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杨某是北方涂料工业研究设计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其利用企业财务管理的漏洞和自身职务之便,私自挪用离退休人员工资、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共300余万元,用于购买彩票、炒股和赌博。杨某的行为构成了()。A 贪污贿赂罪B 挪用公款罪C 盗窃罪D 玩忽职守罪

题目
单选题
杨某是北方涂料工业研究设计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其利用企业财务管理的漏洞和自身职务之便,私自挪用离退休人员工资、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共300余万元,用于购买彩票、炒股和赌博。杨某的行为构成了()。
A

贪污贿赂罪

B

挪用公款罪

C

盗窃罪

D

玩忽职守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题目中杨某利用自身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和营利活动,已经构成了挪用公款罪。故本题答案选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张某原为一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5年前曾指使出纳将300万元公款炒股票,并将盈利的60万元据为己有。随后,他所在的公司改制,但张某隐瞒了炒股票盈利的事实,其行为构成()

A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

B职务侵占罪和挪用公款罪

C挪用公款罪

D侵占罪


正确答案:B
17、【答案解析】B。张某利用职务挪用公款后炒股,并侵吞赢利,实质为侵占和挪用公款。故选B。

第2题:

甲为国家机关派往某股份公司的部门主管,其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巨资奢侈挥霍。甲构成( )。

A.职务侵占罪

B.挪用资金罪

C.挪用公款罪

D.贪污罪


正确答案:D
甲作为国有机关派驻公司企业的管理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范围,其挪用巨款挥霍的行为可以认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构成贪污罪。

第3题:

郑某是某省农业银行信贷员,2004年5月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客户资金80余万元借给某私营独资企业,2004年12月案发,郑某的行为构成( )

A.挪用特定款物罪

B.挪用公款罪

C.业务侵占罪

D.挪用资金罪


正确答案:B
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款物。另外,根本就没有业务侵占罪这一罪名,故用排除法即可选出正确答案B。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第1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等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也应选B。

第4题:

某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走私活动,情节严重,孙某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走私罪
D.挪用公款罪和走私罪


答案:D
解析:
挪用公款进行犯罪活动的,以挪用公款罪和其他罪进行数罪并罚。

第5题:

在挪用公款罪、徇私舞弊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玩忽职守罪等罪名中,只有挪用公款罪属于贪污贿赂罪。()


答案:错
解析:
贪污贿赂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侵害国家廉政制度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中,多数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也有的是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密切相关,如拒不说明巨额财产来源、隐瞒境外存款,还有的是与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具有对向性的行贿、介绍贿赂的行为。行为方式除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表现为不作为之外,其他犯罪通常表现为作为。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6题:

甲某是中国工商银行分理处主任,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储户存入的委托贷款100余万元不入账,归个人用于经营汽车运输、赌博、炒股以及购买房子、家具等。贷款期满后,甲某采取自制取款凭条透支储户存款的手段归还了上述100余万元的委托贷款。致使库款与账面不符,出现100余万元的亏空。为了对付上级的财务检查,甲某找到乙某,请乙某以个人名义与办事处签订了一份虚假的100万元贷款合同,用以冲抵该100万元的亏空。在财务检查时,会计从账面发现办事处尚有乙某的100万元贷款没有收回,督促甲某收回该笔贷款案发。那么:( )

A.甲某构成贪污罪,贪污金额200万元

B.甲某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犯罪金额各100万元

C.甲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200万元

D.甲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100万元


正确答案:D
【考点】贪污与挪用的区别
【解析】挪用公款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暂时地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贪污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意图永远地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本案中因为是“挂账”,而没有“销账”,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一般认为是挪用性质。

第7题:

非国家工作人员滕某受某国家机关委托管理国有财产。在受托管理国有财产期间,.滕某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国有资金20万元用于炒股。滕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挪用公款罪 B.贪污罪 C.职务侵占罪 D.挪用资金罪


正确答案:D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挪用国有资金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 规定,对于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 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挪用资金罪定罪处罚。据此, D项当选。

第8题:

秦某系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位之便,伪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费10万元。秦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

A.职务侵占罪

B.贪污罪

C.侵占罪

D.挪用公款罪


正确答案:B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第9题:

张某是某服装公司的法人代表,与担任出纳职务的妹夫合谋将100万元公司资金挪用到股市炒股,并将盈利的20万元平分。张某的行为构成:
A挪用公款罪
B挪用资金罪
C职务侵占罪
D贪污罪


答案:B
解析:
解析
挪用资金罪,根据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本题中张某属于普通主体,其行为符合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
故正确答案为B。

第10题:

某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走私活动,情节严重,甲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走私罪
D.挪用公款罪和走私罪


答案:D
解析:
【精解】根据司法解释,挪用公款之后利用公款进行其他犯罪的,应当按照挪用公款罪与其他犯罪进行数罪并罚。这是司法解释对牵连犯处断原则的特别规定。故选D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