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及预防和护理。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及预防和护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包括①过度镇静;②锥体外系副作,用,如震颤麻痹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③抽搐发作。
(2)自主神经系统副作用:①抗胆碱能副作用,如口干、视物模糊、心动过速、便秘、尿潴留;②抗肾上腺能副作用,如直立性低血压;③中枢性高热;④性功能障碍。
(3)心血管副作用: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为多见,其次为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波群改变以低电压、ST段下移及T波改变为多,少数出现束支传导阻滞。
(4)对肝脏的副作用:①胆汁郁积性黄疸;②无黄疸性肝功能障碍,以转氨酶升高多见。
(5)造血系统副作用: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
(6)呼吸系统副作用:呼吸抑制或加剧原有的呼吸抑制。
(7)皮肤和眼的副作用:①过敏性皮炎,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②皮肤、眼部角膜及晶体色素沉着。

第2题:

试述护理的组织结构及护理模式。


正确答案: 护理行政管理组织实行在院长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即: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的三级负责制。在二级医院可实行总护士长→护士长的二级负责制。在有条件的医院应设护理副院长。技术职务包括正、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护理员。目前各医院都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

第3题:

试述特级护理的适用对象及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2)护理要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床旁
(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2)护理要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床旁

第4题: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副作用包____、____、____和____。


正确答案:帕金森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

第5题:

试述疥疮的瘸原体、好发部位、皮疹特点及治疗和护理。


正确答案: 疥疮是由疥螨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易在集体和家庭中流行。
疥螨常侵犯皮肤薄嫩部位,故损害好发于指缝、腕部屈侧、肘窝、腋窝、妇女乳房、脐周、腰部、下腹部、股内侧、外生殖器等部位,多对称发生。
皮疹特点主要为丘疹、水疱、隧道及结节。丘疹约小米大小,淡红色或正常肤色,有炎性红晕,常疏散分布或密集成群,少有融合,有的可演变为丘疱疹。
治疗一般外用10%~20%硫磺软膏(婴幼儿用5%硫磺软膏),10%~25%苯甲酸苄酯乳剂等有效杀螨药物。
预防与护理应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发现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家中患者应同时治疗。未治愈前应避免和别人接触,包括握手。患者穿过的衣服、被褥等必须消毒或在阳光下曝晒。

第6题:

试述膀胱阴道瘘的护理及其并发症的预防。


正确答案: (1)不少患者因长期漏尿造成精神上和肉体上极大痛苦,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同时要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保持局部清洁和防止继发感染,每天早晚用1:5000的高锰酸钾清洗会阴部。
(3)经常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干燥。床单、被褥、衣裤浸湿后要及时更换。
(4)发生皮炎和湿疹时可局部涂抹15%氧化锌软膏,同时用红外线局部照射,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

第7题:

试述大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正确答案: 抢救:
(1)洗胃:用1:15000高锰酸钾液反复洗胃。
(2)导泻及吸附:可用硫酸钠导泻(禁用硫酸镁,因镁离子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活性炭吸附,以促进药物排泄及吸附胃内未洗净的药物。
(3)输液和利尿:一般先输液,稀释吸收入血的毒素后,再使用20%甘露醇或速尿等利尿剂,加速毒素从肾脏排出。
(4)解毒和护肝:选用拮抗剂对抗药物毒性,保护肝脏的解毒功能。
(5)低血压的处理:首先选用扩血管药改善微循环。在血容量充足情况下,如血压仍不回升者可选用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物,禁用肾上腺素。
(6)中枢兴奋剂:可选用苯丙胺等,禁用士的宁、印防己毒素。
(7)吸氧和给予大量能量合剂,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恢复。
(8)严重中毒者,可采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
(9)防止继发感染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护理;
(1)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备抢救用品及药物于床旁。
(2)制定护理计划,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高热时做好物理降温,末梢循环不好者.注意保温,防止受凉。
(3)做好病人晨晚间及生活护理,注意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及其他并发感染。
(4)注意饮食营养,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饮食,及时补充水分,每日摄入量不少于3000mL。

第8题:

试述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及预防和护理。


正确答案: (1)锥体外系征:①帕金森综合征。病人表现为动作迟缓、肌肉僵硬、表情呆滞、流涎、震颤、共济失调,严重者有吞咽困难、语言不清等。持续大剂量服药时,可根据医嘱给予抗震颤麻痹药物,出现上述情况者,除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外,因病人行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故需加强个人卫生及生活护理,如喂食、穿脱衣服,行走时多加扶持,防止跌伤。吞咽困难者,给予软而易消化的食物。流涎者,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水污染衣服,必要时让病人卧床休息。②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为口舌不自主地刻板运动.如鼓腮吸吮、转舌、咀嚼等,此外,肢体可有不自主摆动,躯干强直或扭转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加强精神安慰及生活护理,创造条件改善病人睡眠。③急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痉挛性斜颈、角弓反张、动眼危象、躯干或肢体的扭转性运动等。发现后立即遵医嘱给予肌内注射东莨菪碱,并嘱病人卧床休息。④静坐不能:表现为烦躁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安定或心得安对此有效。
(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主要为直立性虚脱,多由于大剂量及静脉注射药物后突然起床引起。临床表现为眩晕、面色苍白、冷汗、心慌、血压下降等。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服用较大剂量药物的病人起床时动作要慢,做静脉注射者,让其卧床休息,年老伴有动脉硬化者,尽量避免采用注射法。
(3)消化系统并发症:①黄疸及中毒性肝炎:病人于早期可出现体温突然升高,食欲不振,精神倦怠,巩膜及皮肤黄染,全身发痒,肝区疼痛等。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药,并给予低脂、高糖、高蛋白饮食,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可给予温水漱口,服易消化的半流饮食。③便秘:可给予轻泻剂或灌肠。
(4)皮肤并发症:药物皮疹--主要为鲜红色猩红热样疹,也可呈一片,多开始于脸部和双手等暴露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局部皮肤发痒、刺痛或烧灼感,严重者可发生糜烂、脱屑或渗出物,并伴有口腔粘膜肿胀和发热。①避免日光照射。②早期发现后立即通知医师处理。③按医嘱给予止痒药物涂擦。④洗澡时切勿用肥皂。⑤保护皮肤清洁、衣服经常更换、防止皮肤感染。⑥安慰病人消除痛苦情绪。⑦必要时卧床休息,严重者如全身剥脱性皮炎并伴有发热等,应采取积极措施。
(5)其他合并症:如嗜睡、多汗、口干、烦躁不安或忧郁,小便潴留或失禁,内分泌改变等。

第9题:

试述丹毒的治疗、护理及预防。


正确答案: 丹毒系由B型溶血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中医称为火丹、流火。
治疗与护理: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病变在下肢,则应卧床,抬高患肢.隔离患者直至临床症状消失,患者衣被用具应消毒。
(2)内用疗法:注射抗生素,首选青霉素,其次为庆大霉素、红霉素等药物。加强支持疗法。
(3)外用疗法:局部可外贴20%~50%鱼石脂软膏,患部周围皮肤可涂2.5%碘酊(面部禁用)。发于颜面者,应清洁口鼻,给漱口剂或洗鼻剂。如局部有大疱,可用消毒注射器抽出疱液,用0.1%利凡诺湿敷。
(4)物理疗法:可选用紫外线照射。
(5)中医疗法:治则为凉血、清热、解毒,可给普济消毒饮或五味消毒饮。
预防:对慢性复发性丹毒应寻查患部附近有无慢性病灶,并予以清除。如发于颜面者,则应寻找鼻、咽、上颁窦及齿槽等处有无病灶并加以治疗。对下肢复发性丹毒,应追寻病因,如与足癣有关,应同时治疗足癣。

第10题:

试述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恶性症候群的主要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及处理。


正确答案: (1)临床特征:持续性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及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大汗、心动过速)等。
(2)诊断依据: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史;②典型的临床症状;③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
(3)处理原则:①及时停用抗精神病药物;②积极降温;⑨补液、纠正酸碱平衡、支持疗法;④积极预防感染;⑤早期加用安坦对恶性症候群有一定疗效。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也可以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