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女性,36岁,甲亢,服丙基硫氧嘧啶月余,症状好转,近二日喉痛,心率增快,全身乏力,似有低热。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四个月,症状缓解,但甲状腺肿大更明显,突眼也加重,最宜采取哪一项措施()A 加大抗甲状腺药物B 抗甲状腺药物减量并加甲状腺制剂C 更换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D 放射性I治疗E 手术治疗F 选两种抗甲状腺药物

题目
单选题
女性,36岁,甲亢,服丙基硫氧嘧啶月余,症状好转,近二日喉痛,心率增快,全身乏力,似有低热。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四个月,症状缓解,但甲状腺肿大更明显,突眼也加重,最宜采取哪一项措施()
A

加大抗甲状腺药物

B

抗甲状腺药物减量并加甲状腺制剂

C

更换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

D

放射性I治疗

E

手术治疗

F

选两种抗甲状腺药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21岁,未婚,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应用丙硫氧嘧啶150mg tid治疗4个月后,出现体重增加,乏力,怕冷,突眼加重,治疗方案应该调整为( )

A.加大丙硫氧嘧啶用量
B.丙硫氧嘧啶减量并加甲状腺素片
C.换用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
D.放射性I治疗
E.手术治疗

答案:B
解析:
丙硫氧嘧啶用法用量:用于治疗成人甲状腺功能亢进,开始剂量一般为每天300mg,视病情轻重介于150~400mg,分次口服,一日最大量600mg。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维持量每天50~150mg,视病情调整;小儿开始剂量每日按体重4mg/kg,分次口服,维持量酌减。(1)用药剂量应个体化,根据病情、治疗反应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随时调整。(2)每日剂量分次口服,间隔时间尽可能平均。(3)甲亢手术前7~10天应加用碘化物,以减轻甲状腺充血,便于手术。(4)放射性碘治疗前2~4天应停用抗甲状腺药,以减少对放射性碘摄取的干扰。放射性碘治疗后3~7天可恢复用药,以促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5)如出现甲减症状和体征,应减量或暂时停药,并辅以甲状腺激素制剂。(6)如出现粒细胞缺乏或肝炎的症状和体征,应停止用药,并予以支持疗法。轻度白细胞减少不必停药,但应加强观察,复查血象。(7)出现严重皮疹或颈淋巴结肿大时应停药观察。故本题选择B。

第2题:

女性,36岁。甲亢,服丙硫氧嘧啶月余,症状好转,近2日喉痛,心率增快,全身乏力,似有低热。丙硫氧嘧啶治疗4个月,症状缓解,但甲状腺肿大更明显,突眼也加重,最宜采取哪一项措施()。

  • A、加大抗甲状腺药物
  • B、抗甲状腺药物减量并加甲状腺制剂
  • C、更换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
  • D、放射性131I治疗
  • E、手术治疗
  • F、选两种抗甲状腺药物

正确答案:B

第3题:

患者女,36岁,甲亢,服丙基硫氧嘧啶月余,症状好转,近两日喉痛,心率增高,全身乏力,似有低热。

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A.甲状腺功能低下
B.皮疹
C.粒细胞减少
D.中毒性肝病
E.消化道症状
F.肌无力G房颤

答案:B,C,D
解析:
2.抗甲状腺药物使用剂量过多,可以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但不是不良反应,属用药过量。消化道症状、肌无力、房颤是甲亢的表现。
4.T、T降至正常范围,TSH恢复正常说明抗甲状腺治疗有效,但不能停药,可减量,继续维持治疗1-1.5年。粒细胞减少、肝功损害是抗甲亢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4题:

女性,36岁。甲亢,服丙硫氧嘧啶月余,症状好转,近2日喉痛,心率增快,全身乏力,似有低热。丙硫氧嘧啶治疗4个月,症状缓解,但甲状腺肿大更明显,突眼也加重,最宜采取哪一项措施()。

  • A、加大抗甲状腺药物
  • B、抗甲状腺药物减量并加甲状腺制剂
  • C、更换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
  • D、放射性I治疗
  • E、手术治疗
  • F、选两种抗甲状腺药物

正确答案:B

第5题:

女性,36岁。甲亢,服丙硫氧嘧啶月余,症状好转,近2日喉痛,心率增快,全身乏力,似有低热。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 A、甲状腺功能低下
  • B、皮疹
  • C、粒细胞减少
  • D、中毒性肝病
  • E、消化道症状
  • F、肌无力

正确答案:B,C,D

第6题:

患者,女,21岁,未婚,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应用丙硫氧嘧啶150mg tid治疗4个月后,出现体重增加、乏力、怕冷、突眼加重,治疗方案应调整为

A.加大丙硫氧嘧啶用量
B.丙硫氧嘧啶减量并加用甲状腺素片
C.换用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
D.放射性131I治疗
E.手术治疗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抗甲状腺药物的合理应用。甲亢的初治阶段用丙硫氧嘧啶,成人起始剂量为300~450mg/d,分3次服用,1~2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该患者已服用4个月,出现体重增加、乏力、怕冷等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应逐步降低丙硫氧嘧啶剂量并加用甲状腺素片,故选B答案。放射性131I治疗的适应证为:①中度甲亢,年龄在25岁以上者;②对抗甲状腺药物有过敏等反应而不能继续使用,或长期无效,或治疗后复发者:③合并心、肝、肾疾病等不宜手术,或术后复发,或不愿手术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为:①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者;②甲状腺巨大有压迫症状者;③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

第7题:

女性,36岁。甲亢,服丙硫氧嘧啶月余,症状好转,近2日喉痛,心率增快,全身乏力,似有低热。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 A、甲状腺功能低下
  • B、皮疹
  • C、粒细胞减少
  • D、中毒性肝病
  • E、消化道症状
  • F、肌无力
  • G、房颤

正确答案:B,C,D

第8题:

患者女,36岁,甲亢,服丙基硫氧嘧啶月余,症状好转,近两日喉痛,心率增高,全身乏力,似有低热。

丙基硫氧嘧啶治疗4个月,症状缓解,但甲状腺肿大更明显,突眼也加重,最宜采取哪一项措施
A.加大抗甲状腺药物
B.抗甲状腺药物减量并加甲状腺制剂
C.更换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
D.放射性I治疗
E.手术治疗
F.选两种抗甲状腺药物

答案:B
解析:
2.抗甲状腺药物使用剂量过多,可以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但不是不良反应,属用药过量。消化道症状、肌无力、房颤是甲亢的表现。
4.T、T降至正常范围,TSH恢复正常说明抗甲状腺治疗有效,但不能停药,可减量,继续维持治疗1-1.5年。粒细胞减少、肝功损害是抗甲亢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9题:

女性,41岁,复发性甲亢,甲状腺Ⅱ。肿大,伴双侧叶结节,经丙基硫氧嘧啶治疗2个月,症状明显减轻,但甲状腺无缩小,心率78次/分,血FT、FT正常。应采用下述哪项治疗()

  • A、加用甲状腺素片
  • B、手术治疗
  • C、继续原治疗
  • D、加大丙基硫氧嘧啶用量
  • E、减少丙基硫氧嘧啶用量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患者,女性,41岁,复发性甲亢,甲状腺I。肿大伴双侧叶结节,经丙基硫氧嘧啶治疗2个月,症状明显减轻,但甲状腺无缩小,心率78次/分,血 FT3,FT4正常应采用下述哪项治疗()

  • A、继续原治疗
  • B、手术治疗
  • C、加用甲状腺素片
  • D、加大丙基硫氧嘧啶用量
  • E、减少丙基硫氧嘧啶用量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