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试述《中华民国宪法》(1923年)的主要内容。

题目
问答题
试述《中华民国宪法》(1923年)的主要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由总纲、人民、参议员、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等7章56条构成,其基本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规定了国家性质。以“主权在民”的原则,建立民主共和国,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第二,规定了国家形式。中华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第三,规定了国家政体。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府组织原则,国家政治体制上采用责任内阁制。规定行政权力属于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院行使;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司法权属于法院。第四,规定了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分”。明确了人民享有选举、被选举、考试、请愿、诉讼等权利,并享有人身、财产、居住、迁徙、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项自由,但须受政府法律限制,并有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第五,规定了国家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法律文件上明确冠以中华民国的国名,虽然表述是“临时约法”,没有使用宪法字样,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由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共和的国家制度、政权组织形式、一般民主自由原则,它宣布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结束,在法律上体现了孙中山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设计方案,在诉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愿望,在观念上促使了民主共和开始深入人心,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在趋势上符合了社会前进的方向,所以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创举。

第2题:

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贿选宪法”的是( )。

A.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B.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C.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D.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正确答案:C
解析:北洋政府于1923年10月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因系曹锟为掩盖“贿选总统”丑名,继续维持军阀专政而授意炮制,故俗称“贿选宪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的“宪法”。

第3题:

简述《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的结构特点、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正确答案:

第4题:

袁世凯借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 B、《中华民国约法》
  • C、《中华帝国宪法草案》
  • D、《中华民国宪法》

正确答案:B

第5题:

简述《中华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依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确定国体与政体。(2)规定国民大会为全国最高政权机关,但对其职权加以限制。(3)形式上采用总统制,但总统的权力受立法院、行政院、监察院的制约。(4)规定人民各项民主自由权利及必要的宪法义务。(5)采取中央与地方分权体制,形式上赋予省、县两级地方政府以自治权。

第6题:

1923年颁布的()又被称作“贿选宪法”。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帝国宪法草案》

D.《中华民国宪法》


参考答案D

第7题:

史称“贿选宪法”的是( )

A.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B.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C.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D.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C
解析:
1923年曹锟贿赂议员选举他担任总统,为了替贿选的总统披上合法的外衣,迫使国会赶制的一部宪法,即《中华民国宪法》。由于这部宪法在起草和通过过程中受到曹锟贿选的操纵,故而被国人讥称为“贿选宪法”。

第8题: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制定的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主要包括()。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

D、《中华民国宪法》

E、《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参考答案:BCD

第9题:

试述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1)宪法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
(2)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3)宪法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4)宪法规定国家的经济制度;
(5)宪法维护国家统一。

第10题:

北京政府制定的宪法性文件包括()。

  • A、《十九信条》
  • 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 C、《中华民国约法》
  • D、《中华民国宪法》

正确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