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关于直接药敏试验叙述错误的是()。A 直接药敏试验快速,接种标本后次日即可发出报告B 直接药敏试验不足之处在于试验时接种量难以标准化C 直接药敏试验报告后不需再用纯培养菌落做药敏试验D 直接药敏试验对混有杂菌和混合感染的标本不易明确其结果E 评定直接药敏试验结果时必须谨慎

题目
单选题
关于直接药敏试验叙述错误的是()。
A

直接药敏试验快速,接种标本后次日即可发出报告

B

直接药敏试验不足之处在于试验时接种量难以标准化

C

直接药敏试验报告后不需再用纯培养菌落做药敏试验

D

直接药敏试验对混有杂菌和混合感染的标本不易明确其结果

E

评定直接药敏试验结果时必须谨慎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直接药敏试验即在分离培养病原体同时,直接将临床标本接种于平板,用抗生素纸片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在18~24h内可获得结果。该法的优点为快速,接种标本后次日即可发出报告;不足之处在于试验时接种量难以标准化,且对混有杂菌和混合感染的标本不易明确其结果,故分离出纯培养物后应再做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药敏试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革兰阴性杆菌一旦ESBLs阳性,不管体外药敏试验如何,均应视为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

B、D试验是葡萄球菌的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试验

C、E试验法是一种接合稀释法和扩散法原理对抗菌药物直接定量的药敏技术

D、稀释法药敏试验可以检测MIC与MBC

E、纸片法药敏的琼脂板厚度要求3mm以上。


参考答案:E

第2题:

关于痰液标本的分级报告说法错误的:()

A.涂片直接镜检,12小时报告

B.培养初步结果,24小时报告

C.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分离平板上挑取病原菌做细菌鉴定和纯菌药敏试验,顺利者能在48小时发出完整报告

D.涂片直接镜检,2小时报告


答案:A

第3题:

29岁女性患者,因寒战,发热38.5℃,腰痛,尿频、尿急、尿痛1天而来院就诊。尿常规示白细胞满视野。应选择何种方法施治?

A、 取清洁中段尿作培养和药敏试验后,立即给予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药物14天

B、 取清洁中段尿作培养和药敏试验后,立即给予对革兰阳性球菌有效药物14天

C、 取清洁中段尿作培养和药敏试验,待报告后决定治疗方案

D、 取清洁中段尿作培养和药敏试验后,立即给予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药物3天

E、 取清洁中段尿作培养和药敏试验后,立即给予对革兰阳性球菌有效药物3天


答案:A

第4题:

药敏试验怎么做,急急!!!

请问各位达人 操作简单的药敏试验怎么做,要祥细的 有图步骤更好 谢谢!!!


目前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如下:

1、定性测定的纸片扩散法(disk diffusion test),K-B法: WHO推荐的全球统一的标准方法。

原理:含有定量抗菌货物的纸睡帖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地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细菌的生长被抑制,形成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质控:标准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应落在预期范围内,如果超出该范围,应视为失控而予以纠正。

影响因素:培养基的质量、药敏纸片的质量、接种菌量、试验操作质量、孵育条件、抑菌圈测量工具的精度和质控菌株本身的药敏特性等均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定量测定的稀释法(dilution test),主要测定细菌对某药的最低抑菌浓度,包括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

琼脂稀释法:原理:将不同剂量的抗菌药物加入融化并冷至50℃左右的定量MH琼脂中,制成含有不同递减浓度药物的平板。接种待没测菌(可在一个平板上做多株测定),35℃孵育16-24h,无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测试菌的MIC。

本试验特点是可同时做多株菌株的MIC测定,结果的重复性优于肉汤稀释法,且易于发现污染或耐药突变菌,是新药证时常用的外药敏试验经典参照标准。

3、E法(E test),结合了扩散法和稀释法各自的优点。

是结合了扩散法和稀释法各自的优点,操作简便同扩散法,又可以象稀释法一样直接定量测出抗菌药物对测试菌的最低MIC,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但是价格昂贵。

4、全自动药敏仪法,有Vitek、Microscan、Sensititre ARIS、ATB。

丁香园网友ljksbs 总结了常用药物抑菌圈直径大小来判断结果的标准,如下:
抗药 中介 敏感

AMK9阿米卡星 30ug ≤14 15-16 17
CLI 克林霉素 2ug ≤14 15-20 21
GEN庆大霉素 10ug ≤12 13-14 15
OXA苯唑西林 1ug ≤10 11-12 13
PEN青霉素 10U ≤28 - 29
AMS舒巴坦 10/10ug ≤11 12-14 15
AMP氨卞西林 10ug ≤13 14-16 17
PIP哌拉西林 100ug ≤17 - 18
FZN头孢唑碄 30ug ≤14 15-17 18
CAZ头孢它定 30ug ≤14 15-17 18
CIP环丙沙星 5 ug ≤15 16-20 21
ATM氨曲南 30ug ≤15 16-21 22
FRX头孢呋辛 30ug ≤14 15-17 18
IMP亚氨配南 10ug ≤13 14-15 16
VAN万古霉素 30ug 15
SXT复方新诺明 1.25/23.75 ug ≤10 11-15 16
目前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如下:

1、定性测定的纸片扩散法(disk diffusion test),K-B法: WHO推荐的全球统一的标准方法。

原理:含有定量抗菌货物的纸睡帖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地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细菌的生长被抑制,形成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质控:标准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应落在预期范围内,如果超出该范围,应视为失控而予以纠正。

影响因素:培养基的质量、药敏纸片的质量、接种菌量、试验操作质量、孵育条件、抑菌圈测量工具的精度和质控菌株本身的药敏特性等均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定量测定的稀释法(dilution test),主要测定细菌对某药的最低抑菌浓度,包括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

琼脂稀释法:原理:将不同剂量的抗菌药物加入融化并冷至50℃左右的定量MH琼脂中,制成含有不同递减浓度药物的平板。接种待没测菌(可在一个平板上做多株测定),35℃孵育16-24h,无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测试菌的MIC。

本试验特点是可同时做多株菌株的MIC测定,结果的重复性优于肉汤稀释法,且易于发现污染或耐药突变菌,是新药证时常用的外药敏试验经典参照标准。

3、E法(E test),结合了扩散法和稀释法各自的优点。

是结合了扩散法和稀释法各自的优点,操作简便同扩散法,又可以象稀释法一样直接定量测出抗菌药物对测试菌的最低MIC,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但是价格昂贵。

4、全自动药敏仪法,有Vitek、Microscan、Sensititre ARIS、ATB。

丁香园网友ljksbs 总结了常用药物抑菌圈直径大小来判断结果的标准,如下:
抗药 中介 敏感

AMK9阿米卡星 30ug ≤14 15-16 17
CLI 克林霉素 2ug ≤14 15-20 21
GEN庆大霉素 10ug ≤12 13-14 15
OXA苯唑西林 1ug ≤10 11-12 13
PEN青霉素 10U ≤28 - 29
AMS舒巴坦 10/10ug ≤11 12-14 15
AMP氨卞西林 10ug ≤13 14-16 17
PIP哌拉西林 100ug ≤17 - 18
FZN头孢唑碄 30ug ≤14 15-17 18
CAZ头孢它定 30ug ≤14 15-17 18
CIP环丙沙星 5 ug ≤15 16-20 21
ATM氨曲南 30ug ≤15 16-21 22
FRX头孢呋辛 30ug ≤14 15-17 18
IMP亚氨配南 10ug ≤13 14-15 16
VAN万古霉素 30ug 15
SXT复方新诺明 1.25/23.75 ug ≤10 11-15 16
有支原体感染.环脂红霉素S;强力霉素S;交沙霉素S;甲砜霉素S;克拉霉素S;美满霉素S;阿岐霉素S这几种药品比较敏感,可选用.一般服药疗程两周,第三周末再到医院复查.阿奇可作为首选药物.红霉素R环丙沙星R;已产生耐药性不选用.罗红霉素I;可乐必妥I;;司帕沙星I这三种药品中度敏感.

第5题:

药敏试验的注意事项有()

A.及时更新和扩大抗菌药物受试品种和数量

B.推行快速药敏试验和“分级报告”制度

C.推广简单易行的定量药敏测试方法

D.定期向临床科室总结和反馈药敏试验结果


答案:ABCD

第6题:

以下关于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应该遵循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A.应用标准化方法进行试验

B.临床标本可以直接做药敏试验

C.试验应当针对感染部位的致病菌

D.发现重要菌株应及时与临床沟通


答案B

第7题:

小便快速检验的特点以尿液的直接镜检结果为依据,进而进行培养计数,细菌鉴定和直接药敏试验,大多能在()小时出最后结果。

A.6

B.12

C.24

D.48


答案:C

第8题:

病例标本送检,一般常规进行的检验包括

A、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

B、药敏试验,动物试验,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

C、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药敏试验,动物试验

D、直接涂片镜检,药敏试验,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试验

E、染色镜检,药敏试验,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试验


参考答案:A

第9题:

关于直接药敏试验叙述错误的是

A、直接药敏试验快速,接种标本后次日即可发出报告

B、直接药敏试验不足之处在于试验时接种量难以标准化

C、直接药敏试验报告后不需再用纯培养菌落做药敏试验

D、直接药敏试验对混有杂菌和混合感染的标本不易明确其结果

E、评定直接药敏试验结果时必须谨慎


参考答案:C

第10题:

病原菌检验中可用于分型分析的方法是

A.分离培养

B.直接涂片镜检

C.血清学试验

D.药敏试验

E.生化试验


参考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