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0岁,主因G1P0,妊娠30周,活动后觉心悸、胸闷3日来院就诊。患者3日前上两层楼梯后觉心悸、胸闷、气短,休

题目
多选题
患者女性,20岁,主因G1P0,妊娠30周,活动后觉心悸、胸闷3日来院就诊。患者3日前上两层楼梯后觉心悸、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无夜间睡眠后呼吸困难。查体:Bp110/60mmHg,HR100次/分,R:25次/分,SPO97%,胸骨左侧第3-4肋闯柔和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未闻及湿性啰音。超声心动:右室增大,左心正常,室间隔缺损膜周回声中断12mm。产后正确的处理包括()
A

缩宫素20U肌内注射预防产后出血

B

充分休息,密切监护

C

尽早下地活动

D

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E

如出现心衰,给予药物利尿、强心、扩血管治疗

F

产后哺乳不受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29岁,宫内孕10周,于活动后自觉胸闷、气急、心悸,近l周来夜间常觉胸闷,不能平卧,查心率120次/分,呼吸23次/分,心功能Ⅲ级,肺部有哕音,下肢浮肿“+”,应采取的处理是 ( )

A.立即终止妊娠

B.加强产前监护

C.在严密监护下继续妊娠

D.控制心衰后终止妊娠

E.积极控制心衰,继续妊娠


正确答案:D
心功能I、Ⅱ级者,一般可以妊娠,妊娠期加强产前监护,心功能Ⅲ 级及以上,或有心衰史者,均不宜妊娠,妊娠12周前行人工流产。目前患者有早期心衰,应控制心衰后终止妊娠。

第2题:

女性,29岁,宫内孕10周,于活动后自觉胸闷、气急、心悸,近1周来夜间常觉胸闷不能平卧,查心率120次/分,呼吸23次/分,心功能Ⅲ级,肺部有啰音,下肢水肿“+”,应采取的处理是 ( )。


正确答案:D

第3题:

关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早期心衰的诊断,不正确的描述是

A、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

B、休息时心率超过110次/分,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

C、夜间常因胸闷而坐起呼吸或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

D、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啰音,咳嗽后不消失

E、重体力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


参考答案:E

第4题:

患者,女性,52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10余年。3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伴发热、胸闷、心悸、气短,上3层楼梯需中间休息5分钟,自服感冒药后未见改善,急诊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收入院。

护士根据患者目前的情况,判断患者心功能分级属于
A.Ⅲ级
B.Ⅴ级
C.Ⅳ级
D.Ⅰ级
E.Ⅱ级

答案:E
解析:

第5题:

心气虚的表现为(  )
A.心悸气短,面色苍白
B.心悸气短,眩晕健忘
C.心悸气短,胸闷汗出
D.心悸气短,胸闷疼痛


答案:C
解析:
脏腑辨证.心气虚可见面色淡白而非苍白,故非A,胸闷疼痛为心脉痹阻表现,故非D.

第6题:

患者女性,72岁。高血压病史20年,半年来,血压控制较差,反复于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2天来,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活动耐力下降,如厕及床边活动即可引起心悸、气短。目前该患者的心功能属于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参考答案:B

第7题:

患者女,52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10余年。3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伴发热、胸闷、心悸、气短,上3层楼梯需中间休息5分钟,自服感冒药后未见改善,急诊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收入院。

护士根据患者目前的情况,判断患者心功能分级属于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答案:B
解析:
1.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有①原发性心肌损害;②心脏负荷过重;③心脏舒张受限,二尖瓣狭窄和三尖瓣狭窄可使心室充盈受损。该患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导致心室舒张充盈受限,故本题选D。解题关键:原发性心肌损害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
2.心衰的诱发因素主要有感染、心律失常、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妊娠和分娩、血容量增加和其他治疗不当等。故此题选A。解题关键:呼吸道感染是心力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3.心功能分级为:Ⅰ级:日常活动不限。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日常活动可引起心衰症状。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衰症状。Ⅳ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休息状态下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故此题选B。

第8题:

病例摘要:常某,男,35岁,已婚,教师。2014年2月3日初诊。患者2年前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常劳累后发作。现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奔豚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心悸。中医证型诊断:心阳不振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胸闷,心悸气短为主症,辨病为心悸。现症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心阳不振证。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中医病证鉴别: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本病与心悸的辨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剂名称: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桂枝15g,制附片(先煎)15g,人参30g,黄芪20g,麦冬15g,枸杞10g,炙甘草6g,龙骨(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9题:

患者胸闷心悸,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舌淡苔白,脉虚。其证候是

A.心气虚
B.心阳虚
C.心血虚
D.肺气虚
E.肾气虚

答案:A
解析:
患者胸闷心悸说明病位在心,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舌淡苔白,脉虚是气虚的症状,故为心气虚。心血虚在心的症状基础上应有唇甲色淡等血虚表现;心阳虚应有畏寒肢冷等阳虚温煦功能不足的表现;肺气虚主要表现为在肺系症状如咳嗽、咳痰等基础上有气虚表现。肾气虚应有肾病的症状,如腰膝酸软、遗精等表现。

第10题:

患者女性,20岁,主因G1P0,妊娠30周,活动后觉心悸、胸闷3日来院就诊。患者3日前上两层楼梯后觉心悸、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无夜间睡眠后呼吸困难。查体:Bp110/60mmHg,HR100次/分,R:25次/分,SPO297%,胸骨左侧第3-4肋闯柔和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未闻及湿性啰音。超声心动:右室增大,左心正常,室间隔缺损膜周回声中断12mm。 该患者合适的诊断为()

  • A、先天性心脏病
  • B、风湿性心脏病
  • C、室间隔缺损
  • D、房间隔缺损
  • E、心功能Ⅱ级
  • F、心功能Ⅲ级

正确答案:A,C,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