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措施。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治疗措施包括:一般处理:绝对卧床4-6周,避免一切引起血压和颅内压增高的诱因,止痛镇静,大便通畅;使用脱水剂降颅压;使用抗纤溶药物防止再出血;使用钙通道拮抗剂防止迟发性血管痉挛,脑脊液置换;手术根治。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


正确答案:表现为脑沟、脑池密度增高,出血量大时呈铸型。24小时内蛛网膜下腔出血CT发现占90%,约一周后出血被清除、吸收,CT不再显示,若一周后CT仍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提示有再次出血。

第2题: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血性脑脊液。

第3题:

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依据有①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呕吐;②脑膜刺激征阳性;③脑脊液检查呈均匀血性,压力增高。④排除脑膜炎与脑出血。前者开始有发热,脑脊液白细胞高,非血性脑脊液,后者意识严重,发病时即出现偏瘫等脑实质损害表现。治疗原则是制止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血管痉挛,去除引起出血的病因、预防复发。

第4题:

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制止继续出血。
(2)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脑梗死。
(3)祛除原因。
(4)防止复发。

第5题:

简述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内科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一般处理:绝对卧床4-6周,保持安静,避免增加血压与颅内压的诱因,保持大便通畅,给予镇静止痛剂.降低颅内压治疗。防治再出血用6-氨基己酸等抗纤溶药物.防治迟发性血管痉挛药如尼莫地平,西比灵等。每周二次腰穿放脑脊液(置换疗法)。

第6题: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是(),()和()。


正确答案: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

第7题:

简述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措施。


正确答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处理:绝对卧床4-6周,避免一切引起血压和颅内压增高的诱因,止痛镇静,大便通畅;使用脱水剂降颅压;使用抗纤溶药物防止再出血;使用钙通道拮抗剂防止迟发性血管痉挛,脑脊液置换;手术根治。

第8题: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颅CT显示为()

  • A、脑实质内低密度灶
  • B、脑实质内高密度灶
  • C、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
  • D、蛛网膜下腔低密度影
  • E、无明显变化

正确答案:C

第9题:

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1)发病急骤,青、中年多见。
(2)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和恶心、呕吐。
(3)明显的脑膜刺激征。
(4)脑脊液呈血性。
(5)头颅CT在脑池、脑裂内呈高密度影。

第10题:

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念


正确答案: 多种病因所致的颅底部或脑和脊髓表面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外伤、脑实质内或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等,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