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  )。

题目
单选题
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  )。
A

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

发展是跳跃的

C

发展是平均进行的

D

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在评价道德行为时,往往要依赖教师,带有很大片面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在教育规划的各种工具中,虽然教育储蓄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教育储蓄要求十分严格,只有( )及以上的学生才能办理教育储蓄。

A.小学年级

B.小学4年级

C.小学6年级

D.初中1年级


正确答案:B

第3题: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小学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划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正确答案:
整体性  阶段性

第4题:

在教育规划的各种工具中,虽然教育储蓄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教育储蓄要求十分严格,只有()及以上的学生才能办理教育储蓄。

A:小学1年级
B:小学4年级
C:小学6年级
D:初中1年级

答案:B
解析:
教育储蓄是指为接受非义务教育积蓄资金,分次存入,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服务。开户对象为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学生。

第5题:

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发展是跳跃的
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
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答案:A
解析:
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各有其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本特征是:(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同时,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3)不平衡性。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尽相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不同,学生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差异性。个体的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顺序,但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具有差异性。

第6题:

教育储蓄存款最小的存储者为()。

A、小学二年级学生

B、小学三年级学生

C、小学四年级学生

D、初中一年级学生


参考答案:C

第7题:

在教育工作中,试图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像高年级学生一样听报告、搞活动、发表感想,这实际上忽视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正确答案:B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在五个方面: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儿童在一定的年龄阶段,生理与心理方面会出现某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把儿童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育工作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段实施,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不能搞“一刀切”,必须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施以相应的分段教育。

第8题:

目前,教育储蓄存款的账户是( )。 A.在校初中一年级(含)以上学生 B.在校小学六年级(含)以上学生 C.在校小学四年级(含)以上学生 D.在校小学一年级(含)以上学生


正确答案:C
教育储蓄存款的账户特定为在校小学四年级(含)以上学生。如果需要申请助学贷款,金融机构优先解决。

第9题:

教育储蓄的开户对象为( )。

A、在校小学1年级及以上学生
B、在校小学3年级及以上学生
C、在校小学4年级及以上学生
D、在校小学5年级及以上学生

答案:C
解析:
C
教育储蓄具窬以下特点:(1)开户对象为在校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学生。(2)教育储蓄存期分别为1年、2年、6年。(3)教育储蓄50元起存,每户本金最高限额为2万元。(4)1年期、3年期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6年期按开户日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教育储蓄在存期内遇利率调整,仍按开户日科率计息。

第10题:

在柯南动漫剧情中,柯南始终是一年级小学生,未升入小学二年级。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