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感觉时,让被试自己调整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方法是(  )。

题目
单选题
在测量感觉时,让被试自己调整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方法是(  )。
A

最小变化法

B

恒定刺激法

C

平均差异法

D

信号检测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平均差异法是让被试自己来调整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然后被试调整好的刺激与标准刺激的误差的平均值来确定阈限值的方法。A项,最小变化法是指刺激按强度的递增序列和递减序列交替的方法呈现以测定感觉阈限的方法。B项,恒定刺激法是指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量,并以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这些刺激来测定感觉阈限的方法。D项,信号检测论是针对反应偏好的系统研究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测量阈限时,实验过程中由被试本人调整刺激的变化,在接近阈限时,被试可以反复调整刺激,直到满意为止,这种方法是()。

A.最小变化法

B.恒定刺激法

C.迫选法

D.平均差误法


参考答案:D

第2题:

下列有关平均差误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又称再造法、均等法,是最古老且最基本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之一
B.在测定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时,标准刺激为零
C.要求被试亲自参与,更能调动被试积极性
D.容易产生动作误差

答案:A,C,D
解析:
阈限的测量。 平均差误法又称再造法、均等法,是最古老且最基本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之一。在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被试开始调整比较刺激。而测定绝对阈限时的标准刺激为零,这是平均差误法的一大特点,在测定差别阈限时给定标准刺激,故B选项错。计算方法:绝对阈限就是被试每次调节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差别阈限的计算则稍微复杂,是个估计值,称为平均差误,这是平均差误法的另一个特点。优点:被试可以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不觉厌烦。缺点:容易产生动作误差(最大特点)和时间误差。故选择ACD。

第3题:

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是

A.恒定刺激法 B.平均差误法

C.最小变化法 D.系列探索法


正确答案:B

第4题:

在感觉阈限的测量中,能够使被试在整个实验中可以保持高水平的积极性的实验方法是(  )

A.最小变化法
B.恒定次数法
C.平均差误法
D.阶梯法

答案:C
解析:
平均差误法在测量阈限的时候是让被试自己调节比较刺激,可以发挥被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5题:

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的比例称为相对差别阈限,也就是指(  )

A.主观相等点
B.相等地带
C.韦伯比例
D.不肯定间距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恒定刺激法是要求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比较刺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某研究者在用心理物理法测量感觉阈限时,若他想在测量时,让被试亲自参与,并且更有效地调动被试的积极性,那么他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最小变化法
B.平均差误法
C.恒定刺激法
D.调整法

答案:B,D
解析:
平均差误法。 A项最小变化法又叫做极限法。C项恒定刺激法又叫做正误法,次数法。平均差误法又叫调整法、再造法、均误法。在平均差误法中,实验者规定以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该方法由于被试亲自参与,因此能更有效地调动被试的积极性。

第8题:

对研究中的随机分配被试,正确的叙述为

A、允许被试自己选择处理组

B、将每个被试分配到处理组时,都选择不同的方法

C、所有被试都有相等的机会被分配到每一处理组

D、控制组的被试不参加随机分配

E、如果被试在某一特质上水平相当,他们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


参考答案:C

第9题:

研究者先测量所有被试与任务呈高相关的属性,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将被试分成属性相等的实验组和控制组。这种被试分组方法称为

A.匹配法
B.分层抽样法
C.ABA法
D.ABBA法

答案:A
解析:
匹配法是先将被试按某一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相同或相似加以匹配,然后再把每一匹配组中的每个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组别,以此保证各组被试在这个或这几个特往上是同质的。因此,题干中所描述的分组方法是匹配法,

第10题:

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复制法来测量,即要求被试复制出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问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因此复制法又称平均差误法。例如,主试呈现一段声音,被试通过操作仪器复制相同长度的声音:按键声响,同时计时器启动;松键声停,同时计时器停。有研究发现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受刺激的久暂和感觉道的影响,请设计实验考查这一问题。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研究的题目: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受刺激的久暂和感觉道的影响。
(2)自变量:有两个自变量。①为感觉道(被试间变量),分两个水平:视觉和听觉。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刺激操作该变量,视觉水平用计算机屏幕呈现光点,呈现方法是先在屏幕上出现一个“+”作为预备信号,预备信号出现后1秒出现半径为1厘米的红色光点,到规定时间后,光点消失。刺激停止后30秒被试按规定要求复制时间,被试按电脑空格键,电脑屏幕中就会出现半径为1厘米的红色光点,松空格键光点消失。听觉水平也可以用计算机呈现声音刺激,在刺激呈现之前,先出现“嘀”一声,1秒后出现一个纯音,纯音在规定时间后消失,30秒后让被试按空格键复制纯音出现的时间。也是按空格键声音出现,松空格键声音消失。②刺激的久暂(被试内变量)。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水平,短时暂刺激为10秒,中等时间刺激为60秒,长时刺激为2分钟。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控制刺激呈现的时间。
(3)因变量的操作定义和水平:因变量是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操作定义为被试复制的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的差别。
(4)无关变量的控制:本实验中除了刺激呈现的时间和不同的感觉道水平外,一定要控制好其他变量。如,电脑呈现的光点始终是半径为1厘米,强度、颜色相同,声音刺激的强度、音高也要相同,被试都用戴耳机的方式听声音,避免其他声音的干扰作用,电脑的显示屏规格、亮度设置,刺激出现的位置都要相同。预备信号与刺激出现的间隔相同,指导语要保持标准一致。被试的听力和视觉水平正常,男女人数相同。标准刺激与被试复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为30秒。
(5)被试的取样与分配:选取100名听力和视力良好的被试,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呈现听觉刺激,一组呈现视觉刺激。
(6)实验的过程(如下图):

本题可以将不同感觉道安排为被试间的设计,时间的久暂安排为组内设计,所以这是一个混合设计。首先,选取100名听力和视力良好的被试,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50人,其中一组完成视觉反应时,一组完成听觉反应时。对于视觉组,被试要完成10秒、60秒、2分钟的三种刺激的实验情况,每种时间长度的刺激呈现100次,共300次,随机呈现这300次刺激,以免产生顺序效应。呈现时,先在屏幕上出现一个“+”作为预备信号,预备信号出现后1秒出现半径为1厘米的红色光点,到规定时间后,光点消失。30秒后被试按规定要求复制时间,被试按电脑空格键,电脑屏幕中就会出现半径为1厘米的红色光点,被试松空格键光点消失。记录被试复制光点的呈现时间。同样的,对于听觉组,预备信号后,呈现一个声音刺激,刺激停止后30秒,被试通过操作仪器复制相同长度的声音,按键出现声音,松键声音停止。刺激的呈现方式顺序也是随机的。
(7)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应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原理处理数据,要分别检验时间久暂和感觉道的主效应和二者的交互作用。如果因素一(感觉道)主效应显著,则可结合描述统计分析,得出显著大于或显著小于的结论。如果因素二(时间久暂)主效应显著,再进行事后检验,判断差异主要存在于哪两个或三个水平之间。然后结合描述统计分析,得出显著大于或显著小于的结论。如果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则分两个方向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在时间久暂三个水平上,分别对通道两个水平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考查在时间久暂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水平上,通道不同会差异显著;也可以在通道的两个水平上,分别对时间久暂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考查在通道的哪一个或两个水平上,不同年龄个体的阅读理解成绩差异显著。
(8)实验评价:本题是一个二因素的混合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对各种变量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明确,可以得出因果关系,结果的可信度高。

更多相关问题