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底质的pH值影响施肥效果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效率,因而影响池塘生物容量、生物群落,和养殖产量。要达到高产量,则最佳

题目
单选题
池塘底质的pH值影响施肥效果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效率,因而影响池塘生物容量、生物群落,和养殖产量。要达到高产量,则最佳底质土壤pH值为(  )。
A

大于8.5

B

7.5~8.5

C

6.5~7.5

D

5.5~6.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池塘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随水深而增强。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池塘施肥时不必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 A、有效成分含量
  • B、对水体PH值得影响
  • C、肥料的价格
  • D、肥料的种类

正确答案:C

第3题:

池塘底质中的C/N比值可以决定( )向养殖水体的释放量。

A.N

B.P

C.Ca

D.S

E.K


正确答案:A

第4题:

增氧机的作用有哪些?池塘成鱼养殖使用增氧机能达到什么效果?


正确答案: 作用:增氧、搅水、曝气
效果:
1.增加溶氧,释放有害气体、促进物质循环;
2.使水质保持稳定、良好;
3.减少鱼病发生,减少浮头泛池的次数
提高池塘生产力:可使亩净产增加14%

第5题:

说明池塘pH的变化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在养殖水体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引起pH变化的主要因素。
(2)由于水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时空不均的特点,因而水体pH会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及垂直分布现象,并受溶氧、CO2、碱度、硬度等因素的影响。
(3)表水层在浮游植物迅速增殖时,白天的光合作用消耗水中CO2,结果水中积累CO32-,析出CaCO3沉淀,水的碱度和硬度都下降,同时水的pH上升,溶氧增加,pH午后达最高。
(4)夜晚,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不断积累CO2,水的pH降低,结果使得CaCO3沉淀溶解,碱度和硬度上升,溶氧减少,结果早上日出之前pH达最低值。
(4)底水层由于白天光照条件差,光合作用不强,但是呼吸作用照样进行,pH变化趋势与表水层相似,但是变化幅度非常小。

第6题:

池塘施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 A、使水体富营养化
  • B、培养饵料微生物
  • C、增加溶氧
  • D、降低pH值

正确答案:B

第7题:

在夜间池塘水体PH降低的因素不包括()

  • A、鱼类的呼吸作用
  • B、浮游动物的呼吸作用
  • C、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 D、浮游植物的呼吸作用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列关于池塘底质的质地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池塘底质的质地主要由土壤颗粒的分布所决定

B.沙质底质容易造成渗漏

C.黏质底质可以向水体提供微量元素

D.一般池塘底质中黏土含量25%~55%比较合理

E.池塘底质中的有机物是底栖动物和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素


正确答案:C

第9题:

池塘中的生物群落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主要包括微生物、水生维管束植物、浮游生物(藻类和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

第10题:

消除池塘氨氮的措施有()。

  • A、换水和调低pH值
  • B、增加生物密度
  • C、添加海水
  • D、添加淡水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