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试验组给药方案哪项正确:()A 初始剂量1mg,第二次给药剂量2mg,第三次为4mgB 初始剂量2mg,第二次给药剂量4mg,第三次为8mgC 初始剂量3mg,第二次给药剂量6mg,第三次为12mgD 初始剂量4mg,第二次给药剂量8mg,第三次为12mg

题目
单选题
试验组给药方案哪项正确:()
A

初始剂量1mg,第二次给药剂量2mg,第三次为4mg

B

初始剂量2mg,第二次给药剂量4mg,第三次为8mg

C

初始剂量3mg,第二次给药剂量6mg,第三次为12mg

D

初始剂量4mg,第二次给药剂量8mg,第三次为12mg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肿瘤化疗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小的给药方法是( )

A.中剂量短程给药法

B.中剂量长程给药法

C.小剂量长程给药法

D.小剂量短程给药法

E.大剂量冲击给药法


正确答案:E

第2题:

单纯性下尿路感染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A、内服给药疗效差

B、治疗剂量范围高限

C、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D、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药物

E、初始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正确答案:C

第3题:

利用治疗药物监测(TDM)可以协助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将血药浓度控制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当血药浓度超出治疗浓度范围时,可应用峰-谷浓度法、药动学分析法等调整给药方案。峰-谷浓度法的原则是如果峰浓度过高,而谷浓度在治疗范围内,应A、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间隔减少

B、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间隔增加

C、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间隔不变

D、给药剂量增加,给药间隔不变

E、给药剂量增加,给药间隔减少

如果峰浓度在治疗范围内,而谷浓度过高,应A、给药剂量不变,给药间隔不变

B、给药剂量不变,给药间隔减少

C、给药剂量不变,给药间隔延长

D、给药剂量增加,给药间隔减少

E、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间隔减少

调整给药方案后,经过一定数量的消除半衰期,再取血测定峰浓度和谷浓度,如在预期范围内,可按照此方案给药。消除半衰期的数量为A、1个

B、3个

C、5个

D、7个

E、9个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C

第4题:

在调整给药方案过程中,能够使“血药浓度波动幅度较小”的最佳调整方式是

A:延长给药间隔
B:减小给药剂量
C:减小给药剂量—用药间隔不变
D:减小给药剂量—延长给药间隔
E:延长给药间隔—给药剂量不变

答案:D
解析:
给药方案制订和调整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可表示为:明确诊断→选择药物及途径→确定初始方案→给药→观察临床效果→测定血药浓度→调整方案。剂量调整方式有减量法和延长给药间隔。“减量法结合延长给药间隔”使血药浓度波动幅度较小。

第5题:

轻症感染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A、内服给药疗效差

B、治疗剂量范围高限

C、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D、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药物

E、初始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正确答案:D

第6题:

给药目的是为老人正确地提供()。

A.药物的数目和给药的时间

B.药物的剂量和给药的途径

C.药物的剂量和给药的时间

D.药物的数目和给药的途径


正确答案:C

第7题:

肾功能不全病人,常用给药方案调整为

A.给药间隔不变,剂量增加

B.给药间隔不变,剂量不变

C.剂量固定,间隔缩短

D.剂量减小,间隔缩短

E.剂量固定,给药间隔延长


正确答案:E

第8题:

II期临床试验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III期临床试验确定()。

A、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案

B、给药剂量

C、给药方案

D、给药间隔


答案:C

第9题:

对单纯急性淋病奈瑟菌宫颈炎的治疗,主张

A.小剂量,多次给药
B.大剂量,单次给药
C.小剂量,单次给药
D.大剂量,多次给药
E.按需给药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肾功能不全患者给药方案调整方法有

A.减小剂量
B.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C.减少剂量同时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D.减少剂量同时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E.增大剂量同时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答案:A,B,C
解析:
减量法即将每次给药的剂量减小,而用药间隔不变,该法的血药浓度波动较小;延长给药间隔即每次给药剂量不变,但间隔时间延长,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可能影响疗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