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市场上某种汽车的售价为每辆10000美元,对其进口征收20%的关税,则该国对汽车的名义保护率为( )

题目
单选题
在国际市场上某种汽车的售价为每辆10000美元,对其进口征收20%的关税,则该国对汽车的名义保护率为( )
A

8%

B

10%

C

20%

D

1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产品的国内生产销售价格是100万元,其中原料全部为国内采购,其价值是50万元,在生产中新增的价值是50万元,如果对这种产品征收20%的名义从价关税,则名义关税的有效保护率是30%。()


正确答案:错

第2题:

假设中国进口汽车,且中国汽车生产和消费不影响国际市场上的汽车价格。若中国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这对国内汽车生产、消费、价格以及福利有何影响?


答案:
解析:
由于关税只向进口商品征收,所以,征收关税使进口商品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而限制了进口。如果中国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则国内汽车生产增加,消费减少,价格上涨,社会福利减少。图1—2说明了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的影响。

图1-2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如图1-2所示,D线表示中国对汽车的需求曲线,S表示国内汽车的供给曲线。由于中国汽车生产和消费不影响国际市场上的汽车价格,则P7可表示征收关税前的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即自由贸易条件下的价格;只表示征收关税后的国内汽车价格。 假设关税为从量税,£表示对单位进口汽车所征收的关税,则征收关税后国内汽车的价格可表示为:Pt=Pu +t,故汽车价格上涨。 在自由贸易下,对应于国际市场上的汽车价格Pw,国内生产为Q1;征收关税之后,国内生产提高到Q3,即征收关税后,国内生产增加了Q1 Q3,生产者剩余增加口。 征收关税后,国内消费量为Q3,与征收关税前的消费量Q2相比,消费量减少了Q4 Q2,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另外,通过征税,政府获得关税收入r。 由图1—2可知,关税的净福利效应一生产者福利增加一消费者福利损失十政府财政收入一a-(a+b+c+d)+c= -(b+d),即社会净福利遭受损失。

第3题:

假设在自由贸易下本国汽车售价为10000元,其中投入成本(零部件及原材料等)为8000元。现对汽车征收50%关税,而对零部件和原材料等征收25%的关税,则有效保护率为()。

A.100%

B.150%

C.175%

D.200%


正确答案:B

第4题:

假设某国生产电视机需要投入进口显像管,电视机、显像管的国际市场价格分别为1000美元和500美元。若该国对进口电视机、显像管分别征收20%和10%的从价关税,则该国对电视机的有效保护率为()

  • A、10%
  • B、30%
  • C、33%
  • D、100%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1千克棉布的CIF价格是80元人民币,其投入的棉纱价格为60元,占其成品价格的75%。如果我国进口棉纱在国内加工棉布,原料的投入系数相同,假设对进口棉布征收20%的正常关税;对进口棉纱征收5%的进口关税。请问:征收关税对棉布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正确答案:(1)国内售价:80*(1+20%)=96元/千克
(2)原料投入:60*(1+5%)=63元/千克
(3)ERP=[(96-63)-(80-60)]/(80-60)*100%=65%

第6题:

已知自由贸易时进口布料及其它制衣原料成本为32美元,成衣价格为40美元。假定对进口成衣征收10%的从价关税,同时对服装生产所用进口原料征收5%的从价关税,则关税对服装生产的有效保护率是()

A.10%

B.15%

C.30%

D.50%


答案:C

第7题:

如果某国对A产品征收10%的关税,对其投入品B也征收10%的关税,则该国对该产品的有效关税保护率为()。

  • A、5%
  • B、10%
  • C、15%
  • D、20%

正确答案:A

第8题:

A国棉布进口名义关税为18%,纯棉成衣作为最终产品“增值”部分为45%,纯棉成衣进口名义关税为36%,问该国对纯棉成衣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E=T/V=18%/45%=40%

第9题:

某国对进口电视机、显像管分别征收20%和10%的从价关税,其中进口显像管价值在电视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为40%,则其有效关税保护率为()

  • A、20%
  • B、26.67%
  • C、40%
  • D、47.52%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某种产品的价格为300元,其中220元为原材料成本。如果对同类产品的进口征收10%的关税,对原材料的进口征收5%的关税,那么该产品的有效保护率为()。

  • A、10%
  • B、5%
  • C、15%
  • D、23.8%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