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876年,明治政府颁布《()》,取消华族、士族的世袭财富特权。

题目
填空题
1876年,明治政府颁布《()》,取消华族、士族的世袭财富特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不是共和制主要特征的()

A. 主权在民

B. 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权力派生于人民

C. 不承认世袭特权

D. 都是联邦制


正确答案: D

第2题:

明治维新中,完全剥夺了大名和武士对地方统治权的措施是:()

A.取消藩主特权

B.设立藩知事

C.废藩置县

D.将旧藩主集中到东京


参考答案:C

第3题:

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特权的法律化.


正确答案:
建立在士族大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以维护贵族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为目的,表现出封建特权法的鲜明特征。其中,曹魏统治时期,“八议”入律就是突出表现。魏明帝在制定《魏律》时,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八议”制度是对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后实行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它包括议亲(皇帝亲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有封建德行与影响的人)、议能(有大才能)、议功(有大功勋)、议贵(贵族官僚)、议勤(为封建国家勤劳服务)、议宾(前代皇室宗亲)。自此以后,“八议”成为各代刑律的重要内容。“官当”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折抵徒刑的一种特权制度。它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陈律》中。《北魏律·法例篇》规定:每一爵级抵当徒罪二年。南朝《陈律》规定更细,凡以官抵折徒刑,同赎刑结合使用。如官吏犯罪应判四至五年徒刑,准许以官当徒两年,其余年限服劳役。若判处三年徒刑,准许以官当徒两年,剩余一年可以赎罪。这表明当时封建特权法有进一步发展。

第4题:

创办模范工厂首先发生在明治维新的()。

  • A、第一阶段,1868年明治新政府成立到1878年明治六年政变
  • B、第二阶段,1867年明治六年政变到1881年明治十四年政变
  • C、第三阶段,1881年明治十四年政变到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 D、第三阶段,1867年明治六年政变到1881年明治十四年政变

正确答案:A

第5题:

()和()的颁布,表明明治政府已经抛弃明治维新之初的改革精神,标志着反动的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 A、日本国宪法
  • B、大日本帝国宪法
  • C、教育敕语
  • D、学制

正确答案:B,C

第6题:

请教门阀士族的特权问题

门阀士族的特权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
门阀士族地主阶级是一个特殊的阶级,它的特殊主要体现在经济、血缘、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 门阀士族的经济以农奴制庄园经济为主。它是以中国封建社会大土地所有制的一般形态为主,兼收并蓄了奴隶制经济残余的某些特征,有机地熔为一体。具有奴隶社会分封制经济残余中的那种自给自足与闭关自守性。农奴是当时庄园经济中的基本农业劳动者,他是由佃农转化而来的。所谓的佃客、徒附、宾客均是当时对不同身份的农奴的称呼。佃农由于完全丧失了土地所有权,因此,农奴与奴隶一样,对庄园主——门阀士族有着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门阀士族在血缘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婚姻与社交活动上。中国奴隶社会的结构是以牢固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这种结构到了秦代已经淡薄了。
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
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
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
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
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

第7题:

1876年,明治政府颁布《()》,取消华族、士族的世袭财富特权。


正确答案:金禄公债条例

第8题:

明治政府颁布的日本宪法,称为()。


参考答案:帝国宪法

第9题:

南朝时北齐士族王源把女儿嫁给寒门潢璋之的儿子,士族沈约上书弹劾,请求把王源免官禁锢。此事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 A、士族与庶族通婚触及士族利益
  • B、士族在南朝仍有很大的特权
  • C、士族竭力维护自己特殊的社会地位
  • D、庶族不能与士族通婚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士族通过()获得权力。

  • A、财富
  • B、血缘
  • C、道德
  • D、知识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