第2题:

关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A.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

B.早期强化治疗

C.应用环孢素治疗

D.治疗感染灶

E.待其自然恢复


正确答案:B
治疗包括针对急性免疫介导性炎症病变的强化治疗以及针对肾病变后果(如钠水潴留、高血压、尿毒症及感染等)的对症治疗两方面。尤其强调在早期做出病因诊断和免疫病理分型的基础上尽快进行强化治疗。

第3题: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治疗原则是什么

A.卧床休息,避免过劳及感染

B.抗炎对症治疗

C.去除病因及对症治疗

D.强化治疗

E.透析治疗


【正确答案是】D

第4题:

Ⅲ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伴有威胁生命的肺出血,首选

A.强化血浆置换治疗
B.利尿治疗
C.降压治疗
D.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E.激素治疗

答案:A
解析:
强化血浆置换疗法对于原发性小血管炎所致Ⅲ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作用迅速,肯定,应首选。

第5题: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降压治疗原则和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积极控制高血压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十分重要的坏节,因为高血压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硬化的重要因素。降压治疗的原则是:①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尿蛋白≥1g/d血压应控制在125/75 mmHg以下;尿蛋白<1 g/d,血压控制可放宽到130/80mmHg以下②选择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肾保护作用的降血压药物。主要措施为:①患者应限盐(<3g/d);②有钠水潴留容最依赖性高血压患者,应限盐<6 g/d,可选用噻嗪类利尿药。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则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它们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保护作用,可作为慢性肾炎患者控制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其他抗高血压的药物钙拮抗剂,α,β受体阻断药在血压难以控制时可联合应用降压药。

第6题: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治疗原则是

A.卧床休息,避免过劳及感染

B.抗炎对症治疗

C.去除病因及对症治疗

D.强化治疗

E.透析治疗


正确答案:D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治疗包括针对急性免疫介导性炎症病变的强化治疗和针对肾脏病变后果(如钠水潴留、高血压、尿毒症及感染等)的对症治疗两方面。尤其强调在早期作出病因诊断和免疫病理分型的基础上尽快进行强化治疗。

第7题: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期治疗措施最主要的是A.应用免疫抑制剂 B.应用糖皮质激素 SXB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期治疗措施最主要的是

A.应用免疫抑制剂

B.应用糖皮质激素

C.应用抗凝剂

D.应用抗血小板解聚药

E.保护残余肾功能


正确答案:E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期肾功能出现缓慢、不可逆损害,此时的治疗主要以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为重点。

第8题: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期治疗措施最主要的是

A、免疫抑制剂

B、糖皮炎激素

C、抗凝剂

D、利尿

E、保护残余肾功能


参考答案:E

第9题:

男,32岁。水肿,进行少尿1周。查体:155/100mmHg,双下肢水肿。化验:尿蛋白(﹢﹢﹢),血肌酐350μmol/L,血尿素氮27mmol/L,诊断为急进行肾小球肾炎。治疗错误的是

A、所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必须采用强化治疗
B、可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C、合并感染等因素不能进行强化治疗时,可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
D、应用各种强化治疗时,一般都要同时服用常规剂量的激素及细胞毒药物作为基础治疗
E、如果患者肾功能急剧恶化达到透析指征时,应尽早进行透析治疗

答案:A
解析: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情危重时采用强化治疗。

第10题:

急进性肾炎的治疗原则和强化治疗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案:
解析:
急进性肾炎的治疗原则是在早期作出病因诊断和免疫病理分型的基础上尽快进行强化治疗以及针对肾病变后果(如钠水潴留、高血压、尿毒症及感染等)的对症治疗两方面,凡急性肾衰竭已达透析指征者应及时透析.强化治疗的措施包括:①强化血浆置换疗法:每次置换血浆2~4 L,每日或隔日1次.直到血清抗体(如抗GBM抗体、ANCA)或免疫复合物转阴、病情好转, 一般需置换约6-10次左右。该疗法需配合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1mg/(kg·d),2一3月后逐渐减量]及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2~3mg/(kg·d)口服.累积量不超过8g]治疗。适用于各型但主要适用于I型、②甲泼尼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主要适用于Ⅱ、Ⅲ型,Ⅰ型疗效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