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7岁。孕1产0,孕30周,首次来医院进行产前检查,骨盆外测量的径线低于正常值的是()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性,27岁。孕1产0,孕30周,首次来医院进行产前检查,骨盆外测量的径线低于正常值的是()
A

髂棘间径25cm

B

髂嵴间径27cm

C

骶耻外径17cm

D

出口横径9cm

E

耻骨弓角度9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28岁。孕4产0,孕40+5周。见红5小时入院。检查:骨盆外测量径线正常,枕右前位,胎心率140次/分,偶有宫缩。肛查:宫口未开,先露头,S-3,胎膜未破。关于该患者的诊断,正确的是

A、孕4产1

B、流产

C、先兆临产

D、临产

E、过期产


参考答案:C

第2题:

患者,女性,27岁。孕1产0,孕30周,首次来医院进行产前检查,骨盆外测量的径线低于正常值的是

A、髂棘间径25cm

B、髂嵴间径27cm

C、骶耻外径17cm

D、出口横径9cm

E、耻骨弓角度90°


参考答案:C

第3题:

患者,女,30岁,孕1产0。孕40周,规律宫缩4小时,破膜5小时入院,腹部检查:胎头高浮,应首先测量的骨盆径线是

A.入口径线

B.中骨盆径线

C.坐骨棘间径

D.出口横径

E.出口前后径


正确答案:A
该孕妇临产,规律宫缩,已破膜,但胎头高浮,应首先测量入口径线。

第4题:

患者女性,孕1产0。临产后4小时胎头仍不入盆,此时应测量的最有价值的径线是

A.对角径
B.出口横径
C.出口后矢状径
D.坐骨棘间径
E.坐骨切迹宽度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考虑为骨盆入口平面狭窄,主要测量骶耻外径、前后径和对角径。选项B和C涉及的是骨盆出口平面,而选项D和E涉及的是中骨盆平面,故选择A。【该题针对“产前检查及健康指导”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5题:

患者女性。孕1产0,孕41周,胎儿估计3400g,骨盆测量:坐骨结节间径7cm,出口后矢状径6.5cm,耻骨弓角度<90°,对其处理正确的是

A、行会阴侧切术

B、产钳术

C、行剖宫产术

D、等待自然分娩

E、静脉滴注缩宫素


参考答案:C

第6题:

患者女性,28岁。孕1产0,孕36周。骨盆测量:髂棘间径23cm,髂嵴间径25cm,骶耻外径18cm,坐骨结节间经7.5cm,对角径13cm。该患者的径线不正常的是A、对角径

B、骶耻外径

C、髂嵴间径

D、坐骨结节间径

E、髂棘间径

该患者应进一步测量A、耻骨弓角度

B、出口前矢状径

C、出口后矢状径

D、坐骨棘间径

E、坐骨切迹宽度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C

第7题:

孕38+2周,孕1产0。常规在地段门诊做产前检查,被诊为“均小骨盆"转院复诊。下述除了哪项外均应检查

A.骨盆外测量

B.骨盆内测量

C.B超检查

D.X线骨盆测量

E.测量体重


正确答案:D

第8题:

患者女性,孕1产0,临产后4小时胎头仍不入盆,此时应测量的最有价值的径线是

A、对角径

B、出口横径

C、出口后矢状径

D、坐骨棘间径

E、坐骨切迹宽度


参考答案:A

第9题:

孕妇,26岁,孕1产0,妊娠39周。因规律性腹痛6h入院,无产前检查。骨盆外测量:髂前上棘间径24cm,髂嵴间径26cm,骶耻外径18.5cm,坐骨结节间径8cm。根据以上资料回答 74~75 题。

第 74 题 还需要测哪条径线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患者女性,26岁。孕1产0,孕40周。产前检查无异常,孕期无合并症。检查:骨盆外测量径线正常,枕左前位,估计胎儿体重3500g。现临产10小时,宫口开全1小时,因羊膜囊突行人工破膜术。破膜后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呛咳、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为0,数分钟后患者死亡。

不是该病病理生理变化的是
A.肺动脉高压
B.全身小动脉痉挛
C.过敏性休克
D.多脏器功能衰竭
E.DIC

答案:B
解析:
1.给该患者人工破膜后,羊水有可能进入子宫蜕膜或子宫颈破损的小血管而发生羊水栓塞,患者出现了羊水栓塞的典型临床表现,故考虑诊断是羊水栓塞。

2.选项A、C、D和E都是羊水栓塞的病理生理变化,选项B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所以该题选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