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防火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题目
单选题
关于计算机“防火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它是在网络服务器所在的机房中建立的一堵用于防火的墙

B

它用于限制外界对某特定范围内网络的登录与访问

C

它不限制其保护范围内主机对外界的访问与登录

D

它可以通过在域名服务器中设置参数实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防火墙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防火墙主要由服务访问规则、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4个部分组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学校老师,然而给学校孩子上课时,她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很浮躁,她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校长找其谈话,她还不以为然:“我是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一群小孩子?”之后,她把对校长批评的不满都撒到孩子身上,上课时对打闹的孩子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问题: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正确答案: 小李的做法是错误的。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看,他的错误在于:
(1)没有遵守严谨治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严谨治学对教师来说,有两个内容:一是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小李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属于对学生不负责,没有严谨治学的态度。
(2)没有遵守热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还表现了一种职业上的政治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趋向合群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而小李在言语之中是对学生的轻视,不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
A

建立学生档案

B

班主任工作总结

C

班主任工作计划

D

操行评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因此,答案为D。

第3题:

单选题
狭义的德育专指(  )。
A

思想教育

B

道德教育

C

法纪教育

D

政治教育


正确答案: D
解析: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

第4题:

单选题
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

漫无目的幻想

B

走路

C

联想

D

发明创造


正确答案: D
解析: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有以下基本特点:①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如漫无目的的幻想,则不能称为问题解决。②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穿衣等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③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第5题:

填空题
德育过程是____社会化和____个体化的统一。

正确答案: 个体,社会规范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正确答案: 自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个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分别如下:
(1)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①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在1岁前从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产生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处于自我感觉阶段。
②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从会叫妈妈起,就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③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④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的、对自己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也开始发展。
(2)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①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各年龄间存在明显差异,而5岁是自我意识明显提高的转折点;
②自我意识各因素的发展速度与程度不同,自我评价能力(SA)略高于自我情绪体验(SE)和自我控制能力(SC),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速度比较平稳,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则呈明显的转折点,在5岁左右变化较大。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填空题
在影响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各种精神因素中,____、____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正确答案: 人的要素,幼儿园文化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问答题
家长怎样做到尊重儿童?

正确答案: 尊重儿童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尊重儿童,同样也适用于父母。家长尊重儿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儿童,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
家长应该认识到儿童年龄虽小,但是他们和成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儿童需要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爱护。家长要倾听儿童的意见,帮助儿童学会独立。
(2)满足儿童生理的和精神的需要
儿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理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家长要充分理解儿童的需要和提出恰当的要求,在满足孩子吃睡玩等活动的同时,真正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并给予满足。儿童的精神需要主要有游戏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等。
(3)耐心对待,不粗暴、不歧视
孩子年龄尚小,行为规范处于初步形成和掌握的阶段,行为经常会有反复和错误。家长要耐心对待儿童的行为问题,不要用歧视、讽刺的语言或者粗暴厌烦的态度对待儿童。
(4)尊重儿童自然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地诱导
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和成熟是有一定规律的,家长要承认并尊重孩子的成长特点,不要在孩子之间盲目攀比,给孩子造成压力。家长要在真切了解自己孩子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切不可拔苗助长。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单选题
瞬时记忆属于(  )。
A

感觉记忆

B

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工作记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第10题:

单选题
频率理论在解释听觉现象时,适用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
A

5000Hz以下

B

1000~5000Hz

C

5000~10000Hz

D

10000Hz以上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释听觉的现象的理论包括频率理论(包括电话理论及神经齐射理论)和位置理论(包括共鸣理论及行波理论),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频率理论的适用范围是频率在5000Hz以下的声音,而位置理论的适用范围是频率在1000Hz以上的声音。因此,对于频率在1000Hz以下的声音,频率理论是惟一适用的理论。而对于频率在5000Hz以上的声音,位置理论是惟一适用的理论。对于频率在1000~5000Hz的声音,两种理论均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