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接受瓣膜置换手术,现行抗凝治疗的患者能否施行椎管内或硬膜外麻醉?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类风湿患者又如何?

题目
问答题
已接受瓣膜置换手术,现行抗凝治疗的患者能否施行椎管内或硬膜外麻醉?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类风湿患者又如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对于抗凝治疗患者,区域麻醉仅用于其利益风险值远远大于其他麻醉方式时。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一旦终止抗凝治疗,将导致瓣膜血栓形成和/或血栓症,危及生命。因此,凝血时间监测极为重要。应保证既能防止病理性血栓形成又避免自发性出血。术前3~5d停服口服抗凝药,同时开始静脉注射肝素。椎管内或硬膜外麻醉前4~6小时停用肝素,术后1h再继续使用,可防止硬膜外血肿。如果术中有出血倾向,则于术后12h复用。除非术前有明确出血或淤斑,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均可应用椎管内或硬膜外麻醉。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不正确的是

A、口服抗凝剂期间如出现呕吐腹泻为正常反应,无须任何处理

B、长期服药患者在接受其他手术时,术前应停药2天

C、引流管拔除术后3天才可口服华法林

D、置换机器瓣者抗凝治疗需3个月

E、置换生物瓣者需终生抗凝治疗


参考答案:ABCDE

第2题:

风湿性瓣膜病患者行机械瓣膜置换后需长期服用的药物是( )。

A.肝素
B.华法林
C.VitK
D.利多卡因
E.阿司匹林

答案:B
解析:
风湿性瓣膜病患者进行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华法林。这是一种抗凝药,预防血栓形成。

第3题:

瓣膜置换术后长期服抗凝者如需接受其他手术,应在术前( )暂停抗凝药

A.5d

B.4d

C.3d

D.2d

E.1d


正确答案:D

第4题:

已接受瓣膜置换手术,现行抗凝治疗的患者能否施行椎管内或硬膜外麻醉?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类风湿患者又如何?


正确答案:对于抗凝治疗患者,区域麻醉仅用于其利益风险值远远大于其他麻醉方式时。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一旦终止抗凝治疗,将导致瓣膜血栓形成和/或血栓症,危及生命。因此,凝血时间监测极为重要。应保证既能防止病理性血栓形成又避免自发性出血。术前3~5d停服口服抗凝药,同时开始静脉注射肝素。椎管内或硬膜外麻醉前4~6小时停用肝素,术后1h再继续使用,可防止硬膜外血肿。如果术中有出血倾向,则于术后12h复用。除非术前有明确出血或淤斑,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均可应用椎管内或硬膜外麻醉。

第5题: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已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现6周妊娠。 患者能否耐受妊娠,与以下哪项因素无关()

  • A、手术后心功能
  • B、心胸比
  • C、置换瓣膜口径及功能
  • D、术后妊娠时间
  • E、是否需要长期抗凝治疗

正确答案:E

第6题:

(题干)患者28岁,现妊娠6周。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已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患者能否耐受妊娠,与以下哪项因素无关

A.手术后心功能

B.心胸比

C.置换瓣膜口径及功能

D.术后妊娠时间

E.是否需要长期抗凝治疗


正确答案:E
心瓣膜病变进行性发展。术后心功能改善,恢复至Ⅰ~Ⅱ级;心胸比降低到0.60,即应及早妊娠。一般在术后2~3年内。置换瓣膜尤其是生物瓣,有远期衰败可能,应注意其功能。置换瓣膜口径>25号,可以降低流产率。抗凝治疗不是妊娠禁忌。

第7题: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最常见的抗凝药物是()。

  • A、肝素
  • B、潘生丁
  • C、新抗凝片
  • D、阿司匹林
  • E、华法林

正确答案:E

第8题:

妊娠后期可以导致胎儿严重出血,甚至死胎的药物是

A.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

B.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大剂量苯巴比妥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

C.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和大剂量苯巴比妥

D.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

E.大剂量苯巴比妥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


正确答案:B

第9题: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是()

  • A、肝素
  • B、阿司匹林
  • C、醋酸香豆素
  • D、华法林
  • E、多潘立酮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某患者,女性,76岁。在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后,准备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医师告知该患者,很多药物和食物均可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所以需要定期监测INR值。下列药物中,可使华法林抗凝作用减弱的是()

  • A、甲硝唑
  • B、保泰松
  • C、西咪替丁
  • D、苯妥英钠
  • E、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