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砂土在振动下液化,主要原因是(  )。[2013年真题]

题目
单选题
饱和砂土在振动下液化,主要原因是(  )。[2013年真题]
A

振动中细颗粒流失

B

振动中孔压升高,导致土的强度丧失

C

振动中总应力大大增加,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

D

在振动中孔隙水流动加剧,引起管涌破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8度地震区,下列( )需要进行液化判别。

A.砂土
B.饱和粉质黏土
C.饱和粉土
D.软弱黏性土

答案:C
解析:

第2题:

振冲对砂土的作用主要是(  )。

A.振动液化
B.振冲形成碎石桩
C.振动密实
D.振冲置换

答案:A,C
解析:
由于砂土在振动作用下可能出现液化,所以振冲对砂土有振动液化的作用;根据振冲的性质知,也可以对砂土起到振动密实的作用。

第3题:

关于地基土的液化,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饱和砂土在振动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现象,而使其丧失抗剪强度。


正确答案:液化

第5题:

在砂土液化区内,上部结构的震害大都是由()引起的。

  • A、振动
  • B、地基失效
  • C、风化
  • D、喷砂

正确答案:B

第6题:

在( )设防条件下,不必对存在饱和砂土的地基进行液化判别。

A.6、7度
B.6度
C.7度
D.8度

答案:B
解析:

第7题:

对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进行液化判别时,在同一标准贯入试验深度和地下水位的条件下,如果砂土和粉土的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相同,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A. 粉细砂比粉土更容易液化
B. 黏粒含量较多的砂土较容易液化
C. 平均粒径d50为0.10~0.20mm的砂土不易液化
D. 粉土中黏粒含量越多越不容易液化

答案:A,D
解析:
A项正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3.4条规定,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粉细砂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小于粉土,由式(4.3.4)可知,可知粉细砂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大于粉土,故粉细砂比粉土更容易液化;BC两项错误,砂土的抗液化性能与平均粒径d50的关系密切,容易液化的砂土平均粒径d50在0.02~1.00mm之间,d50在0.07mm附近时最容易液化,砂土中黏粒含量超过16%时就很难液化;D项正确,粉土中的黏粒含量是影响粉土液化的重要因素,当粉土中黏粒含量增加时,土体中的黏粒逐渐从润滑作用变为密实、镶嵌作用,粉土的黏粒含量越高越不容易液化。

第8题:

饱和砂土在振动下液化,主要原因是(  )。

A、振动中细颗粒流失
B、振动中孔压升高,导致土的强度丧失
C、振动中总应力大大增加,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
D、在振动中孔隙水流动加剧,引起管涌破坏

答案:B
解析:
当饱和砂土在受到振动时,由于土中的水不能及时排除,导致孔隙水压力增大,当孔隙水压力增大到土的重力时,土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土的强度丧失,这种现象称为振动液化。

第9题:

在8度地震区,()需要进行液化判别。

  • A、砂土
  • B、饱和粉质黏土
  • C、饱和粉土
  • D、软弱粘性土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振动三轴试验表明,振动次数愈多,砂土抗液化剪应力愈高。()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