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关于池塘底质的质地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池塘底质的质地主要由土壤颗粒的分布所决定B 沙质底质容易造成渗漏C 黏质底质可以向水体提供微量元素D 一般池塘底质中黏土含量25%~55%比较合理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池塘底质的质地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池塘底质的质地主要由土壤颗粒的分布所决定

B

沙质底质容易造成渗漏

C

黏质底质可以向水体提供微量元素

D

一般池塘底质中黏土含量25%~55%比较合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海图底质注记中,“泥沙”表示:()

A.分层底质,上层为沙,下层为泥

B.分层底质,上层为泥,下层为沙

C.沙的成分多于泥的成分的混合底质

D.泥的成分多于沙的成分的混合底质


正确答案:D

第2题:

简述池塘底质的改良措施.


正确答案: 1.排干池水,挖除过多淤泥;
2.晒塘;
3.施生石灰;
4.养、种轮作;
5.在鱼类生长季节采用翻动塘泥,或用水质改良机吸出部分淤泥

第3题:

池塘底质中的C/N比值可以决定( )向养殖水体的释放量。

A.N

B.P

C.Ca

D.S

E.K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下列不是池塘养殖底质恶化的表现的是()

  • A、水体表面出现泡沫
  • B、底泥变黑且发臭
  • C、底泥产生气泡
  • D、饵料台有黑臭有机物

正确答案:A

第5题:

海图底质注记中,缩写“S.M.”表示()

  • A、分层底质,上层为沙,下层为泥
  • B、分层底质,上层为泥,下层为沙
  • C、沙的成分多于泥的成分的混合底质
  • D、泥的成分多于沙的成分的混合底质

正确答案:D

第6题:

锚的抓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A.链长

B.链长、底质

C.锚重、链长、底质

D.锚重、链长、底质、水深、抛锚方法


参考答案:D

第7题:

池塘底质改良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排干池水,挖除过多淤泥。最好排水清塘一次,使之保持在20cm为宜,清除的淤泥可作农作物的肥料。2.晒塘:于冬季排干水,让风吹日晒,使之变得干燥疏松,增加透气性,分解有机质,杀灭病菌及寄生虫,来年可向池中提供丰富的营养。
3.施生石灰
作用:
(1)杀灭寄生虫、病菌等有害生物。
(2)提高pH值,使之呈微碱性,促进被吸收的盐的释入,增加池水肥度
(3)可提高水体硬度碱度,增加水体缓冲力。
(4)可疏松底质,增加透气性,有利于有机质的充分分解,减少来年的有机质负荷,增加营养元素。
4.养、种轮作:
(1)吸收水分,使土干透,并将氧输入土中,便于有机力分解矿化,增加营养,疏松土质。
(2)农作物本身有经济价值。
5、在鱼类生长季节采用翻动塘泥,或用水质改良机吸出部分淤泥。
尽量减少向池塘中使用有机粪肥,减少有机物污染,尽可能利用池塘本身已有的肥料源。

第8题:

下列关于池塘底质的质地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池塘底质的质地主要由土壤颗粒的分布所决定

B.沙质底质容易造成渗漏

C.黏质底质可以向水体提供微量元素

D.一般池塘底质中黏土含量25%~55%比较合理

E.池塘底质中的有机物是底栖动物和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素


正确答案:C

第9题:

瘦水池塘或新建池塘的底质较差,可以用()改良

  • A、将肥料分堆于浅水处
  • B、全池遍洒肥料
  • C、冬季排水后肥料遍洒池底
  • D、以上方法都可采用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池塘水质和底质怎样调控?


正确答案:水质调控:最经济有效的就是换水。正常情况下,池塘生产力与换水量成正比。但是换水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措施。应当换水的条件应具备以下一点或几点:1.水源好,理化指标正常。2池内浮游植物过多,能见度降低。3容氧、PH值,铵态氮含量超出正常指标。4.池底污染严重,甲烷,硫化氢等有毒质大量生成。5.养殖生物摄食量下降,出现浮头或者发生流行性疾病。换水还应掌握换水量和换水速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结果。此外还应应注重饵料的质量和饵料投喂技术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底质调控:底质恶化原因是因为饵料和代谢废物积聚池底,进行缺氧分解产生有毒午后物质影响生物生存和生长。
预防措施:彻底清淤,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科学投饵,保证充足溶氧。污染处理:泼洒适宜浓度的双氧水或者氧化亚铁等化学药品消除毒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